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八百里洞庭美如画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43156)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6/30 18:10:49

--  [原创]八百里洞庭美如画

请点击全屏观看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

歌曲:八百里洞庭我的家 素材:网络

   洞庭湖,3900平方千米浩瀚似海洋,湖南人的母亲河--湘江,千百年来奔流不息汇入洞庭湖,还有众多支流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入,湖水在岳阳的城陵矶注入长江。天然的水库洞庭湖,容纳四水,下长江入东海。  

   洞庭湖素称湖南鱼米之乡,景色秀丽。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洞庭鱼》一诗:“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蚊,多如秋后蝇。”可见洞庭鱼之多。自古以来,湖里盛产鲤、鳙、鲢、鳊、鳜、蟹、虾、龟、鳖、鳝、鳗、鳅、蚌等多达百余种水产,还生长着珍稀的白鳍豚。洞庭水产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丰富,味极鲜美,均为筵席珍品。  

   驰名中外的湘莲,肉质鲜嫩,颗粒饱满,历朝历代被视为莲中之珍。每当荷花盛开季节,满湖荷叶衬托着婷婷玉立的花朵,素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点也不夸张,尤其是那湘女泛舟采莲,那人、那景尤为醉人。  

   洞庭湖中一君山,风景秀丽,名产奇珍,君山茶闻名于世,自唐朝开始列为贡茶。其中君山银针茶更为奇特,茶叶呈橙黄色,一层白毫包裹。冲泡君山银针时,茶叶直竖上冲,继而徐徐下沉,慢慢落入杯底堆绿叠翠,宛如一片竹林,酷似嫩笋出土。端起茶入口,清香沁人,齿颊留芳。  

   洞庭湖的美景,美不胜收,清代《洞庭湖志》记载:“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幕雪’, 光看看这些形象化的字眼,一种“天人合一”的美感便油然而生。让人感觉到一片和谐美景,当今人的心灵正需要这样的优雅与平和。这种内在的和谐,平灭市场经济竞争的冲突,让人退回内心,养得一片平和怡然的心灵。俗话说:“清风明月不用钱”,而现实生活中,潇湘八景未必能人人享之,洞庭秋月未必能人所共之,因为一个人没有和谐的心境,难以有山林之想,云水之乐的境界。其实,美妙的体验并不在洞庭云水、山林云雾本身,而在于人的心态。

  当年,湖南知青响应伟人的号召,在当时激情信念的支配下,所有高中、初中毕业生一样,热血沸腾,积极响应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其中,66届67届下洞庭,在时光隧道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梦。然而,事与愿违,青春的梦被寒风雪飘即刻冷冻,流金岁月注定在“广阔天地”里磋砣踯躅。多少个日日夜夜、晨昏午后,一次次击碎了知青的美梦……试想:这样的艰辛与失落的心态,当年下洞庭的知青何以欣赏洞庭美景?唯有就是辗转难眠、食不知味。

   这一切都已经过去,成为过眼云烟。然而,我们的湖南知青没有忘记洞庭湖第二故乡。40年后的今天,他们重回洞庭湿地,体验回味当年的磋砣岁月,看望洞庭的父老乡亲,见面热泪盈眶,相拥而泣。40年后的心境如从芜杂归于简洁,从世俗归于飘远,从食不知味归于淡逸平和。暮然回首,此时的洞庭湖湿地,这情这景在湖南知青眼里原来如此的秀丽美妙,八百里洞庭美如画,这才是怡然的生命情调与和谐的心灵感受!




--  作者:山点水
--  发布时间:2009/6/30 19:27:02

--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

   三百名知青心如花


--  作者:孟晓
--  发布时间:2009/6/30 20:23:11

--  
    “……一个人没有和谐的心境,难以有山林之想,云水之乐的境界。其实,美妙的体验并不在洞庭云水、山林云雾本身,而在于人的心态。”——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当年我们身处逆境,每日有衣食之忧,一心如鸟啄,那会有好心情呢?


--  作者:灵玉
--  发布时间:2009/6/30 20:46:36

--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

    景美画美歌声更美

  谢谢夜深人静斑竹的美PP!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7/1 0:02:33

--  
以下是引用灵玉在2009-6-30 20:46:36的发言: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

景美画美歌声更美

  谢谢夜深人静斑竹的美PP!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素材全部来自网络,这首洞庭鱼米乡,久唱不衰!


--  作者:九澧山鬼
--  发布时间:2009/7/1 0:35:38

--  
云梦泽——公元前1000年,生活在云梦泽周围的古百越人被开始驱赶往南方,百越人永远没能再回到那个大湖边,演变成瑶、苗、侗、壮、京、畲、黎等数个民族——洞庭湖——公元1968年前后那些年,知青从南边被赶到北边的洞庭湖,但是他们最后还是回到了南方,仍然是城里人。


--  作者:阳。阳
--  发布时间:2009/7/1 8:37:55

--  
欣赏了人静君的美文,美景、美画.你总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谢谢了
--  作者:美人痣
--  发布时间:2009/7/1 8:45:25

--  
40年后的心境如从芜杂归于简洁,从世俗归于飘远,从食不知味归于淡逸平和。暮然回首,此时的洞庭湖湿地,这情这景在湖南知青眼里原来如此的秀丽美妙,八百里洞庭美如画,这才是怡然的生命情调与和谐的心灵感受!


--  作者:阿瓜
--  发布时间:2009/7/1 8:57:15

--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谢谢夜深人静版主精美制作.
--  作者:菁菁
--  发布时间:2009/7/1 9:16:25

--  

洞庭湖水美如画,

人静主帖锦上花,

配乐悠扬心陶醉,

实景不如帖中佳。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9/7/1 9:54:19

--  
  隔一段时间,又能欣赏到夜深人静的一篇美图,美文,美的旋律;你总是把最感人的画面,最优美的诗句,最动人的歌声献给天下知青茶座,你真是我们的好版主!

--  作者:妙中后人
--  发布时间:2009/7/1 10:25:43

--  
  帖子做得太漂亮了,非常欣赏,谢谢夜深人静版主。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7/1 12:54:49

--  

   谢谢以上各位欣赏,做得不好,多多指教。

   因为受限于湖知网16024字节,故删掉几副画面达到1624字节以下才得以上传上来。

   如果看更多的画面,我采用了空间音画制作,只需点击《全频观看》即可看到全部,这个办法很好,过去不知,现在用空间网页也容易打开!


--  作者:潇湘之子
--  发布时间:2009/7/1 23:36:13

--  
以下是引用夜深人静在2009-7-1 12:54:49的发言:

   谢谢以上各位欣赏,做得不好,多多指教。

   因为受限于湖知网16024字节,故删掉几副画面达到1624字节以下才得以上传上来。

   如果看更多的画面,我采用了空间音画制作,只需点击《全频观看》即可看到全部,这个办法很好,过去不知,现在用空间网页也容易打开!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谢谢先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天窗”!


--  作者:陌生鱼
--  发布时间:2009/7/2 10:35:01

--  
感受精彩又一天  天天快乐身体健
--  作者:尾巴
--  发布时间:2009/7/2 13:01:59

--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这才是怡然的生命情调与和谐的心灵感受!"(夜深人静兄)

常在网上逛,一不小心又逛到曾经熟悉的湖知网,有如闲暇逛到沃尔玛一般,我的心情已非昔日,很爽!特别听到那八百里洞庭美如画于夜深人静,还有一位不知何故取名九澧山鬼的,他竟言简意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作出了中肯的人性评判。此时,我真正像在沃尔玛买了一件喜爱商品,没白来,值!

夜深人静兄的音画帖,优美得不像知识青年贴的,一般知识青年再下乡锻炼十年二十年也贴不出。看这类音画帖,排除个人喜好,确是一种享受,而这种享受还夹杂着徒有羡鱼情感受。

好在洞庭八百里,处处可以网到肥鱼。八百里洞庭啊,美如画!谁也改变不了自然规律,回首再望,八百里洞庭从前美如画!现在依旧,将来仍依旧。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这才是怡然的生命情调与和谐的心灵感受!"------夜深人静兄的结束语多么耐人寻味和想入非非,是呵,只有老知青真正体会到生命情调的怡然与心灵感受的和谐,才能得出如此升华的人性感悟啊!

洞庭湖——公元1968年前后那些年,知青从南边被赶到北边的洞庭湖,但是他们最后还是回到了南方,仍然是城里人。(九澧山鬼兄)

对九澧山鬼兄的云梦泽古百越人南迁一说,我不敢苟同但很赞赏。("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越与粤,古音读如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越是“人”的意思。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而不是确数。百越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专指“越国”外,亦同样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周朝称“扬越”、“荆越”;战国称“百越”。)

九澧山鬼兄评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用了三字,赶、回、是。中肯适合,妙不可言。尤其是一个是!是字了得!

赶:(取按,按照,催逼;逼迫,急赴之意);

回:(取还,掉转,曲折之意);

是:(取对,合理,存在,的确,适合之意)。

是,是认定、断定、承认、接受时的一种状态,是人经常作出决定时的心声。 短暂人生有些就是一直在追求“是的”,表现出一种人生的生活内涵。


附笔:如果坚持上山下乡,我们那里老乡死于癌症的不少,如果我招不上,也许我此时日薄西山。谨请夜深人静兄做个好音画帖,看在我来过茶座份上。

右联 气蒸云梦泽   左联 波撼岳阳城   横批 死不晓得

背景音乐是<<绿岛小夜曲>>,还是<<我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还暂没想好。

另望管理员浩宇兄煮一吊锅子饭,款待激情知青,请莫多煮,多煮会捐知青路建设者吃,想不通。谢谢!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7/2 14:05:38

--  

   尾巴老兄,要么不来喝茶,来了必然让我受益菲浅,有夸奖有建议,夜深人静均记在心里,谢谢了!

   “右联 气蒸云梦泽   左联 波撼岳阳城   横批 死不晓得”难为我了,夜深人静木鱼脑袋,要敲才悟,请提要求,还有背景用什么?


--  作者:夏橙
--  发布时间:2009/7/2 19:15:26

--  
以下是引用游客晏生在2009-7-1 9:54:19的发言:
  隔一段时间,又能欣赏到夜深人静的一篇美图,美文,美的旋律;你总是把最感人的画面,最优美的诗句,最动人的歌声献给天下知青茶座,你真是我们的好版主!

                      那确实!
--  作者:乙丁
--  发布时间:2009/7/5 17:37:03

--  

美哉洞庭天下水——我的第二故乡

然而,洞庭湖除了美景之外,留给我的却是太多的苦难和忧伤的童年回忆

不过,还是感谢夜深人静将这样美的洞庭展示给人们

我爱我的第二故乡洞庭就像永远爱着曾经饱受创伤痛苦的母亲一样,我深深的爱着她


--  作者:乙丁
--  发布时间:2009/7/5 17:44:55

--  

洞庭天下水

∕乙丁

岳阳楼气宇非凡,洞庭湖水天一色。登岳阳楼观洞庭水,那洞庭天下水,风吹拂,云蒸腾,水气淹来,舟楫浪里横梭,好一派浩淼宏阔,烟波八百里。今我重登岳阳楼,凭玉栏,抚石矶,高阁穷碧,心旌荡动,激越感奋,情难禁,滔滔慨叹不能已!

洞庭天下水,四十年前情何以堪?父为迁客作楚囚,挈妇携幼,辛酸无边,劳改场里江风湖雨颠沛,斯时风景一如故,雁引愁心,山衔好月,断得好章,亦无心绪悦忧乐。登斯楼也观斯水,犹听女英哭帝灵,犹见屈子愤离骚。极左罹难莫回首啊,万千冤鬼祭洪涛!

洞庭天下水,昔日少年,今谁识得我?故里偕友寻旧路,黑泥堤上,荷叶淀里,十里芦荡风吹皱,难觅当年迹,胸间憾事多,相见更白头!

我今又登岳阳楼。青螺一只湖中立,相闻茶香,相闻渔歌,相见岸芷汀兰,相见风樯浪棹,三醉亭里面君山,把盏临风,浓酽尘世不消醉,想问吕仙堪在,如何“长醉理乱不闻惟把酒”?

我今又登岳阳楼。点将台,小乔墓,杜叟有遗诗,凄凄落江渚。风流浪淘尽,依稀痕迹凭人吊,壮哉悲否?范公作文,天下感怀,抒庙堂江湖之志,千古伟篇,载起潇湘南来,巫峡北去,长江吞吐,浩荡胸怀,谁说英雄末路?看文章胜境,流云放鹤,天澄长夏,心碧一空,纵有牵绊千种,当此也开阔。

我今又登岳阳楼,巴陵胜状,吴楚东南坼,得见云梦飞渡,雄伟竟有长桥横!浩浩洞庭天下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君看长江出口处,城陵矶上浪汹涌。噫,范公如需重作记,还叹“吾谁与归”?

——写在2008年“5.18洞庭之滨阔别四十年再相聚”活动之后,9月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