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军旅生活片段之十一:吃伤了的面条—麺的DEFG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31095) |
-- 作者:九澧山鬼 -- 发布时间:2009/2/25 22:48:19 -- [原创]军旅生活片段之十一:吃伤了的面条—麺的DEFG 军旅生活片段之十一:吃伤了的面条—麺的DEFG
麵的ABC 记得小时候,一年365天,要吃上一碗麵真难,但也有特殊的时候,那就是非得过生日不可。那一天,妈妈不管怎样忙和累或是手头拮据都会想方设法买碗麵回来,并且还会在自家的灶上煎三个荷包蛋盖在上面。满脸堆笑地送到我的旁边,并嘱托兄弟姐妹们任何人不许来抢。为防止发生万一,她一直会目不转睛地陪伴着我吃完这碗麵,然后拍拍我的肩膀收拾碗筷笑眯眯地离去。我那时什么也不懂,嘴巴一抹,只知尽情地享受这该得的酬赏,而且洋洋自喜。过后,还要在兄弟姐妹及朋友们前炫耀一番。 六十年代初期,每天都只知道饿,心里总想着那生日何时到来,好吃碗盖蛋的麵。众所周知的原因,那时连吃饭都成大问题,何况我家姊妹又多,要想吃盖蛋的麵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记得生日那天,妈妈噙着眼泪,手里端着1角2分钱一碗的“改良粉”,这种粉是由海草和葛根捣碎成粉拌和制作的。颜色是灰的,形状象现在的“小根麵”。只见碗里清汤寡水,几滴油星可怜地飘在水面上。我迫不及待的抢过来端在手里,眼冒绿光,狼吞虎咽地一口气就吃完了。过后还眨巴眨巴地回味了好一阵。妈妈见我吃完了,照例拍拍我的肩膀,一声不响地离去。 七十年代下放在农村,那时由于经济不宽裕,物资匮乏,家中如果有客来,有时麵也作为一道菜上桌,好凑齐那六碗八碗的。麵在当时也是一种紧俏物,所以家中最多也只存有二三斤。记得有一次去砍柴回家来,已经下午一点多钟了,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家中其它人又不在,我图方便,开燃柴火就拿了一把麵煮了吃,大概有七两多干麵吧,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豪吃,肚子撑得圆鼓鼓的,挺高兴。到了晚上妈妈把我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妹崽你也老大不小了,要懂事了,家中什么状况你还不清楚吗?你一餐吃去那么多麵,你真是……”我转身跑回自己的房中,后悔自己真的不该一餐吃那么多,不想想家中和大家。 八十年代,凭粮折。起个清早去粮站排队每月可买到几斤麵条,或找熟人开点后门。虽还不能作为主食,毕竟是方便多了。人们开始对吃麵有讲究。 进入九十年代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物资充裕. 麵条已成为大部分人的早餐主食,并且开始在麵食上大做文章。方便麵、凉伴麵、炒麵等呼之而出,佐料也更是挖空心思花样百出,五禽肉丝、香菇,笋等琳珑满目. 土味的吃腻了,盘算着换换口味赏点野的. 汤必定是柱子骨头汤、蛇肉汤、鸡肉汤等不一而足。 然而, 每天的早餐麵当我耐心地变换各种做法摆在桌上,叫女儿来吃时,可得到的是一句“不吃,见到麵我就作呕”,连不满五岁的小外孙也稚声稚气地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跟着起哄:“外婆,我也真的不想吃麵。”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2/25 23:51:57 -- 才看abc,又看defj,一个麺的主题,让人怀想好久,70年代面条还属紧俏粮食,在部队又吃让百姓羡慕不已,军人以此为荣,我们不逢生日或节日,难得吃到,山鬼君却吃到腻,8年看到面都生厌,呵呵,当然,不对老炊大锅面味道的确差很多。 堂客带外孙,我现在一个人,中午常常吃面,我不会煮,但知道水开放面,中途加凉水继续,这样,面条熟的快也不会烂,“把面条夹一根出来往墙上一甩,粑得住,就熟了。”嘿嘿,没有试过,也不提倡,否则,家里厨房就是像一幅印象派画 |
-- 作者:孟晓 -- 发布时间:2009/2/26 0:14:10 -- 请教山鬼兄:为什么面条要吃第二锅下的才好吃? |
-- 作者:夏橙 -- 发布时间:2009/2/26 9:39:27 -- ,连队厨房灶边的墙上,粑满了横七竖八一根根面条,像一幅印象派的画,就是炊事员战友们的杰作。 在娘家做女的时候,我家住五家岭建湘新村,厨房里的墙上我们也甩上了好多面条,那时候是烧煤,厨房里的老墙是黑黑的,甩上去的面条十分醒目,也是听大人说煮熟了的面条就是能够沾上墙壁的,我们也是以粑得上为熟。看了山鬼兄弟的文章觉得好有共鸣哦,那时候吃面条还真是一种快乐幸福的事情哦。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2/26 10:48:27 -- 不太喜吃面,俺刚返城当过1年多餐车伙头军,面熟否不用甩墙上用筷子一夹就知道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 作者:九澧山鬼 -- 发布时间:2009/2/26 12:25:08 -- 以下是引用孟晓在2009-2-26 0:14:10的发言: 请教山鬼兄:为什么面条要吃第二锅下的才好吃? 饺子要煮的水清才好吃,所以要第一锅。面条要汤有点芡,才滑嫩,第二锅有第一锅面条的混汤,也就相当于芡粉,所以好吃。 |
-- 作者:九澧山鬼 -- 发布时间:2009/2/26 12:27:05 -- 灯火要大公无私照亮别人哈,可否公开哈技术秘密咯。 |
-- 作者:风铃 -- 发布时间:2009/2/26 15:09:33 --
看了九澧山鬼君的<<吃伤了的面条—麺的DEFG>>美文,使我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从军垦农场经过,看到战士们吃麺的神态和那盛麺的大碗,我心想自己能参军到部队上去该多好,天天有麺吃啊. |
-- 作者:沙漠一棵树 -- 发布时间:2009/2/27 6:27:07 -- 北方人喜欢吃面条,我们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偶然吃一攴还是蛮有味,我喜欢吃干面而且不要煮的大熟。 |
-- 作者:公社社员 -- 发布时间:2009/2/27 7:42:56 -- “把面条夹一根出来往墙上一甩,粑得住,就熟了。”哈哈……英雄所为略同。 面条要吃第二锅下的才好吃? 就是山鬼兄说的: “饺子要煮的水清才好吃,所以要第一锅。面条要汤有点芡,才滑嫩,第二锅有第一锅面条的混汤,也就相当于芡粉,所以好吃。” 什么好吃的东西超过极限,都会产生“厌食”效应。记得一个上世纪第一批出国浪潮时出国了的同学,写信给我们:“我们很穷,只得每天吃两只鸡腿,根本不能吃蔬菜……”当时,我们拿这话相互调侃。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3/1 12:21:41 -- 以下是引用九澧山鬼在2009-2-26 12:27:05的发言: 灯火要大公无私照亮别人哈,可否公开哈技术秘密咯。 山鬼兄,把戏说穿了漏水,其实道理很简单:未煮熟筷子不容易夹断面条,煮熟了面条一夹就断了……当然掌握火候也重要,不能等到煮糜烂了才夹,那时虽也叫夹断,巳是一锅粥了!
|
-- 作者:九澧山鬼 -- 发布时间:2009/3/2 12:24:18 -- 以下是引用风铃在2009-2-26 15:09:33的发言: 看了九澧山鬼君的<<吃伤了的面条—麺的DEFG>>美文,使我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从军垦农场经过,看到战士们吃麺的神态和那盛麺的大碗,我心想自己能参军到部队上去该多好,天天有麺吃啊. 当兵最大的好处,就是吃得饱,不需要自己考虑吃、穿的事情。只需要自己想媳妇儿。 |
-- 作者:宇尘 -- 发布时间:2009/3/2 22:30:11 -- 回复 我有个同事,原来在部队当过炊事班长,他做的菜味道很好,所以,我一直认为部队的伙食应该是开得很好的 |
-- 作者:石大哥 -- 发布时间:2009/3/2 22:36:02 -- ![]() |
-- 作者:九澧山鬼 -- 发布时间:2009/9/16 6:56:40 -- 国庆60周年,再回忆过去缺吃的吃。 |
-- 作者:知足长乐 -- 发布时间:2009/9/16 8:51:19 --
说起吃这码事,我们湖南人不但可以把餐馆里的点菜演绎得有声有色,就连一碗 平平常常的面粉也可以弄出很多的名堂来。比如你知道什么叫“微辣”吗?这很容易 理解,就是少放些辣椒啊,没错。可是如果我再问你什么叫“免青”?什么叫“宽 汤”?什么叫“轻挑”?什么叫“重挑”?什么叫“带迅”?什么叫“带迅干” ……?那你可能就一头雾水了。让我来告诉你吧:“免青”就是不放葱蒜;“宽汤” 就是多放些汤水;“轻挑”就是少放些面粉;“重挑”“就是多放些面粉;“带迅” 就是面粉一放下去就马上捞上来,也就是不要煮烂了;而“带迅干”呢,则是除了别 煮烂了,还不要放汤,吃干的……。据说很多的老长沙都还没搞清楚这些词儿,但我搞清楚了。 吃面,还是“天要下雨”最有研究,保证你们呷不伤哩! |
-- 作者:烟酒槟榔 -- 发布时间:2009/9/16 11:36:24 -- 长沙还有吃面前对服务员说: 二排:双码:重油:表示是 什么你能猜出来吗?先买个 关子暂不告诉你! |
-- 作者:布谷催春 -- 发布时间:2009/9/16 17:09:49 -- 以下是引用烟酒槟榔在2009-9-16 11:36:24的发言: 长沙还有吃面前对服务员说: 二排:双码:重油:表示是 什么你能猜出来吗?先买个 关子暂不告诉你! 二排应是三两面条在一个碗里。双码应是双份盖码。重油为多放油。这都是长沙里手食客专业术语。落锅起比带迅还硬扎,有筋口感好。还有扣汤.出堂知道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