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白果树下(三)作为知青群体外的一支另类异族--全家遣送中的一员,再过几个月就是下乡四十周年纪念了,我希望用小学未毕业的学历和在电脑上“捉虫虫”的方式,将过去那段难忘的岁月记录下来。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41338) |
-- 作者:潇湘之子 -- 发布时间:2009/6/12 20:22:20 -- 白果树下(三)作为知青群体外的一支另类异族--全家遣送中的一员,再过几个月就是下乡四十周年纪念了,我希望用小学未毕业的学历和在电脑上“捉虫虫”的方式,将过去那段难忘的岁月记录下来。 白果树下 吃过早饭,队长站在屋旁边高声叫道:“呷早饭后,大家都到田垴上修田坎、踏板田。”家林过来问我去不去犁田,我说行。两人便各自背了张犁,然后走到牛栏牵上牛,随着大伙往田垴上走去。 一路上,十来个做功夫的人,三人一群二人一伙的前后拖拉了半里路。我和家林走在一起,走着走着他便唱起了山歌: 上坡高来哟上坡高, 上到半坡摘茶泡。 …… 山歌本来都是四句为一首,可是家林唱了两句就忘记下面的歌词,于是又唱另一首: 白木叶儿嫩红红, 想姐夜夜在梦中; …… 唱了两句又卡了壳,他似乎觉得很没面子,为了掩饰自己的窘境,便朝着前面牛的屁股狠狠抽了两鞭。那条牛正一边走一边伸嘴贪吃着路边的草,突然挨了这两下受惊不小,猛的往前一窜,险些滚抛下路边的山涧。 这一幕,刚好被从后面赶上来的福叔父子撞见,做伯伯的便大声斥责起来:“叫花子你这是搞么个,你如果把牛搞得抛下去了,我看你怎么收得场。” 家林挨了训不敢争辩,只是嘴巴翘得老高,小脸蛋憋得通红。 田垴上在下茅塔西边的山上,山头错落着有大大小小七、八丘梯田。虽然隔着二、三里地,站在这里可以将下茅塔一览无余。走到田头,男人们照例烧点火呷袋烟休息休息,如果天气好,会就着阳光的温暖,脱下衣服捉捉虱子。女人们一般就利这点时间或伐猪草砍柴或者挑花缝补衣服。 休息过后,大家便动手做事。 因是第一次犁田,会计的父亲张大爹站在一旁,告诉我怎样将犁先在田里插好,然后套上牛。再教我怎么一手握牛缰绳和牛鞭,另一手怎么掌犁,之后给我示范了一遍,就将牛缰绳交到了我的手上。我就按照他教的办法,自己做起来。俗话说:看事容易,做事难。当真正将犁把掌在手上后,因为没有经验总控制不好,要么力用小了犁头从土里面钻了出来,牛背着空犁哗啦啦一阵空跑;要么力用大了犁头钻进去好深翻出来的土坯有磨盘大,害得背犁的牛累得直喘粗气;要么犁头忽左忽右,犁的犁到了犁的没犁到,在田里留下一道道土杠杠,只好一遍遍重来。 犁了半丘田后手感慢慢好些,总算有点像模像样了,但总感觉掌犁把子的手有点滑溜滑溜的,待我停下牛仔细一看,原来是手掌心打了血泡,而且血泡破了,渗出的血水将犁把浸润了,所以有点滑溜。我走到田边,胡乱扯了把半青半干的草,将手和犁把擦干净,便继续做事。 在靠田的里面是一道两人来高的坎坡,上面长满茅草杂柴,每年农闲时要将其砍光,以免长大后影响来年农作物的生长。有崩塌的地方,要用石块砌好填平。此时大家正在砌的砌坎,砍的砍柴草。正在砌砍的大哥对我说:“祥生,你到了我们么里,也就要学会我们么里的山歌,我来教你唱一条。”说完就亮开嗓子唱了起来: 自从没到咯方来, 鸟为食来人为财。 纣王只为苏妲已, 山伯只为祝英台。
在一旁的家法听了连说:“这卵没味,这卵没味。祥生,我告诉你一条有味点的。”说着,也唱道: 望(放)牛要望尖角牛, 恋妹要恋披毛头。 尖角牛儿爱相斗, 披毛头儿爱风流。 这时家林的老儿—绪保叔,也来打趣。他唱的是: 月亮出来照屋角, 郎在床上睡不着。 床头旁边亮格子, 一夜望到月亮落。
大家的热闹也感染会计明浩,他也来了首文雅点的: 隔河看见妹穿蓝, 怀抱琵琶岸上弹。 心想与她和几句, 隔山容易隔水难。 突然,在那头砍柴草的嫂子“啊哟”一声惊叫,队长及大伙赶紧围了过去。然来嫂子在用刀砍柴草的时侯手头过低,被去年修坎时留下的老柴蔸将手指背戳破一大块皮肉,几乎可见骨头。这时嫂子用另一只手正紧紧地掐着受伤的手指,并用嘴不断吸吮着伤口上的血和脏东西,达达赶忙撕了块补衣用的旧布条给嫂子将伤口包扎好,于是大家才松了口气。 将近晌午,我基本上将这丘田犁完了。正待卸牛,家林却犁完了下面的两丘田,带着超越我一倍成绩的胜利者微笑,得意地向我走来。我心里一股不服气的感觉油然而生,真想对他说:小子,你等着! 山里人的生活习惯与城里不同,每日只吃两餐。条件好的人家或者粮食充足时,到山上做事也会带一、二个苞谷粑粑,当中午休息时放在炭火上烤热当中饭。一般时侯,中午休息大家都是忙着砍柴找猪草或是做其它事情,晚上收工便背的背驮的驮带回家。 中午日头当顶时,队长宣布大家歇气休息。张大爹说我们初来咋到要弄点干柴烧火做饭,邀我同他一起去崩山洞找找,我便拿起柴刀同他一起顺着田垴上下面的小路,猫着腰钻进通往崩山洞的灌木丛中。 一进灌木丛,就好像进入了八脚章鱼阵。数不清带钩的藤蔓带刺的刺蓬,扯的扯拖的拖,幸亏张大爹在前面左砍右劈开出了一条容身之道,但我的脸上手上还是挂出了一些血痕。 正因为路难行,所以也没人来过。里面的干柴枯枝倒是蛮多。有了早上的教训,加上这里的路难行,这回我不敢贪多,用了不长时间,就一人搞了一捆。背起柴火,又怕挂住,只好顺着来路将身体差不多是以蜷缩、匍伏的姿势才爬出这片灌木丛。放下柴火一看,不当身体挂出了几道血痕,裤裆至裤脚也成了开放式。张大爹要我割两根藤条将裤脚片包在腿把子上,用藤条打两道箍,回去再说。没办法!我也只能依计,将就将就。可是走到大伙跟前却引来一阵哄笑,大哥说:“你么是干么个。你卵屎大个伢儿,下囊子又冒来势(性器官还没发育好),未必还怕别个看到你的屁股哒?”我也冒失地回了他一句: “你晓得个卵。” 然后做自己的事去了。 傍晚收工回家,父亲和母亲已按照队长会计的安排,将原来住在会计家的五保户--龙王,搬到生产队粮仓顶上暂住。将他原来住的地方腾出来安排我们一家暂住。等到我们起了房子后,再让他回来。 读小学的时侯有一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课文,对我影响很大。所以,从小我也还比较喜欢田园式的生活。这时回到家后,我最关心的就是我家的自留地安排在哪。得到父亲的指点后,我便飞也似地赶到地头。 塔,在我的理解中--如宝塔,应当是高、尖的物体。而在当地,塔--却是山上小块平地的意思。而我家的自留地就叫塔上。 我站在地里观察着。面积不算大,而土质更差,几乎是泥少沙砾多。不管怎么的,先盘算着栽点什么菜,才是应急的办法。不然,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吃菜将成问题。 晚上,刚放下饭碗,大哥便拄着他那条长烟袋,成了我家的第一位客人。大哥人长得高挑、单瘦,五官和队长一样还算端正,不知什么原故,三十大几的人了却还是单身一个,如今和老母亲住在一起,家务之类的事有老人担当,所以比一般人得闲。 父亲拿出在县城买的烟丝,母亲泡上茶,大家便围着火塘说话。闲聊中我将心中的疑惑问大哥:“过去这里有不有土匪?” “那怎么没得。”大哥接着说:“我下茅塔在上一辈人手里,就遭土匪抢过。听说当时土匪来了几十,人人都拿着大刀、火铳。后来上边西茅塔人,听见下头吆喝喧天,晓得下茅塔么里出事了,便在上头筛锣(筛—打。当时,如遇土匪、火灾等突发事件,用锣声向本村或邻近村寨示警)。那帮人听到锣声后,赶紧夹卵滚蛋。走得龙打湾,遭龙王在上面”咣“的一火铳,还给打抛(倒)了一条人。” 呷了一口烟之后,大哥便接着讲龙王的故事:龙王,本名叫毛绪辰。年轻时,有一年在大枫溪那上边砍树锯料。三伏天,太阳好毒,他却一天到晚光着个膀子,晒得皮肤油抹溜光,人们开玩笑,说他身上的皮厚实得黄蜂子都螫不进。一做事浑身汗沫水流,像个出水蛟龙。因此,龙王就慢慢地喊出了名。但是,龙王并不是个本份人。年轻时,好嫖好赌,一出门就是几个月,赢钱就花天酒地,输钱就卖田卖地,最后将家里的田地卖个精光,一辈子老婆也没讨一个,如今成了五保户,由队上供养。不过,他还是搞强了。像西茅塔的黄明英,帮人打了一辈子长工短工,平时省呷俭用,好不易得赚了几个钱买了几亩田,解放后划个富农,如今一来运动就挨斗,人们背地里都喊他为运动员。龙王还有门赚钱的门路,不晓得他在哪里学了个术法子,但凡有人眼睛痛有毛病,将他请了去,烧几根香,口里念几句:此眼观青天,师傅在身边。弟子观青天,师傅在眼前……之类的咒语,竟然有时侯还真让他把眼病诊好了。事后,肯定少不了个红包。听说,黄家坪的黄生道有次眼睛痛,将他请去,一番套路之后,断定他家楼上某个部位钉了一口不该钉的钉子,家人上楼一查,果然。拔去钉子后,眼睛就真的好了。把个黄生道佩服得五体投地,就拜其为师,每次去了都是好酒好菜侍奉着。平时,上山挖点药材,队上人手头紧时,还经常向他借钱周转。 此时,吃了晚饭收拾完毕的人们陆续来到我家。达达临来时在家里顺手给我们提了个南瓜,路过队长家时嫂子看见了,说我也正好晚上在地里扯菜时帮他们扯了些萝卜,于是二人提着菜一同来到我家。父母的性格历来就对别人热情大方,此时更装烟泡茶搞不赢,还忙着吩咐我把火烧大点。大家正说着话,家法的屋里人背着她女儿—肥妹来了,一踏进门就告诉人们一个惊人的消息:说她今天回娘家听人说,水田溪那边有户人家的牛被不知什么野兽咬伤了。如果我们这里出了老虎,那就不得了。人们议论着说,自从61年那年打死了一只老虎,还抬到张家滩公社报喜,后来就再没听说过关于老虎的事了。这时家林却抢着说:“嘿,难怪。昨天断黑前我到月亮田那边界上找牛,看见头溪那边山上有一条野物,有条牛崽子那么大,浑身一条一条的斑,绯红绯红的。” 队长听了,说:“你是讲鬼话,,见风就是雨。” 家林说:“是看见了吗!” 会计在一旁不慌不忙说道,叫花子就像人家说故事说的:“有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山路,突然走前面的人说,‘哎,这里有条蛇。” “难怪我听到‘唰’地一声,溜下去了。”走后的人答道。 “喂,是条死的。“ “嗯,是闻到有点臭味“ “哦,不是蛇,是条草绳“ “我说是吗,这大冬天怎么会有蛇呢?” 满屋人哄堂大笑,只有家林涨红着脸嘴里咕噜咕噜“瓦罐煮屎”般的在低声说着什么。这时,大哥接话说:“我听老人们说,老虎在吃人前,总会用爪子在地上比划一下人的脑壳。如果嘴比头大,便会扑过去将人头一口咬住;如果嘴比头小,它知道吃不消,就走开。所以当时听说有老虎,人们出门就会戴顶斗笠。” 父亲道:“老虎的事我没听说过,不过当年我在北方的时侯听人说,狼吃人时,首先会悄悄地把一双爪子搭在人的双肩上,假若你以为是熟人,想回头打招呼时,狼便一口咬住人的喉咙,将人咬死后再慢慢吃肉。但是人们有经验后,遇到这种情况,不回头,而是手持匕首往后用力一捅,正中狼的肚子,再往下一划,肠子肚子就掉了一地。所以在那些地区,你是不能随随便便把双手从后面搭在别人肩上的,不然出于本能给你一刀,那你就只有兜着走。”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6/12 21:41:30 -- 很好,很不错了,编辑很容易的,只是字小了点,慢慢就会掌握知青网的编辑模式! 你的文我已经全部连接在第一篇接续! |
-- 作者:山点水 -- 发布时间:2009/6/12 22:11:33 -- ![]() 白果树下(三)作为知青群体外的一支另类异族--全家遣送中的一员,再过几个月就是下乡四十周年纪念了,我希望用小学未毕业的学历和在电脑上“捉虫虫”的方式,将过去那段难忘的岁月记录下来。 ……潇湘之子君 太谦虚了。看你的帖子就像品茶一样,清!爽! |
-- 作者:晴天蓝蓝 -- 发布时间:2009/6/12 22:53:58 -- 我终于遇到一位与我相似的全家下放的了。你好像是回到自己的老家了。而且是与你的哥哥加上父母四个人了。回到自己的老家可能会得到一些照顾吧。但也可能有不好,因为这样回去的是有历史问题的,要是老家没有成分更高的了,你的父母就是他们要斗的对象。文章中看不出来,不知你是属于那一种。文章写得好,使人看了很清楚。捉虫虫式的打字能打出这样的长篇,很好了。像你学习,其实在知青网,大家可能差不多,都是受时代的影响,谁有机会读书?希望能读到你更多的故事。 |
-- 作者:金麦彭姐 -- 发布时间:2009/7/17 11:56:48 -- 很不错啊!继续看下篇吧! |
-- 作者:潇湘之子 -- 发布时间:2009/7/17 13:12:33 -- 以下是引用金麦彭姐在2009-7-17 11:56:48的发言: 很不错啊!继续看下篇吧! 只要您有耐心,我就会捉了黄牛做马骑马! |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9/10/15 18:00:25 -- 犁了半丘田后手感慢慢好些,总算有点像模像样了,但总感觉掌犁把子的手有点滑溜滑溜的,待我停下牛仔细一看,原来是手掌心打了血泡,而且血泡破了,渗出的血水将犁把浸润了,所以有点滑溜。我走到田边,胡乱扯了把半青半干的草,将手和犁把擦干净,便继续做事。 |
-- 作者:双江 -- 发布时间:2009/10/16 10:18:03 -- 第一次犁田:原来是手掌心打了血泡,而且血泡破了,渗出的血水将犁把浸润了,所以有点滑溜。 要弄点干柴烧火做饭,脸上手上还是挂出了一些血痕。 唱山歌 我也冒失地回了他一句:“你晓得个卵。”
小大人,有些长沙人精神! |
-- 作者:中条山人 -- 发布时间:2009/10/16 10:52:47 -- 呵呵,很喜欢那些方言,有湖南特色。 |
-- 作者:椰风海韵 -- 发布时间:2009/10/16 16:32:21 -- 我的父母也是下放到绥宁县老山沟里六年,不同的是因工作而下放,你文中描绘的山景和有老虎出没的事,我都看过走过听过,感到很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