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知青行》(古体诗)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29777)

--  作者:寒汀雁
--  发布时间:2009/2/10 21:36:32

--  [原创]《知青行》(古体诗)
《 知青行》
2008年底是原十一中六六届高三毕业生下放沅江农村四十周年纪念,大部分同学欢聚锦绣红楼,写了这首不成诗的长诗,应知青朋友之约,发在网上,供朋友们增删批改。
寒汀雁
疯狂岁月疯狂人 是非黑白不曾分
停学停工破四旧 工商百业尽荒空
运动一场梦未醒 青春结伴下农村
残阳夕照出西门 麓山云树远森森
汽笛三声临资口 波涛一夜西洞庭
水光曾经工部咏 烟波昔有范公文
两岸荻花飞待客 几群湖鸭远瞅人
引路贫农强作笑 道是饥民接难民
稻草盖顶牛粪墙 堂屋磨角两厢房
柴火煮饭三大碗 棉油炒菜几分香
十二年书没读够 贫下中农再教育
计划口粮供一年 来年好歹问苍天
几声尖哨喊出工 睡意朦胧两眼红
农家二月春耕紧 摸爬滚打泥水中
乡村也起文革风 深山湖岛处处同
政权统归革委会 贫协组织管基层
花鼓调唱样板戏 语录谱曲颂歌红
田间学跳忠字舞 户户宝书供门庭
昨夜大会谈批孔 今朝小会唱批林
连年又喊学大寨 资产尾巴割的快
阶级斗争抓就灵 忆苦思甜泪淋淋
队长控诉旧社会 社员狠批浮夸风
每亩单产喊万斤 欺上压下最流行
双蒸饭改瓜菜代 人人水肿不奇怪
冤魂怨鬼喊饿声 不散食堂行不通
运动来时风一阵 雾里观花看不清
农民立场尿桶系 推东倒西任凭君
农忙双抢记犹新 挑灯扯秧夜三更
头上群蚁轰炸战 水中蚂蟥吮血拼
镰刀挥处金光闪 此起彼伏扮禾声
骄阳暴晒皮开裂 背痛腰酸汗满襟
稻谷粒粒比黄金 黄金来之太艰辛
乡民四季眉双锁 难得此时露笑容
阴云突兀暴雨来 湿谷生芽稻花开
虫灾水涝收成欠 抽涝排渍声声怨
优质稻谷送公粮 蚕豆红薯自己尝
萝卜白菜和羹煮 新砍芦柴带泥烧
当年知青三大补 酸菜米汤烟屁股
年终结算办分红 十分工价三角零
为炊已知柴米贵 破歌茅屋唱秋风
游散知青混饭呷 拉帮结伙打群架
上屋丢了芦花鸡 下屋黄狗被偷杀
一时鸡犬不安宁 受害都是乡里人
知青无奈靠爹娘 可怜农民自己扛
十八青年谈心愿 吃饱法饼死也去
更有老母教儿孙 来世投胎变知青
闻者无不心底酸 顿时泪湿青衫客
寒冬腊月雪花飘 烟煤替代白煤烧
双目难睁咽喉痒 和衣又往床上躺
夜深茅屋传琴声 一曲江河水长东
江水滚滚琴音清 如诉如泣猿哀鸣
长弓快抖琴骤停 恍知无声胜有声
怒发冲冠歌又起 惊天动地满江红
许身报国恨无门 素心权对月光吟
长啸兮可以当歌 长歌兮何以当哭
远望兮可以当归 长太息时艰命舛
望断烟波浩淼 仿佛见慈母愁容
湖柳丝丝飘动 又见老父白发生
昨夜梦回天心阁 白沙泉水真解渴
梦中又闻尖叫声 疑是队长喊早工
盼到工厂来招工 一湖静水起波痕
贫下中农空推荐 不要表现看出身
喜逢学校招学生 顿使学子抖精神
岂料上面定对象 明确只招工农兵
知识越多越反动 革命不怕打0分
农活道是锻炼人 只怕水中血吸虫
急需脱离水田活 学烧砖瓦当窑工
天生我才必有用 权且代课教蒙童
病退回城有政策 真病假病分不确
疑难杂症多有因 中医西医难诊清
各级证明不可少 真真假假管不了
豆豉一包面二斤 千方百计走后门
无病呻吟真有效 粮食户口转回城
回首四十年 朋友各西东
鱼龙争变化 飘海显神通
甘辛都是味 尝过即为真
莫言花甲老 莫叹白发生
人生多现实 回味应无穷
2008年12月28日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9/2/11 22:19:34

--  

寒汀雁朋友,你的诗真是写得很好,你用了心,我很佩服,每一句都是活生生的生活,可惜现在正是我们春节联欢会才开完,大家的兴致在那里,我来顶一下,

学习了,谢谢


--  作者:东方之河
--  发布时间:2009/2/11 22:52:59

--  

    好一篇知青述事古体诗.

    言事言情言志,知青的酸甜苦辣次第展示,让人感慨欷嘘,痛苦回首,每一字每一句都可构勒出一幅风雨岁月图.此诗弥足珍贵的.

    谢谢寒汀雁朋友赐来好帖!


--  作者:寒汀雁
--  发布时间:2009/2/12 20:24:22

--  

感谢二位版主厚誉

转发一首老知青的诗:

                   四十年前下农村  三十年前打零工

               二十年前拼老命  如今安心做闲人


--  作者:九澧山鬼
--  发布时间:2009/2/14 18:03:48

--  
咋看咋像白居易从唐朝回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好!
--  作者:蓝天秋水
--  发布时间:2009/2/14 22:00:43

--  
知青的《琵琶行》和《长恨歌》。
--  作者:忘言阁
--  发布时间:2009/2/15 22:15:57

--  
看样子要出湖知网网友诗集大!


--  作者:般若
--  发布时间:2009/2/16 7:36:42

--  
以下是引用蓝天秋水在2009-2-14 22:00:43的发言:
知青的《琵琶行》和《长恨歌>>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2/16 13:42:08

--  

四十年前下农村  三十年前打零工

二十年前拼老命  如今安心做闲人

说得好!


--  作者:寒汀雁
--  发布时间:2009/2/23 21:40:00

--  

知青行》一贴得到诸位版主和网友的鼓励,幸甚!幸甚!有人说是歌行体,又说象快板诗,我原说是古体诗也不准确,倒是象湖南一种民俗说唱文学的稿本“道情”,“唱道情”的伴奏乐器,是“三弦”、俗称“嘭地嘭”,不太讲究声律和音韵,也不严格要求平仄,格式相对自由,只要讲清事由就行。

鉴此我再打油二首:

自知俚俗不成诗,

老气横秋兴奋时。

百万知青穷大漠,

懵懂无奈又狂痴。

                                               *******************************

十年寒暑十年春,

谁知贻误几多人。

纵使江流能洗恨,

夕阳无语对长空。

    风烛残年,说什么?也就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