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白果树下(后记)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49167)

--  作者:潇湘之子
--  发布时间:2009/9/8 16:11:26

--  白果树下(后记)

                                                                   后记  

       回到长沙后,在我们原来居住的地方;在原来街坊邻舍的帮助下,用土砖油毡搭了个临时住处,暂时解决了栖身之所。但时常半夜的敲门查户口,却让我们留下了惶惶如丧家犬般的余悸。    

        而最让人伤脑筋的就是当时一切物质都要凭票证,而作为倒流城市的黑户,这些“优待券”与我们无缘。当然,还有一个最紧迫的任务---赚钱。金钱不可万能,无钱是万万不能!

       回长沙的第二天,我便挑着从乡下带回的箩筐,出门捡破烂。从早到黑,所得收益二毛五分钱,中午还饿着肚子没吃东西。这种收益是养不活一家人的,我急得心里像钻进了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看我着急,小时的玩伴给我介绍一个赚钱的门路---卖冰棒。他说:从城里贩了冰棒去郊县卖,进价2分5的冰棒到郊县后可卖五分,并借给我一个他曾用过的冰棒箱。第二天按照他的指引,我从冰厂贩了两佰支冰棒搭火车,去了一个叫捞刀河的地方。(捞刀河,因汉关羽率兵攻打长沙路过此处,不慎将青龙偃月刀落入河中,宝刀所镶青龙入水而活,部将周仓逆水追了七里路,才将宝刀捞起而得名。)

        一下火车,我便背着冰棒箱,沿村串卖。头上太阳当顶,身上汗流浃背,心里却与白居易写的《卖炭翁》中的那个老头有个截然不同的想法,他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我尽管浑身挥汗如雨,心里想地却是:热、热、热、崭劲热,热得每个人都像狗一样的吐着舌头出气,然后追着我的冰棒买。

        当然,这只是我心里不切实际的一种愿望。而实事是当我销完所有冰棒,并按照原来设定的计划,搭当天最后一趟经过这里的火车回长沙时,在距火车站还有一段距离时,便看见这趟列车风驰电掣般开了过来。火车在这个小站会停车三分钟上下客,于是我便拼尽全身力气像百米冲刺般狂奔起来。

       当我上气不接下气的冲进没有围墙的车站月台时,列车已经缓缓启动。搭不上这趟车,回不了长沙意味着这一夜不但吃不上饭,睡在这荒凉的小站还会让蚊子咬过小死,而更加让我难以接受的是明天还将影响一天的生意和收益。在这一刻,当一回《铁道游击队》的队员,在我的大脑中占据了上风。我没有任何的犹豫,紧跑几步一跃,双手抓住了车厢两旁的把手。

       列车在逐渐加速,风声在耳旁呼呼作响。车过浏阳河铁桥(捞刀河浏阳河并列相隔不远),桥下数丈是奔腾的河水,身边飞速晃过的是巨大的钢梁铁架和轰隆震耳的回声。尽管弯着搭在门梯上的双脚在微微发抖,但求生的欲望让我两手死死地抓牢车门把手。(这时如果手一松,掉下去,那肯定得粉身碎骨。)

       过了大桥,列车进入一条弯道,有乘客从窗中看到了“外挂”在车外的我,引起车内一片惊呼。被惊呼声招来的列车员和乘警,打开车门、掀起门下的踏板,将我揪进了车厢,气急败坏的训斥着我,我对自己的冒险,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奖金感到愧疚,于是平静地接受着他们的训斥。不一会,一张补票的单据还没填好,列车进入了长沙车站。

       下车后,混在一帮同吃这碗饭的兄弟姐妹中,从他(她)们的言谈中,我获得的“业务”知识,快速增长。

       因为近处做同行生意的人多,几天后,我便越跑越远,所销的冰棒也由二百支向三百、四百、五百、六百支递进。当然越跑得远,车票钱越高。怎样与查票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也就成了我的必修“课”。另外一项附带“作业”,就是在做生意的同时,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拜托他们为我购买义(异)价粮食和食油。

       到了天凉之后,刚开始两年,找到基建工地帮人挑砖上架。有一年找了很多天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主要是收入不高),一天中午路过一家居委会办的米粉店,看到米粉店的生意特别好。出于好奇,也顺便解决中餐问题,我走进了这家米粉店。盈门的顾客,一下触发了我大脑中的某一根神经。联想起在我住的那一大片地方,根本就没有一个卖这类东西的店面。我想,假如也像这里一样自己做点这样的小生意,不求像这里生意这样好,只要有这里二十分之一的业务,养家糊口就没有问题了。于是我认真地将店堂里的布置、摆设记在了心里,又趁到窗口取粉的机会,磨蹭着仔细地观察了厨房里的设施及下粉时所有的配料。一份粗略的蓝图便在我的心里形成,回去与家里人一商量,大家也觉得行。不几日一个小米粉摊,便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出摊的这天起了个大早,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以后,天还没亮。下米粉锅里的水早已开得翻滚,却不见一个顾客上门,自己的心里面就不免打起鼓来,权衡着是否投资失误。

       天渐渐亮了,街上陆续有了行人,新开张的米粉摊前,也不断有顾客光顾,这让我的心里平静了一些。我用真诚的笑脸,迎接着每一位光顾的顾客;利用一切的空隙,将所有的“行头”抹的干干净净,给人一种清清爽爽的感觉。当我将一碗碗色、香、味俱全的米粉端到顾客面前,顾客看着蒸腾的热气中透着鲜香,碗内的油汤中漂浮着绿色的葱花和切碎的干红辣椒,再加上白嫩的米粉上盖着切得工整的肉码,脸上所露出满意的笑容时,我心里压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到了上班的高峰时侯,我的米粉摊前排起了长队。见此情景,全家人全体出动,都来为我帮忙。在我的米粉摊前,顾客们或坐、或站、或蹲围了一大圈。不到九点钟,我原来预计所准备销售一天的米粉,便全部卖完。还有不少没吃到米粉的顾客埋怨我,为什么不多准备一点?

       第二天我将所有的东西备得足足的。从早晨六点一直供应到半夜,没想到半夜时分的生意一点不比白天差。附近几个单位翻三班---上班的人吃碗米粉再去接班;下班的人饿了吃碗米粉再回去睡觉。

       当做满一个月后,我们不但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结余了二、三百斤粮票。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四处求人买义价粮了,拿着粮票直接去粮店买米就行。这在当年于我们而言,却是一种难得的奢望。

       当然,做生意人是很辛苦的,半夜收摊后,我还要骑着单车去面粉加工厂,驮第二天卖的米粉。因睡眠不足,经常边骑车边打瞌睡,有次竟然睡着了(可能就是一、二秒钟),车头猛然一摆,将我惊出一身冷汗。好在都是半夜三更,路上无一行人、车辆。

       就是这样做了几个月之后,一天,迎来了一个天大的惊喜:父母和两个弟弟的户口解决了,而代表全家跑遍了省、市几十家有关单位进行申诉和要求落实政策的我,却因不属于老弱病残而留在农村。虽然心里有点酸楚,但毕竟解决了家里大部份人的户口问题是件大喜事,圆了我们梦寐以求多年的愿望。

       又过了一段时间,因我们的小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街道办事处将我作为个体户的典型,要我上台将做生意的经验在辖区推广。当了一、二十年的“狗崽子”,深知对资本家、资产阶级专政的利害。我便推脱说:“我户口都没有怎么能当代表?”

       领导说:“户口迟早都会要解决的,以后有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都会帮你说话。你现在先配合我们的工作,怎样?”

       一下就掐住了我的软肋,当坊土地,怎敢得罪?于是,我便装模作样地在台上作起了报告。不久,又推荐我出席共青团长沙市委举办的优秀青年代表国庆座谈会,我亦俯首帖耳,欣然前往。

        当云南知青在绝食卧轨的时侯,我仍然在我的小摊前忙忙碌碌。但他们斗争的结果---知青大返城,我却伴福沾光了。拿到准迁证的那一天,我像范进中举般的高兴,逢认识的人便告之:“我户口解决了!”

       接下来的父亲“摘帽”,便有几分凄美:打开父亲的档案袋翻遍,里边死活翻不出一张由公、检、法、司任一部门认定父亲为历史反革命的法律文书。简单点说,父亲所谓的历史反革命罪名,不过是单位的某些领导凭个人的“常识”,口头给“照顾”的。

       这二十来年,游街、批斗、戴高帽、遣送农村;殃及家属子女吃苦遭罪书都不能读,却不过是历史开了个玩笑,冤!

       冤是冤得很,但这时的我们,却没有心思再去纠缠过去的事情。平反后,单位同意给父亲补发工资。但是单位效益不好,所应补的工资只能打几折,而且分若干年补发。这些都没问题,真正让我们从心里感到高兴的是,尽管社会对我们的歧视、流毒,一下难以肃清,但是毕竟政治上赋予了我们做人的权利,让我们得到了新生。

       为了避免再捞顶“新生的资产阶级”帽子戴,八二年我踏进了当时一家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国营单位。

        可是随着经济大潮的起落,我的单位也经历了兴衰浮沉,从八十年代未便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好在我们这些人吃得大苦,耐得大劳,单位无事做,自己便到外面到处“小打小闹”。通过孜孜不倦地努力,虽无大的成就,但现在破产失业后,通过别的渠道每个月仍能拿到能买几十担米的钱。生活有了保障,日子过得安定,子女也非常孝顺非常体贴。有如此,夫复何求?

                           (完)

  



--  作者:峭壁松
--  发布时间:2009/9/8 20:03:28

--  
人间冷暖,苦楚艰难,命运抗争,不屈不挠。白果系列,源于生活,发于笔端,全文拜读,感慨系之。网上祝福,如愿吉祥!


--  作者:金麦彭姐
--  发布时间:2009/9/8 20:43:26

--  
  历史终于翻开了新的篇章,象一缕凉爽的风,吹开你紧锁的眉头.无论今后生活是苦是甜,愿快乐的心情永远伴随着你!



--  作者:放牛娃
--  发布时间:2009/9/8 20:44:24

--  
楼主你吃尽了人间的苦。看你的每篇文章我都是流着泪,就像看游客晏生的文章一样,太苦了,都是我以前没听说过的事实。祝你晚年幸福!
--  作者:孟晓
--  发布时间:2009/9/8 21:20:32

--  
楼主的系列长文我看后很感慨!但我对全家下放人员的生活及其在乡村的处境比较了解,因为我本人就是随街道办事处下到湘西北的桃源山区的。我们下放人员中全家占了一定比例,他们之中有的家庭中就有豆蔻年华的女儿病死在双抢中,其流窜省城的亲生父亲都不能返队去看的;更有一些年老孤苦者下放后在雪天里咽完最后一口气的……真是“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啊! 祝贺楼主苦尽甘来!
--  作者:龙励志
--  发布时间:2009/9/9 1:33:11

--  
以下是引用峭壁松在2009-9-8 20:03:28的发言:
人间冷暖,苦楚艰难,命运抗争,不屈不饶。白果系列,源于生活,发于笔端,全文拜读,感慨系之。网上祝福,如愿吉祥!


--  作者:火土重生
--  发布时间:2009/9/9 12:11:46

--  
  祝愿楼主晚年生活幸福、平安吉祥。
--  作者:知足长乐
--  发布时间:2009/9/9 14:32:40

--  
以下是引用孟晓在2009-9-8 21:20:32的发言:
楼主的系列长文我看后很感慨!但我对全家下放人员的生活及其在乡村的处境比较了解,因为我本人就是随街道办事处下到湘西北的桃源山区的。我们下放人员中全家占了一定比例,他们之中有的家庭中就有豆蔻年华的女儿病死在双抢中,其流窜省城的亲生父亲都不能返队去看的;更有一些年老孤苦者下放后在雪天里咽完最后一口气的……真是“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啊!  祝贺楼主苦尽甘来!

    

    我也有此同感,楼主全家下放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和不公正待遇,我等一般知青难以感受到。

   祝你晚年幸福!


--  作者:潇湘之子
--  发布时间:2009/9/9 22:34:49

--  

感谢峭壁松先生、金麦彭姐女士、放牛娃女士、孟晓先生、龙励志先生、火土重生先生及知足长乐先生的阅览及跟贴!

    不忘记过去,就是为了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当年确实历经磨难,但也铸就了我做事认真勤劳踏实的品格。

    改革开放后,我及我的一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几兄弟家家买了房买了车,现在都幸福地生活着。这一切,都缘于我们遇上了好时代!

   《白果树下》发表后,得到了大家充分的关注、关心,并给予了美好的祝愿和祝福!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家人,向各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  作者:白水
--  发布时间:2009/9/10 11:34:35

--  
以下是引用放牛娃在2009-9-8 20:44:24的发言:
楼主你吃尽了人间的苦。看你的每篇文章我都是流着泪,就像看游客晏生的文章一样,太苦了,都是我以前没听说过的事实。祝你晚年幸福!

    我是含着眼泪一口气读完《白果树下》。

    楼主一家所经受的苦难又非我们下乡知青所受的磨难可比。流畅的文章令人顾不得眼睛的不适,不忍关机,一气读完。

    谢谢!


--  作者:潇湘之子
--  发布时间:2009/9/10 13:35:50

--  

    谢谢白水先生的奉承、捧场!“认识”你很高兴!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9/10 13:55:13

--  

   潇湘之子,读完你的全部《白果树下》受尽磨难的回忆文,让人不禁辛酸,一生历尽磨难,我们的知青大有人在,知青中,我虽然出身贫寒,也吃了不少的苦,但在人格上没有被侮辱,属于幸运者。

   龙励志说得好:“人间冷暖,苦楚艰难,命运抗争,不屈不饶。白果系列,源于生活,发于笔端,全文拜读,感慨系之。网上祝福,如愿吉祥!”


--  作者:永明马灯
--  发布时间:2009/9/12 11:13:12

--  

       秋天来了,【白果树下】终于在凉凉的秋意中掩卷而息,心中总有一种落寞感,总觉得祥生“伢子”带去了我们的一些甚麽?惆怅,心酸,和心灵的叹息。

          在白果树下,我们和祥生“伢子”,一同“劳累”,一同“心酸”,一同“哭泣”,一同“欢唱”。有了这棵“白果树”,我们各些知青ddaj,在平凡琐碎的日子里,又多了几多叹息,多了几多忧伤,也多了几多欢喜。我们的心,时刻装着祥生“伢子”的喜怒哀乐,悲喜忧伤。为了这揪心的悲情,我们也曾热泪盈眶。

         白果树,我们又等着你来年的盛装开放。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9/9/14 22:16:16

--  
以下是引用金麦彭姐在2009-9-8 20:43:26的发言:
  历史终于翻开了新的篇章,象一缕凉爽的风,吹开你紧锁的眉头.无论今后生活是苦是甜,愿快乐的心情永远伴随着你!




你的故事的确很感人,我常常被感动,谢谢你
--  作者:潇湘之子
--  发布时间:2009/9/24 0:44:31

--  

尊敬的夜深人静先生、永明马灯先生及笑对人生先生:

   诚挚地感谢诸位先生的厚爱、抬举!

    《白果树下》是一篇没有寿终正寝而半途而废的作品。之所以不再写下去,原因很多:其一、因学识有限,所写的东西,自己都觉得不满意;其二、所写内容有一些“楦头”,好在,现在是清平世界、朗朗乾坤,若在过去恐有累及子孙之虞。还是“少呷咸鱼少口干”罢!

    迟复,祈谅!


--  作者:山点水
--  发布时间:2009/9/24 6:42:58

--  
拙笔赠……潇湘之子

             潇枫瑟瑟白果树

             湘水潺潺沅陵城

             之人之事之年数

             子楚寅卯一强人


--  作者:潇湘之子
--  发布时间:2009/9/24 13:31:25

--  
以下是引用山点水在2009-9-24 6:42:58的发言:
拙笔赠……潇湘之子

             潇枫瑟瑟白果树

             湘水潺潺沅陵城

             之人之事之年数

             子楚寅卯一强人

谢谢三点水先生的抬爱!经常得到您的支持、鼓励让我很感动!


--  作者:云儿飘飘
--  发布时间:2009/9/24 17:06:04

--  
  拜读楼主系列长文《白果树下》,感慨万千,敬佩你的坚毅勇敢,不屈不挠;欣赏你的悠扬山歌、优美文笔;更欣赏你历经磨难,坦然面对。好在艰难已经过去,历史的苦难不会重演,真诚地祝福你今后的日子健康平安、幸福快乐!


--  作者:潇湘之子
--  发布时间:2009/9/24 21:04:06

--  
以下是引用云儿飘飘在2009-9-24 17:06:04的发言:
  拜读楼主系列长文《白果树下》,感慨万千,敬佩你的坚毅勇敢,不屈不挠;欣赏你的悠扬山歌、优美文笔;更欣赏你历经磨难,坦然面对。好在艰难已经过去,历史的苦难不会重演,真诚地祝福你今后的日子健康平安、幸福快乐!

谢谢云儿飘飘先生的点评和祝福!

      我们这一代人都不容易,大家都曾历经蹉跎岁月。愿今后的日子,能与平安、幸福相伴!

    真诚地祝福您及家人:健康、幸福、快乐!


--  作者:沪平
--  发布时间:2009/10/24 23:03:04

--  
晚饭后,我化了几个小时一口气读完潇湘之子的“白果树下”,你的遭遇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曾经经常悲哀自己当年在平江农村的插队生活,以为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看了你的“白果树下”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你的当年和我相比是有过之无不及,你比我略胜一筹的是全家一起下放,甘苦同尝。而恰恰也是这一点,让你的苦难超过了一般的知青,我们好歹还有父母的资助,而你过早的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你的坚强,你的刚毅,你的好学以及你的人品都让我感动。你的文章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父母的孝心,“百善孝为先”,你真是个顶天立地的堂堂男子汉,钦佩你!几十年过去了,那沉重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并且载入历史的史册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如今的农村,家家有余粮,吃二餐的日子已经成为典故,村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强。相信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