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逃缅国民党残军纪实(之一)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45851)
|
-- 作者:江程浩
-- 发布时间:2009/7/28 9:12:18
-- [原创]逃缅国民党残军纪实(之一)
南国风雨路 ——逃缅国民党残国纪实 江程浩
第一章 生死逃亡,残军立足缅北 1949年2月初,浙江奉化溪口镇,蒋介石已经从总统的位子上退居家乡一个月了。这天早晨,蒋介石正就着一杯牛奶在吃早餐。蒋经国轻轻地走到他的面前: “父亲,据毛人凤报告,李弥已经到了武汉,正在白崇禧那儿住着。” 蒋介石听到后,放下杯子,不紧不慢的说: “这个李弥,他从陈官庄逃出来了?” “是的,据说还还挺不容易的,他真是党国的忠臣呀。” “嗯。这个。。。。。。李弥是黄埔四期的吧?我对李弥不薄,他怎么会跑到白崇禧那儿去了呢?” 蒋经国停顿了一下,他本不想让蒋介石难受,但还是不得不说: “嗨!如今国家蒙难,连郑洞国都投降了共产党,何况李弥。” “这个白崇禧,他就是在与我争夺人才,想帮着李德邻取我而代之!” 蒋介石停顿了一下,接着说: “李弥好象是云南腾冲人吧?现在云南十分重要,正需要一个合适的人去守住云南那个反共基地。你去跟何应欣 说一下,就说我要召见李弥,他李弥还是党国的人,我这个国民党总裁召见他总还是可以的吧!” “好的,我这就去办。” 蒋经国立即给何应欣打了电话。 李弥从徐州逃到青岛以后,直接到了武汉。李弥之所以直接到武汉,确实有他自己的想法。1949年1月,蒋介石已经下野,蒋介石的黄埔嫡系部队在东北和徐蚌会战中损失殆尽,北平傅作义部也在李弥的逃亡过程中向解放军投降。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以北已经没有与解放军作战的实力。只有虎据武汉的桂系白崇禧部华中部队还是一支完整的力量。如今南京政府的领导人是桂系的李宗仁。而且最近白崇禧又任命了黄埔一期的陈明仁为华中剿总副司令,作为军人的李弥对此有些动心当然可以理解。 接到蒋介石召见的通知,李弥颇费了一番踌躇,他不知道蒋介石对中国的事还有多少发言权。但作为黄埔生的李弥,终究扯不断师生之间的感情纽带,更有对蒋介石知遇之恩的回报之情,李弥还是决定前往溪口见蒋。 溪口雪窦寺一个幽静的亭子里,蒋介石背对李弥,坐在那里看一本叫做《曾文正公全集》的书。 军务局长俞济时把李弥带到附近,然后退去。李弥看到了蒋介石,他快步走到亭子旁边,一个立正,然后把右手放在眉间大声报告: “报告校长,学生李弥前来拜见!” 蒋介石慢慢地转过身来,看到李弥后故作惊呀: “啊?这不是炳仁吗?你怎么来了?你从哪里来的?” “报告校长,学生辜负了校长的栽培,在徐蚌战败,现在前来请求校长处置!” 蒋介石放下书,马上站起来,快步走到李弥身边,把李弥一直放在眉间的手拿下来,客气的说: “哎呀,胜败乃兵家常事嘛,炳仁不必过分自责。现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哇!来来来,坐下坐下。” 蒋介石把李弥拉到亭子里的那一摞《曾文正公全集》旁边坐下来。李弥原以为蒋介石会对他兵败徐州大加斥责,没想到蒋介石如此宽容,很有些感动。还让自己把如何从陈官庄逃出来的经过述说了一遍,蒋介石从头至尾一直仔细听着,没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现,这更让李弥感动万分。最后蒋介石把军务局长俞济时叫来,十分可怜地对俞济时说: “良桢呀,你去跟李德邻说一下,如今在江南组建二线兵团十分需要人才,炳仁是党国的忠臣,应该叫他继续为党国效力,看看能不能叫炳仁做第十三兵团司令兼第八军军长啊?就说我蒋中正求他了!” 听到这句话,李弥更加感动,一个堂堂党国总裁,竟然为他李弥的安排说出这样谦卑的话,就在这一刻,李弥下定了决定,要继续追随蒋介石与共产党再作殊死搏斗。 “炳仁啊,云南地位很重要,卢汉不可靠。西南是党国反攻的最后根据地。你把第八军带回昆明,时机成熟就改组云南省政府,给你当省主席,你一定要保住通往缅甸的路线。” 蒋介石说罢,把桌子上的那一套《曾文正公全集》拿起来,对李弥说:“炳仁啊,你此去路途艰辛,如今我也退下来了,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就把这套书送给你吧。” 李弥再一次站起来,立正敬礼: “谢谢校长,李弥决不辜负校长的厚望,决心为党国的事业奋斗到底。” 李弥离开奉化不久,就被发表为第十三兵团司令兼第八军军长,奉命在上海江苏一带招募旧部,重组部队。随后带部队经江西、湖南、四川到达云南。 没想到李弥到了云南之后,卢汉果然背叛了党国,把他和张群等一大批党国要员扣留下来。后来李弥虽然得以解脱,但他的第八军军长的职务已经由副军长曹天戈接替,这个曹天戈,黄埔四期毕业,除了写得一手好字以外,在带兵作战方面几乎一窍不通。在解放军第四兵团和第三十八军的联合打击下,第八军迅速崩溃。在元江两岸,第八军遭到最后打击,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先期逃过元江的第八军二三七师七0九团残部千余人在少将团长李国辉的带领下一路狂逃,于1950年2月到达滇缅边境的打洛镇。 解放军第四兵团第十三军三十八师副师长吴效闵率两个营终于在中缅边境南峤县打洛镇追上了这股国民党残存在大陆最后的武装力量。 这天清晨,李国辉站在草草挖好的简单堑壕里,双眼布满血丝,将军服上满是尘土,早已失去了原来的颜色,他手提一枝压满了子弹的美制汤姆冲锋枪,望着前方一百米处象影子一样一路追击而来,装备精良,士气旺盛的解放军部队。解放军身后是广阔的祖国,而他身后一百米开外就是陌生的缅甸国土,附近山坡上还有随部队一起逃跑,衣衫褴缕饿得东倒西歪的军官家属和他们的子女。他的部队一路狂逃不止,完全失去了与解放军作战的毅志和能力,而且已经有好几天没有认真吃过一顿饭了。 解放军并不是不能继续追击,眼前这股国民党残军实在不值得一打。对这样拖儿带女的一小股国民党军队大开杀戒算不上英雄。解放军的目的非常明确,是想招降李国辉这千余人,为国共两党之间这场打了近四年的内战划上一个最圆满的句号。也为李国辉带着的那些妇女和儿童留一条活路。李国辉作为一个军人,他已经逃到了可供他逃跑的最后绝地,再向南逃出一步就是别国的土地。但李国辉还是不想投降,他不并不是为了那个他曾经为之奋斗了半辈子的“党国”。尽管国民党军队在与共产党军队的作战中一败再败,几乎就没打过几场象样的胜仗,但作为战败的一方,他不想让对手胜得太完美。 (李国辉:生于1910年,河南人,初中文化,行伍出身。抗战时期一直在河南、山东一带对日寇作战,抗战胜利后被初到山东的国民党军李弥部整编第八师改编为独立旅一部。后又改编为十三兵团第八军二三七师七0九团。第十三兵团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灭后,李国辉的部队被打散。1949年2月第八军在上海重建,李国辉任二三七师七0九团上校副团长,并跟军长李弥一路南撤到云南,在从昆明南撤途中李国辉被任命为第二三七师七0九团少将团长。) 就在一年之前第八军在上海重建之时,李国辉也曾经热血沸腾,想为党国再浴血奋战一次。可没曾想到那些衣冠楚楚将星闪烁的高官们在随后与共军的作战中竟然毫无勇气可言,一触即溃,被俘的被俘,投降的投降,剩下的纷纷以各种名义离开了部队,只有这千余人跟随他李国辉一路逃到这里。他知道,去台湾已经不可能了,要想不被解放军最后消灭,剩下的只有唯一的一条路——退入缅甸。 站在李国辉身边的是李弥的贴身护卫,山东大学毕业生邓克保。李弥从卢汉那儿脱身出来以后,曾奉命从蒙自机场飞往台湾接受新的命令,邓克保被留下来没有随李弥去台湾。等李弥从台湾返回又去了一趟西昌再返回时,云南已经没有李弥的飞机降落的地方。邓克保只好跟随李国辉部逃到这里。这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也带着自己的大学同学兼妻子——政芬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安国、安岱。 1950年3月9日。李国辉带着这支国民党在大陆最后的武装部队越过边界,毫无声息地遁入了缅北茂密的大森林中。 虽说是边界,但在边界的那一边却是出奇地宁静,没有边防检查站,没有对方的军队,没有警察,甚至连一个人都没有。残军最初以为会被缅甸边防军拒之门外的担忧倾刻间被寂静如死一般遮天敝日的大森林的恐怖取代了。残军象一群没头苍蝇似的,一个劲地往森林深处猛钻。巨大的树木,压得人连气都透不过来,阳光偶尔从树木的缝隙中透出的一丝光线,象一枝利剑从空中投射下来。猛兽象影子一样就在不远处的森林跟随着,用饥饿的眼光窥视着这支疲惫不堪的队伍。地上被腐烂的枯枝败叶盖了厚厚的一层,时不时倾盆而下的大雨使脚下的土地浸饱了水,似乎没有一块地方是干燥的,一脚踩下去,黑色的污水就会在脚边冒出来。 走着走着,人群中一个弟兄无缘无故地倒下去。当同伴们解开他的衣服才发现,他身上已经挂满了象手指一样粗的马蟥。也不知道这些马蟥是什么时候爬到他的身上,自己竟然毫无察觉,直到马蟥把人的血吸干最后因失血倒下为止。当大家都把自己的衣服解开才发现,每人身上都这样掛着多少不等的马蟥。把马蟥清除掉以后惊恐之余的残军又继续往南狂逃。累了就在枯叶上草草睡一会儿。哨兵被野兽拖走也没有人去理睬,每一个人的精力和毅志都达到了行将崩溃的极限。 进入原始森林的第六天,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射来一枝毒箭,一个弟兄一声没吭就仰面倒在地上。当残军惊恐万状地定下神来,他们看到了更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一块林中空地上,一个数十人的食人部落,围着一根巨大的木柱,这群人不论男女身上几乎都没穿什么,只是在下体用一些树叶遮住最私密的地方。柱子上用藤条绑着一个人,那人的头无力地垂在一边,也不知是死是活。旁边是一堆燃烧得很旺的熊熊大火。一个土人用一把锋利的尖刀在对柱子上那人进行开膛剖肚。残军们不想招惹是非,更不愿意再去多看一眼这个野蛮残忍的场景,对着时不时露出一点的太阳光,只管朝南走去。 就这样整整走了十二天,终于看到了一块比较广大的林间平地,平地中央有一个不大的村子。而且听到了狗的叫声,这仿佛是从文明社会传来的天赖之音,残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 李国辉派人进村侦察。侦察人带回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村里有部队,而且是自己人。听到这个消息,人人高兴得热泪盈眶几乎喘不过气来。 此村叫小孟棒,是缅甸东北重镇大其力管辖下的一个村子。先于李国辉部抵达的是国民党二十六军第九十三师二七八团残部,约六百人。为首的是副团长谭忠。谭忠得知李国辉部到来,自然也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把李国辉部接进村里好生款待。 (谭忠:生于1901年,少将军阶,广东兴宁人,广东西江讲武堂和南京中央军校高级班毕业。早年追随孙中山,北伐战争时期就当上连长,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1933年任第十九路军团长时,因十九路军在福建反蒋失败被撤职。1948年2月第二十六军在云南编成,谭忠为九十三师二七八团副团长驻防滇南边境之车里(今景洪市)、佛海(今孟海)一带。1950年1月元江战役后,二十六军基本被歼灭,该军九十三师二七八团第一营和部分蒙自、车里机场空军地勤人员共600余人在师长叶植南、团长罗伯刚副团长谭忠的带领下逃往缅甸。叶、罗二人借口去找出路,在部队中收缴一批枪枝卖给当地马帮离开部队,经泰国飞往台湾。谭忠率领部队与李国辉部汇合,成为残军第一任副总指挥。在1953年第一次撤台时撤往台湾。) 真是上天有眼,李国辉部到达的时间真是太及时了,再晚一天,谭忠就要率领所部进入泰国。小孟棒距泰国只有几个小时的路程,谭忠打算去泰国找国民党驻泰外事部门,联系去台湾的办法。狼狈不堪的李国辉部正巧赶在谭忠部离开之前一天钻出了原始森林。李国辉是河南人,在国民党军队中没有渊源,没有靠山,更没有投机钻营的本事,他在军队服役了近二十年才混了个团长,二十年来,他对国民党军队算是看透了。也许这十二天残酷的奔逃让他太累,也许是官长们在失败的时候都纷纷把手下弟兄抛弃掉逃到台湾享福让他对国民党彻底失望,这几个月来李国辉似乎想明白了一个问题:台湾是不能去了。 深夜,一盏昏暗的油灯照着这两位残军首领的面庞,屋外的风吹得简陋的屋子嘎嘎作响。沉寂了很久以后,李国辉猛然拍了一下桌子,怒吼道: “反正台湾老子是不去了,那么多的达官显贵挤在卵子大的台湾岛上,哪里有我们这些人的位置!这里离大陆家乡不远,又是三不管的地方,正好打游击,一旦时机成熟,说不定什么时候还可以打回家乡去。即使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家门口。” 谭忠也赞成李国辉的意见: “从今以后,你当总指挥,我当副的,我们就在这个地方扎下去,就凭我们这一千多号人,只要有枪,老子就不相信找不到吃喝,养不活弟兄们。” 事情就是这样决定了,也就是这样开始了。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支千余人的残兵败将,注定会在这个三国交界的地方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李国辉、谭忠两人决定要在这里打出一面名正言顺的旗帜,于是“复兴部队”的旗号打出来了。李国辉任复兴部队总指挥兼七0九团团长;谭忠任复兴部队副总指挥兼二七八团团长,总指挥部就设在小孟棒。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一面青天白日旗从小孟棒的土地上升起来,嘹亮的军号划破了小村的宁静,军人们向旗帜行举手礼,这个时候,残军的男男女女都泣不成声。 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复兴部队终于又恢复了生气。一天早晨,小孟棒的村子里传来婴儿的哭啼,李国辉的妻子唐兴凤生产了,而且是个儿子。自从在昆明怀上这个儿子以后,唐兴凤就跟随李国辉一路狂逃,吃了多少苦头,受了多少惊吓,原以为这孩子会保不住的,没想到竟顺利出生了。这可是个大大的吉兆啊,预示着复兴部队将会添丁进口,发展壮大。预示着复兴部队有着很强的生命力。电台也修好了,复兴部队向台湾发出了最真诚的电报。回电来了,就六个字: “你们自谋出路!” 李国辉看后大骂译电员是“饭桶”。 “绝对没有译错,就是‘你们自谋出路’”。译电员满肚子委曲。 冷静下来的李国辉也清楚的知道,这六个字是不可能译错的。明明白白就是台湾把这批孤悬海外的党国义士彻底抛弃了。 “妈的,台湾不要我们了!” 绝望之情一下子笼罩在残军所有人的头上。一个满身是伤的孩子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母亲的下落。但母亲却冷漠地关上了家门,不要他了,实在太残酷了。原来是自己不想去台湾,没想到台湾压根儿就没打算收留他们。 绝望是最大的悲哀,但有时候绝望又是一种力量。他可以让人振作起来,用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的生存进行最后的拼杀。 在这种情况下,一切只能靠自己了。必须要与周边搞好关系,避免冲突。如果一旦产生冲突,现在要跑都没了地方。李国辉给部队下了一道死命令:不得骚扰百姓、不得强奸妇女、不得强要东西、不得强买强卖、违着严惩不殆。李国辉还与当地土司头人结拜了兄弟,土司头人家添了人口李国辉也会带上点礼物前往祝贺。 李国辉把部队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开荒种地,伐木盖房。另一部分投入马帮运输,经营生意,第三部分加紧训练,招募新兵,以备不测。李国辉在战场上撕杀了近二十年,他知道只要有枪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地方有种鸦片的习惯,贩运鸦片这事来钱快。李国辉就用武装为贩运鸦片的商贩押运。现在他可不管什么鸦片不鸦片,生存是第一位的,什么来钱就做什么。小孟棒的人们生活有了着落,小孟棒的生意也开始扩大,小孟棒的部队在逐渐扩大。 很快残军就扩充到了近三千人。来投奔残军的人五花八门,而且也绝非都是反共义士。有附近的华侨子弟,有远征军的散兵游勇,有失败的生意人,有地方上的地痞无赖。李国辉把这三千人再次进行扩编,又扩编了三个独立支队和一个特务大队、一个搜索大队。 独立第一支队支队长:张伟成。 独立第二支队支队长:蒙保业。 独立第三支队支队长:石炳麟。 特务大队大队长:陈龙。 搜索大队大队长:马守一。 残军终于在缅甸北部这个人烟稀少的地方站稳了脚跟。 (张伟成:云南景洪人。抗战期间参加国民党远征军第六军九十三师,为九十三师留守处排长,因私盗军火离开部队,拉起了私人武装。为国民党“九十三师在乡军人”一员。1949年云南解放前夕盘据在车里(今景洪)、大勐龙地区,拥有百余人枪,并加入地方武装集团“暹罗军事委员公署”。全国解放后,张伟成率部逃往缅甸。李国辉谭忠等在小孟棒立足之后率部来投。) (蒙保业:云南广西陆川人。1938年毕业于中央军校[黄埔]第十七期。抗战期间参加国民党第九十三师,为第六军九十三师二十七团机枪连连长。抗战胜利后退出军队,在地方拉起武装,为国民党“九十三师在乡军人”一员。全国解放后率部逃往缅甸。又收罗从大陆逃出来的第九十三师二七八团第二营品学珍部三十多人。李国辉谭忠等在小孟棒立足之后率部来投。1960年11月在解放军越境作战中被击毙。) (石丙麟:云南澜沧县人,为当地地主恶霸武装。拥有约四百人枪。云南解放后率部逃往缅甸。李国辉谭忠等在小孟棒立足之后率部来投。 (二00九年五月二日。本系列文章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或出版。)
|
-- 作者:轻松快乐
-- 发布时间:2009/7/28 10:22:01
--
文章太长,应分段发出。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7/28 12:37:53
--
你的文章无法编排,只能这样分个段落,刷新一下即可,用不着费神,如果要改变字体或大小,就已超过1624字节就不能发出! 请点击看看,分段最好!
|
-- 作者:九澧山鬼
-- 发布时间:2009/7/28 14:51:43
--
看了,等到下文。
|
-- 作者:孟晓
-- 发布时间:2009/7/29 0:15:31
--
文字叙述不错,尚有情节性。
|
-- 作者:江程浩
-- 发布时间:2009/7/29 9:21:51
--
《入门帮助》在哪儿?
|
-- 作者:公社社员
-- 发布时间:2009/7/29 15:50:17
--
您是写小说?还是替人写回忆?或是讲故事?
|
-- 作者:孟晓
-- 发布时间:2009/7/29 21:00:03
--
以下是引用公社社员在2009-7-29 15:50:17的发言: 您是写小说?还是替人写回忆?或是讲故事? ——愚以为:作品中如果有虚构成份,那就应该属于纪实小说。如果是在讲故事,那就更是小说了,因为小说主要就是由(虚构)故事组成的。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7/30 11:35:20
--
以下是引用江程浩在2009-7-29 9:21:51的发言: 《入门帮助》在哪儿? 请点击入门帮助
|
-- 作者:狄德罗二世
-- 发布时间:2009/7/30 23:12:26
--
史料是否真实、还有活着的当事人吗?现在怎样了,这可都是中国人啊。
|
-- 作者:白云悠悠
-- 发布时间:2009/7/31 0:31:00
--
沈醉回忆录中好像是这样描述的:李弥在沈醉他们投诚起义的时候不肯起义,最后逃出大陆,率国民党残部在滇缅边境游荡了很多年。
|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9/7/31 10:41:50
--
这里面有很多悲壮的故事,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也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值得珍惜
|
-- 作者:连坪成康
-- 发布时间:2009/8/11 21:36:00
--
好文章,顶上来。让更多的人从头阅.谢谢楼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