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知青姐妹情(之二)三个放牛娃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41580)

--  作者:比哩哩
--  发布时间:2009/6/15 13:28:19

--  [原创]知青姐妹情(之二)三个放牛娃

知青姐妹情

(之二)

三个放牛娃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

多少落寞惆怅

都随晚风飘散

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这首广为流传几十年的《乡间小路》歌曲对我们知青来说是多么的熟悉,因为他也曾是对我们三个放牛娃的真实写照。

    知青队有三头大水牛,虽然老牛是我们的同伴但知青们谁都不愿意去放,(别看放牛是个简单的活,但要喂饱它们还真不容易呢?)于是,身为老农的刘队长就经常安排我们三个年龄较小又瘦弱的丫头去放,与其说是照顾但我们实在是很不情愿,每次去放牛都得由刘队长亲自从牛栏里牵出牛,并将牛绳一一交到我们手中说“听话,放牛去,把它喂饱”我们才得走,否则谁都不想走更不用说是主动走。

    有一次,因附近山上的草被牛吃得差不多了,三个放牛娃决定去寻找新的草地,我们牵着牛一边走、一边唱、一边畅想,一边又商量着:“要是今天运气好,能找到一片草多的地方,就将牛套在松树下让它自已吃过半饱就行了,一来可以留着草让牛多吃几天,二来我们又可以躲几天懒多玩几天呀!”这时我又补充了一句说:“回去后还不要告诉大家说找到了草,就说没有草吃了,放了半天牛肚子都涨不起来”。哈...哈...这个主意好,于是三个丫头你一言,我一语的达成了共识。

走呀、走呀也不知走了多少路,突然,眼前还真的出现了一片绿州,当大家确认这座山肯定没被人放过牛后,三个丫头立刻扔掉牛绳抱成一团. 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激动起来。

说时迟,那是快,赶紧由方玉套牛(方玉会打结,每次都是她套牛),我和罗曼想办法怎样开心的玩,待方玉套完牛后,我们一会儿对着陡峭的小山大声喊自已的名子,听着发出的声波撞到小山后反射过来的回声;一会儿又对着树木茂密的小山喊叫自已的名子却听不到回声,有时只能模模糊糊的听到一点点不足以产生可听见的回声;一会儿就又唱又蹦兴奋无比;

疯够了没劲了,三个丫头也没味了,罗曼就建议说:“咱们到山下的农户家中去玩一玩,说不定还有东西吃呢?”大家说“好吧!就让牛在这吃草不要紧的”,于是大家又一窝峰地跑下山了。

待我们下山玩累了,东西又没吃到又饿又累跑上山准备牵牛回队时,却发现一头牛都没了,找遍整座山也没踪影。天啦!老牛不见了回队怎么交待啊!情急之下,我和罗曼都责怪是方玉没把牛绳系紧,而方玉又不服说”不可能三头牛都没系紧啊,每次都是这样系的。”但事情就这样了谁都说不清,没办法只有一边相互埋怨又一边争吵就又一边开始翻山越岭的找牛,找啊、找啊,不知翻了几座山,过了几道梁,一直找到天快黑了还是不见牛的踪影。

没办法了,实在找不到牛了,三个丫头只有筋疲力尽,又饿又累,神思恍偬的慢慢的走回知青队听候处理。

可当我们快走到知青队的时候却硬是听见了三头大牛哞!哞!哞!的叫声,天啦!这分明是牛在叫我们三个丫头呢?它似乎告诉我们:我在这里呢?你们放心!

立刻,我们三人象发疯了似的冲着三头牛跑去,摸着牛背拍打着说:“牛啊,牛啊你知道我们找你找得好辛苦吗”?

后来知姐们问:“你们搞么得去了,怎么牛都是由盘石的知青送来的”听到这里我们才知,原来我们放牛找草找到了盘石公社峰山大队,可能是盘石知青见到牛而没见到放牛的人便将牛送到了我们知青队。(但有一点我们一直没弄明白他们是如何寻找过来的,又如何判明是我们的牛而给送来的)。

当我们问知哥知姐们他们的名子叫什么,但他们说,“那几个人根本不讲自已的名子,连坐都未坐一下便走了”。

这件事过去了几十年,送牛的知哥们到了今天也许将此事淡忘了,但作为当事人的知妹们却始终不能淡忘,并在心中留着了一个难已解开的结。

在此,我谨向几位不知名的知哥们表示真诚感谢!你们是我们最敬佩的人。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6/15 14:23:06

--  
   感谢几个知青把牛牵回来,应该知道就是邻队知青,放牛是件十分遐逸的差使,一般都是给小孩和老人牵放,你们受到队里特别照顾了,不好好放牛,对不起“贫下中农”哟,不过,牛吃饱了后应该知道自己回牛栏的!
--  作者:山点水
--  发布时间:2009/6/15 15:24:17

--  

     看了比哩哩的《三个放牛娃》,想起了我当年下乡的一件事儿:

      有一天收工回来,我们走在田埂上。走着走着,看见对面老农牵着一条牛过来了。我们很为难 ,老农说:没关系,你们侧身站在一边不要动,我们先过去。

     于是,我们照老农话站在那里不动。看着庞然大物,我的心理还是很紧张的。好在牛慢慢走过来了很听话。

      刚走到我面前,谁知道它突然“哞……”一声叫,突如其来的叫声,使我本来就很紧张的心情更害怕了。

   随着牛的叫声,我也“啊”的一声叫了起来,接着就是“四脚朝天”摔倒在水田里……

  


--  作者:知足长乐
--  发布时间:2009/6/15 17:15:44

--  

   算你们走运,如果放的是小羊羔或者遇到偷牛贼,那就会“奶奶死得楼板上---下不得地!”


--  作者:仁义士
--  发布时间:2009/6/15 20:44:10

--  
没什么奇怪的、放开缰绳它们自己就能回家、我干过放牛娃,老牛识途。但现在就不能这样了,会有人偷,过去偷耕牛要判好多年刑的。谢谢你好文!
--  作者:比哩哩
--  发布时间:2009/6/15 23:06:38

--  

    谢谢夜深人静版主,谢谢元老山点水,谢谢知足常乐和仁义士.

    想到当年我们因天真无邪所作的事,的确太对不起贫下中农了.要是我们不将牛套在松树上,也许牛会自己找回栏.但我们就不能跑得很远去玩了啊!不过还算幸运没有遇到偷牛贼,遇到的还是我们的知青哥们(好人啊),不过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找到这些好人们的.一定会解开几十年留在心中的结.


--  作者:夕阳天使
--  发布时间:2009/6/16 10:28:45

--  

比哩哩:又看到你的新作了,写得非常细腻又生动,我就像喜欢你的人一样很喜欢你的文章哦~~呵呵~~。                  


--  作者:九澧山鬼
--  发布时间:2009/6/16 12:28:00

--  
原来峰山离你们顺利不远咯,我到过峰山知青队的。送牛的人我应该都认得。比哩哩你的文章越写越好,你的记心不错,写的文章细腻生动。但是从你文章看,你们那帮孩子都比较顽皮,没我们知青组几个老成守责,我们是绝对不会丢开牛了跑远的。
--  作者:桂花飘香
--  发布时间:2009/6/16 19:11:30

--  

比哩哩,祝贺又有新作.


--  作者:石小妹
--  发布时间:2009/6/17 19:57:37

--  

比哩哩,你的文章写的非常的细腻,我很喜欢看。你写的内容,毕竟是自己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我虽然不是那三个放牛娃之一,但是,我们是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非常了解你的写作能力,希望你把那个牛背上的故事讲出来给大家听听。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6/18 14:18:36

--  
以下是引用石小妹在2009-6-17 19:57:37的发言:

比哩哩,你的文章写的非常的细腻,我很喜欢看。你写的内容,毕竟是自己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我虽然不是那三个放牛娃之一,但是,我们是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非常了解你的写作能力,希望你把那个牛背上的故事讲出来给大家听听。

支持,欢迎知青年代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