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转发芳菲原创旅居“芝加哥”有感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27779)

--  作者:宵安
--  发布时间:2009/1/17 10:25:54

--  转发芳菲原创旅居“芝加哥”有感
                                                                                 旅居“芝加哥”有感
    芝加哥是美国第二大城市,人口仅次于纽约。它的地理位置属于美国的中北部,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要迎送40多万南来北往出入境。过境的旅客,机场内外人流涌动却井然有序,初来乍到很容易迷路,但机场巡警和工作人员会留意这些左顾右盼的旅客,不失时机走到你面前,为你排忧解难,让你从内心萌生感激。传说9.11事件后恐怖分子扬言第二目标就是袭击芝加哥,未果! 多次来芝加哥,几乎都是在冬天,虽然气候不宜人,我还是选择了冬天,因为这期间有中国传统春节,有美国传统圣诞节和元旦,能与亲人共度中西方的佳节,朝夕相处,即使不便外出远行,亦知足了!
    芝加哥的冬天实在太冷,零下十几度是家常便饭,我们在南方长大的人很不适应,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是对她恰如其分描述和真实写照,想随意到外面走走都不敢贸然行事,寒风刺骨,脚履薄冰,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偶尔放一个晴天,可积雪还没来得及融化,鹅毛大雪又铺天盖地下起来,只给你瞬间惊喜,从自家车里钻出来到家里仅十几步,都冻得你瑟瑟发抖。要不是亲情的诱惑,我是不会一次次到这里旅居,可在室内会让你感到春天般的温暖,穿单衣就够了。 每天上班族清早出门汽车全被雪埋没了,发动汽车,把车上的雪清扫干净大约要花费半小时,当人们还在酣睡中,道路清洁工早已开始清除路面,用专车往路面撒盐,使冰雪很快融化,他们有整套办法应对冰雪,从来不会因此堵塞交通,影响生产和人们正常生活。绝对不会出现去年湖南在冰雪面前束手无策,断电断水,损失惨重的局面。中国和美国在科学技术上还是差距甚远呀!尤其是一些便民利民措施很到位,不得不佩服!
    冰雪无情的掩盖了芝加哥这座城市本身的风貌,她的美丽和气派也只有等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才显露出“庐山真面目”,在寒冷的冬天很多景点你是不会涉足的。  其实,芝加哥的“名气”除了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交通便利外,还缘于她拥有排名在全美2000多所大学前十几位的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等,这些大学在全球享有盛誉,截至90年代初芝大获“诺贝尔奖“的就有八十几位,有几个专业的学术水平还超出“哈佛”,是名符其实的科学家摇篮。给世人留下一座座不朽丰碑,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智慧,他们璀璨的人生与日月同辉!
    仰慕,敬佩人才之余,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或许这些人的先天遗传基因与大众稍有区别,但并没有三头六臂,没有两个脑袋,成功的秘诀在哪里?笔者认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制度,方针政策息息相关,他们不曾受过政治运动的干扰,不曾听说过抓阶级斗争,划分黑七类,红五类,带右派分子帽子,更没有经历十年动乱,停课搞文化大革命。他们一帆风顺,按部就班,接受的是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人尽其才,享有各种深造机会,与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历程有天壤之别。如果不是极左路线的干扰,不是上山下乡的折腾,这成千上万朝气篷勃胸怀大志的学子当中就可能会出现诺贝尔奖的得主,涌现一批政治家,企业家,科学院士和其他领袖级人物,担当起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命运捉弄了这一代人,埋没了这一代人的聪明才智,当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豆蔻年华,强迫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开荒种地,脸朝黄土背朝天,心里揣着柴米油盐,几经磨难又苦又冤,留给他们的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创伤和遗憾!  让我记忆犹新,刻骨铭心的是:就在那样连基本生活都无保障的恶劣环境下,听说要恢复高考,多少知青躲在被子里用手电筒微弱的光看书写笔记,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挑灯夜读,用废纸演算习题,求知的渴望可想而知,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念念不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能为他们创造一点点学习条件,给他们一些想象和思维空间,让他们喷发出灵感,中国也不至于长期落后挨打被人鄙视,可叹这笔资源长期沉睡,从来没有被有关部门重视,开发。特殊的生存背景把一些原本要发光的东西生生扼杀在摇篮里,知青当中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定有出类拔萃之士。  回首我们的成长之路,看到的是打,砸,抢,抄,听到的是大话、空话、假话,宣传的是阶级斗争,读书无用,甚至交白卷,学习成绩好就是走白专道路,将学生误入歧途。正常的上课时间也得不到保证,不是学工就是学农,老师也终日惶惶生怕讲错话,既没有实验室,所谓图书馆也是摆设,多是些老三篇和各种政治色彩书籍。在那样荒缪透顶不可理喻的年代,哪个还会有灵气,还会有创造性呢?即使是人才也不能出头,抢打出头鸟,谁敢越雷池一步!谁敢有非分之想!还在年少时思想就被完全禁锢!若不及时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恐怕中国早已开除球籍了!
    我与芝加哥有千丝万缕的情结,更对“芝大”情有独钟,因为我儿子就是毕业于这所大学。一个普通的中国孩子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名牌大学享受全额奖学金,顺利完成学业,是我们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芝大”替我们培养了儿子,虽不指望他出人头地,但那里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美轮美奂的校内外环境,良好的读书氛围,众多学术权威的授课指点,对培养他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对他今后的人生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日渐显现,看来,进了这等学府毕业找工作基本无后顾之忧。  只要孩子自食其力奋发向上,做父母的就心满意足了,我们未了的心愿只能靠晚辈去努力。愿中国人的智慧和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即使是获诺贝尔奖的人也无法超越!
    时间悄悄流逝,归期临近,对这座城市,对我的亲人充满眷恋,相见时难别亦难!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1/17 13:28:29

--  

   旅居“芝加哥”有感好文,看到北美城市的建筑、交通、平民生活等等焕然一新,芝加哥在北美乃至全世界都很有名气的城市,它的特点不不像我国大城市的新城区全是高楼大厦,而北美城市建筑突出CBD概念,现在欧洲也是突出CBD,对老城区的保护中国做得没有西方好,很多历史古街道永远抛开,高楼的崇拜热较为普遍。以下从航拍看到的芝加哥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