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分享]电影转播:高考1977(全集)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35934) |
||||||||||||||||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9/4/22 7:45:12 -- [分享]电影转播:高考1977(全集) 电影:高考1977 电影《高考1977》的主题曲由宋祖英演唱: "高考1977"主题曲 作词:苏 文 作曲:刘 青 演唱:宋祖英
你的你的不期而至 使顽强的生命有了全新的意义 你的你的如期而至 你的你的如期而至 让追梦的人们有了登月的天梯 你穿过穿过原野 你穿过穿过原野 给干涸的大地多少绿色的希冀 你掠过掠过海天 你掠过掠过海天 使澎湃的春潮变成连篇的写意 你是那样不可置信 你又是那样确定无疑 如同春雷在天际滾动 啊!高考1977! 你是那样不可置信 你又是那样确定无疑 如同春雷在天际滚动 啊!高考1977! 影片截图: ![]() ![]() ![]() ![]() |
||||||||||||||||
-- 作者:东方之河 -- 发布时间:2009/4/22 7:50:29 -- 早就想看了,谢谢厚哥转来! |
||||||||||||||||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9/4/22 10:25:03 -- 【高考1977】【DVD-R/450M/中字/高清修正/09最新国产】BT下载 连接:http://bt9.5qzone.net/more.php?id=498588 可用迅雷下载到硬盘看, 两个文件dvd高清仅458.81mb
|
||||||||||||||||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9/4/22 10:28:06 -- [04.21][中国][剧情][高考1977][DVD-R/450M][中字][高清修正/09最新国产] ![]() ◎译 名 高考1977/高考·1977 ◎片 名 Examination1977 ◎年 代 2009 ◎国 家 中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普通话 ◎字 幕 简体中文 ◎文件格式 DVD-RMVB ◎视频尺寸 544 x 288 ◎文件大小 1CD ◎片 长 105mins ◎导 演 江海洋 Haiyang Jiang 吴天戈 Tiange Wu ....执行导演 ◎主 演 王学兵 Xuebing Wang 孙海英 Haiyin Sun 周显欣 Xianxin Zhou 赵有亮 Youliang Zhao 周大勇 Dayong Zhou ◎简 介 剧情: “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 1977年12月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总设计师”邓小平书就的大手笔,也为日后中国社会的变革埋下重要的伏笔。 本片故事立足于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一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中有被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看好的接班人(北京知青潘志友),更多的则是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 “知识青年”命运的青年人(上海知青强子、陈琼、小根宝等)。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际,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 但是,就他们所处的年代和环境,要想真正走出“鲤鱼跳龙门”的一步,甚至仅仅是获得尝试的资格都谈何容易,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的颠覆、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管理者思维的差异、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不同的人,围绕着小小的红色公章,做着命运的搏击。强子的绝食、小根宝的意外弃世、陈琼的反革命父亲风波……他们的身上凝缩着“知青”这个特殊类群所承受的历史苦难。 结局是喜剧的,所有的矛盾在“人性”这两个字中悄然冰融,甚至可以说有点跨越历史的理想主义。而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现在,当我们回味恢复高考制度前后那并不长久却异常凝重的时刻时,终于可以说:它作为历史的一页,毕竟已经翻过去了!来源:世纪环球在线 |
||||||||||||||||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9/4/22 10:30:21 -- 幕后故事: |
||||||||||||||||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9/4/22 10:33:31 -- 高考1977》的孕育出世 |
||||||||||||||||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9/4/22 10:35:52 -- 与白山黑水的缘分 一开始,在广西南丹县找到了农场和车站,风景觉得还过得去。回到上海以后,回来和殷一璀书记聊了起来,她也是77届的,她就说我们上海人拍片子一定要大气。当时我就觉得上海人做事情以前第一原则只是尽力不要把事情做坏,就是没有魄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后来受到了殷书记的影响,我就决定要把这部电影做到最好。后来想邀请我的好友陈道明和他聊起来,他也曾是一个男知青,通过高考考进大学的,也会很有感触。后来,他就说你为什么不去东北,那里有白山黑水、大小兴安岭那边知青很多。结果我们就和美工从吉林开始找一路北上,先找到漠河车站结果室外零下40度,肯定不能拍。后来朋友介绍找到了在黑龙江小兴安岭附近的伊春市找到一个农场非常合适,当时的标语和房子都在,也找到了一个火车站,就是想如果找到一个蒸汽车头那该多好,大家就下决心找蒸汽车头,找了很多人去问,后来终于在鹤岗市一个矿区里找到了一个能开又有车厢的老式蒸汽火车,当时我想真是天助我也。但是这个车头太老,不能上轨道开。最后找到一个废弃的车站,我们摄制组就自己搭了一个站台。 最遗憾的是伊春在秋天实在很漂亮,满山遍野都是七彩的。白桦林里的树叶都是黄色的,真是很漂亮。结果我们摄制组去了,在一夜之间开始刮了阵风也就代表了当地马上就要冷下来了。在东北很快就冷下来,室外温度也在零下了。结果最后没有办法拍到伊春最美丽的时候。 拍摄的艰难险阻 首先车辆的行驶安全是一大障碍,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亲身经历危险翻车事件。那次伊春下暴雨,由于零下20度,结果地上全结成了冰,那天我一定要回到伊春,结果路上车子翻到了路边的沟里,险些出了意外。 还有一次下大雪,雪地里大车不能开,当天有六十几个演员要进农场,结果没办法就马上组织他们搭了二十几辆小车浩浩荡荡的车队开进的农场。 在东北冬季室外的气温相当低,室外在零下的工作温度时候很多机器都是电子的就不能正常工作了,机械上的润滑油首先就冻住了,用棉被裹住也没用,北京开来的大型发电车也断断续续供不上电。一天12个小时零下20度条件下,演职员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继续工作确实很困难。我们要拍一场秋天的戏,在农场室内是不能生火的,演员呼气理论上是不会有水蒸汽的,想尽了一切办法还是没用,结果他们就口含冰块,开拍了就脱掉棉大衣。 令我感动的团队 我们有一半的戏是不需要雪的,但是当时已经下了很大的雪。结果就马上组织了一个铲雪队,用大型吹风机把场地打扫干净。当晚就用大量的木屑盖住地面,在上面覆盖塑料布,第二天就把塑料布掀开继续拍摄。然而在我们需要雪的时候又没有雪了,又组织了铲雪队到山里去一袋一袋地运雪。这支队伍经历了灭学、铲雪、造雪,所有的苦都尝了,当时的所做深深感动了当地的工农兵。 一个开拖拉机的摄制组工作人员每天早上3点起来把拖拉机开到农场,把收费站的工作人员给感动了,感慨拍电影实在很苦,后来我们摄制组离开那里,所有收费站的工作人员都整齐列队来送我们,也令我们很感动。 我们摄制组的照明很令我感动,他一个人裹着两条被子在38米的高空照明,就这样一上就是5个小时,他确实是很敬业,觉得这个工作就是我的,结果他下来的时候冻得话也不能说了,我在心里说:兄弟,我谢谢你。从这点来讲,职工和职业的区别就是,职工化的人未必能吃这样的苦,而职业化的人就一定能吃这样的苦。团体和团队都是不同的,大家荣辱共进的精神就决定了以后团队里每个人的成就,他们就在不断地用行动写着自己的履历,我以后就肯定愿意和这些人合作,现在的这个社会就是很讲究职业道德的。 |
||||||||||||||||
-- 作者:厚哥 -- 发布时间:2009/4/22 10:38:09 -- 导演眼中的好演员 孙海英是个很好的演员,他看了剧本以后,就很希望演这个角色,说他等了好久才等到这样一个角色。好的就是他自己也是东北人,很符合这个角色的需要,我们很快地就能沟通,他有意见还会和我争,我们的讨论都能达成一致。他自己还很能通变,用一口东北话来讲台词,这也是我所希望的。 这部戏最大的意外收获就是周显欣。我们曾经叫她来试过镜,但从资历和知名度来看她都还不够,一直到快开拍的时候都还没有定女主角,最后我和她谈了才确定下人选,她还做了很久的功课,把对角色的分析写了很厚的一打纸给我看。她父亲正好也是77届的,虽然可能没有亲身的经历,但是她的职业道德非常值得肯定,一切服从摄制组的安排。我就觉得明星可以制造但是好演员绝对不可以制造。演员必须是知识分子,要对人生、对美都有认识,角色是演员赋予生命的,传授知识传授美。我们摄制组对周显欣的都非常满意,包括上影厂领导看了,评价也非常高。她作为戏里唯一的一个女演员,个人的知识结构给这部戏增色不少。他还写了12篇摄制博客,确实把这件事认真来做的。他首先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演员,如果有机会可以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明星。 王学兵的职业风范和职业道德也特别好。王学兵和周显欣在雪地里的场景,当天零下二十度,他们在雪地里拖着农具,虽然很重拖不太动,但还是很奋力的在演。和他们在沟通的时候很能根据导演的意见,也能自己发挥。所以我一直觉得角色的魅力是演员本身的魅力所赋予的。电影里只有差的导演,没有差的演员,一切都要靠导演来组接和考虑。在线电影剧情则是要用来不断适合导演所选择的演员,表达剧本人物的鲜明特征。 导演的希望 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我们当时能够读大学是自己想也不敢想的。恢复了高考,也就恢复了整个民族的理性,恢复了公平公正公开。也给了这个民族一个机会。1977年12月10日这一天全民族都要感谢这一天,主要还是要感谢邓小平,是他唤醒了我们,唤醒了沉睡中的民族。 实际上中国77届、78届中学生给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这部电影不仅仅对于77届、78届那些的人产生影响,而是对这一代人,以及这一代人的后代,和现在正在经历高考的年轻人们,甚至是后代的后代都能产生影响。 希望不只是77届、78届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去看这部片子,更希望现在所有的年轻人,甚至是80后、90后的人有空都去看一看,感受一下当时的时代。 我很想跟现在的大学生说:社会有各方面的诱惑,也有各方面的问题,但是在校四年时光千万不能放松,只有抓紧时间不耽误学习,毕业以后才是真正对民族和国家有用的人。 |
||||||||||||||||
-- 作者:龙励志 -- 发布时间:2009/4/24 6:09:32 -- 谢谢厚哥转来! 我是78届的,谢谢邓小平给了一个机会.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现在,当我们回味恢复高考制度前后那并不长久却异常凝重的时刻时,终于可以说:它作为历史的一页,毕竟已经翻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