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郴州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49)
----  [原创]当年知青在农村成家的几种类型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9&id=32995)

--  作者:祥子
--  发布时间:2009/3/19 0:39:37

--  [原创]当年知青在农村成家的几种类型

                           当年知青在农村成家的几种类型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知青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或由于年龄逐年增大, 或由于处境恶劣, 或为了实现入党、提干、招工、推荐上学之目的等缘故, 在农村成家已成一种趋势。 要不是发生大返城运动, 这一趋势还将会更进一步扩大。

       当年知青在农村成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双知青类型, 属于这种类型的知青所占比例大约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第二种是知青与农民类型, 属于这-类型的知青所占比例大约在百分之七十左右; 第三种是知青与国家干部、职工、军人类型, 属于这一类型的知青所占比例大约在百分之五左右。

       双知青类型形成的原因和状况如何呢? 知青与知青结合是由于双方在长时间同艰苦共患难的处境中建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随着岁月的增长, 这一感情基础也就发展成谈婚论嫁了。 但农村艰窘的生活却给双知青家庭蒙上浓重的阴影, 许多知青家庭收入菲薄, 家庭原本无经济基础, 加上生儿育女, 日常生活常是捉襟见肘, 举步艰辛。 幸亏大返城高潮的到来, 这部分人大多回城就业, 生活方有所改善。

       我们再来看一看知青与农民结合的情况。  形成这种类型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当知青集体安置点解散, 将原本困境缠绕的知青推至孤立无援的境地. 这其中特别是女知青更为凄惨, 她们迫切需要得到别人的爱抚`关心和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很容易被农村青年的慷慨帮助或恩惠所打动, 以致沦为婚姻的俘虏。 二是迫于当时反动的"血统论"之压力, 许多对前途丧失了信心的"黑五类"的子女, 为了摆脱政治上受歧视, 经济上被卡脖子的处境, 毅然选择贫农子女作为自己配偶, 达到改换门庭的目的。 三是有少部分人以嫁给农民为手段, 达到调换落户地之目的。四是有少部分人是在农村遭受侮辱迫害后, 为了躲避更深层次的迫害而嫁给农民的。 不论是哪种原因的驱使, 在当时来说, 知青与农民的结合所酿成的苦果是最多最大。 虽然后来根据政策就地安排了工作, 但是好景不长, 最早下岗的还是这批人。                                      

      知青与国家干部、职工、军人类型的形成主要是出于知青迫于想入党、提干、参军、招工、推荐上学等因素, 而有些干部或职工则提出以婚姻为代价, 在“权”与“利”的交易中, 有一部分知青自觉或非自觉地参予进去了。

       知青与知青结合也好,知青与农民结合也好,知青与国家干部和职工结合也罢,都是当时那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特殊产物,它与现时期青年们的婚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那时知青的婚姻是自愿与不自愿并存,诱惑与迫害并存。而现时青年们的婚姻大多是在自由恋爱中产生。我们不会忘记历史,更不会忘记从历史走到今天的人们。祝愿他们明天会更好。




--  作者:远哥
--  发布时间:2009/3/19 17:51:23

--  
祥子兄发掘题材的水平确实高明,分析得十分透彻和正确,在那个年代,能组成知青家庭的是需要勇气的,白手起家条件比农民还差,其艰难可想而知,这些我们深有体会。但正是如此,我们无依无靠仅凭一双手还是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9/3/19 19:19:43

--  

知青和知青在乡下组成家庭,确实需要勇敢。而嫁给农民的女知青,大多是在城市的家庭因种种原因未能给予感情上和经济上的支持者……


--  作者:远哥
--  发布时间:2009/4/10 15:12:58

--  

祥子兄,看看《新晨报》090319定宜庄/文,作参考,你的题材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