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 三十年前的日记一则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27584) |
-- 作者:艾木地 -- 发布时间:2009/1/13 20:09:30 -- [原创] 三十年前的日记一则 三十年前的日记一则 这篇日记写于三十年前,专门为我们的儿子写的。 文中的F和M分别表示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其实,直到这一天快过完了,F和M才成为真正的父亲和母亲。 括号内是现在加的说明。 一九七九年一月十四日 天没亮,外面还是漆黑漆黑,F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哪个?” “你爱人的姐姐打电话来,说你爱人昨晚发作,已经进了医院!”是杨校长的声音。 “啊?!”F一下子从床上弹了起来,“真的?”预产期不是还有半个月吗?怎么……?幸亏昨天M搭便车进了城,要在这远离医院、又缺车辆的张公岭发作了,可是一个大难题! F匆匆跑去接了电话,是LL(M的姐姐)打来的,简单地说了一下情况,就挂上了。(那时学校只有一部电话,装在办公楼,离我的宿舍约半里地。) F回到房里,开始紧张地准备要带去医院的东西,一边点着了煤油炉,给M煮几个鸡蛋。半个钟头后,一切就绪,煮好的蛋汤被倒进一个热水瓶(还加了红松呢),不用怕路上凉了。 这时天已大亮,飘起了细细的雪花。 F坐在(第一班)公共汽车上,又紧张又兴奋。 雪越来越大了。这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大雪呢。(F一边想,是否给孩子取名“刘雪”?马上否决:别人一听,会是“流血”!) 转了几路车,有时还要等半天,把F急得够呛。最后,终于到了(省妇幼保健院,据说,我也是在这里出生的)。 F身上的三个大小包—— 一个背着,一个斜挎着,一个挂在胸前——引起了路人的注目。实在是有点狼狈。就是这个样子,F几乎冲进了绝对禁止男人进入的产房重地,在那一瞬间,被一位护士厉声喝住: “你干什么?!” “我、我爱人在里面。”回答不是很有把握。 “她生了还是没生?”声音缓和了点。 “她、她……”她究竟生了还是没生,F实在回答不出。正在这时,LL从一个写有“待产室”字样的的门后伸出头来,说:“在这里!” F赶忙丢下护士,掉头冲进了“待产室”。后面响起一阵哄笑。 待产室里有三张床,M躺在其中一张上,另外两张空着。 M在极端痛苦地哼着。F放下东西,问了下情况,搓搓手,还该干些什么呢?他可一无所知。隔了一会儿,LL上班去了,屋里只剩下F和M。M在床上喊叫,F在一旁干着急,想安慰几句,又被M的喊声所淹没。痛,肯定是很厉害的,有时,痛一阵,又停一阵,有时,干脆不停地痛,痛得M的呼喊一声比一声响亮: “妈妈!妈妈!!我受不了啊!!!!”(其时M的母亲已去世多年) “哎哟!哎哟!!哎——哟——” “妈——妈—— ei ——” “我哦什得了罗——” “医生ei,跟我开一刀罗——” 形形色色,不断更新。可是F怎么也体会不到那种痛苦,只是手被M死命地捏得生痛,有时也忍不住“哎哟”一下。 F想让M喝点带来的蛋汤,开头,趁着不痛的间隙,M还勉强喝了点,后来干脆不吃了,一来是间隙太短了,二来是有了间隙,M马上就昏昏睡去,以得一小休息。 这样,一上午就过去了。医生来检查过几次,照例是摇摇头:还不到时候。有时F和M问上两句,她们就不耐烦了: “痛的还在后头!” “你怕生毛毛蛮易得!” 或者干脆不理,径自走了。 这中间,护士送来过一次什么油,说是吃了有好处。趁一次间隙,M坐起来喝油,刚喝一口,就“哇”地全呕了。接着,又哗啦哗啦呕出一大滩,把先前喝的一点蛋汤也全吐了!只得作罢。 下午四点,医生护士终于把M弄上一辆推车,推进了产房。这下,M痛起来,连F的手也不抓不到了,F更只能在产房外面干听叫喊,一点忙也帮不上。 时间飞快地过去了,医生给M打了几针催生药,打了葡萄糖,都无济于事。光痛,不生! 晚上十点来钟,医生通知F:M有高血压,不能再等下去了,准备开刀;小孩可能已危险,但会尽力抢救。F听了,心里有点不好受,怎么还没生下来,小孩就有危险了?(当时,一位护士咚咚咚走过来,冲着F高喊:“要大人还是要细伢子?”把F吓得够呛,不加思索应道:“要大人!”) 产房里一片喧哗: 医生:“用劲!用劲!” M:“en —— ci ——”气泄光了。 医生:“再用劲!” M:“en ———— ci —”又没气了。 医生:“快!快!快用劲!看见头了!” M:“…………” 医生:“你!用劲噻!” F竖起耳朵听着这一切,和M一起用劲,一起泄气,听到看见头了,暗暗高兴起来。 不久,听到医生喊:“拿氧气!毛毛要氧气!”M却没有声音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听到“哇”、“哇”(降调)几声很艰难的哭声。不管怎么样,F心上的石头快落地了。 这时一个医生走出来,F连忙上前。 “会活吗?”小心翼翼地。 “会!”干巴巴的。 “是——是男的还是女的?”似乎还不是问的时候。 “男的。”毫无表情。 但F终究高兴起来,因为他正希望是一个男孩啊。(没别的理由,不是歧视女孩,只是觉得男孩好带些。) 这时,是一九七九年一月十四日二十二时五十分。 F和M的历史使命中的一项,算是完成了。 打完这篇日记,长舒了一口气,想起真要跟每个孩子都说一声:“你怕生毛毛蛮易得!”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1/13 20:43:26 -- M在产房内痛得呼天喊地-----F在产房外干听叫喊,在外面干着急,急得要哭也无济于事。 一九七九年一月十四日二十二时五十分新的生命诞生,大痛之后最幸福的时刻:M为人母,F为人父。 十分形象又逼真的生产,女人十月怀胎,生孩子疼痛难忍,男人们啊,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妻子,孩子们一定要用行动回报母恩。 |
-- 作者:仁义士 -- 发布时间:2009/1/13 21:22:09 -- 艾木地:你在写我的经历一一F,谢谢! |
-- 作者:潇雨 -- 发布时间:2009/1/13 22:05:37 -- 哈哈!第一次听到一位初为人父的男人的如此表白,害得我“噗呲”笑出声来,这真是送给你而立之年的儿子最好礼物呀,他会永远感恩父亲母亲的。 |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9/1/14 7:31:31 -- 男人们啊,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妻子,孩子们一定要用行动回报母恩。夜兄这句话讲得极对。 我是79年1月24日经过与毛地差不多的经历当上父亲的,小女孩(现在可是30岁的大姑娘了)该叫这小男孩哥哥。 谢谢毛弟的好文章。 |
-- 作者:东方之河 -- 发布时间:2009/1/14 9:25:35 -- 很直白的描述了初为人父人母的全过程,其情感中的喜悦与焦虑,痛苦与快乐,感触与期待,感悟与回味自然的交织,自然的流露,且文笔简洁,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记述文帖. 30年前,正好是今天.祝福艾兄. 我是1982年尝到这初为人父的滋味的,感触大致相同,儿子近27岁,刚为他办完婚事. 但愿孩子们都能把父母的苦心培育化作自己来孝敬父母的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