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江永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48)
----  [原创]读帖随感 也说“立场”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8&id=55204)

--  作者:六旬童
--  发布时间:2009/11/18 13:22:47

--  [原创]读帖随感 也说“立场”

   拜读“艾木地”推荐的“都是有立场的人”后,有所启迪:

    某哲人说:“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每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也就会有各自为人处事的基本“立场”;不少人一生多次转换“角色”,其“立场”也常随之变化。

    也有人说:“人人都有偏见”。不同的社会“角色”,常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判断周围的事物,自然形成各异的并非真理的“立场”。

    还有人说:"世上没有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世间的“唯一”(双胞胎也不例外)。

    所以,“大家都是有‘立场\'的人”,都是有认知和思考、判断和行为差异的人。

    有“立场”差异,就难免家庭和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争议和碰撞。其消极作用,是可能导致唯我独尊、人情冷漠,家庭不和、破裂,社会无序、混乱、动荡,乃至民族冲突、国家对立和战争灾难。其积极意义,是不断推动人类进步,促成社会形态的无限丰富、生生不息和人类文明的千差万别、异彩纷呈。

    如果人们能坚持理性判断,换位思维,平等对话、求同存异,遵纪守法、扬善惩恶,互谅互让、共创和谐,就可发挥和放大“立场”的积极意义,尽快弱化或减少其负面影响。

    一摩岩石刻写道:

        自己为善 与人为善 人人为善 同登彼岸

  


--  作者:小虎子
--  发布时间:2009/11/18 16:08:26

--  

都去信佛吧!


--  作者:梦雨如烟
--  发布时间:2009/11/18 17:25:48

--  
  认同楼主的观点!
--  作者:火土重生
--  发布时间:2009/11/18 19:11:20

--  

     “不少人一生多次转换“角色”,其“立场”也常随之变化。”

  “角色”决定“立场”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9/11/18 21:23:59

--  

自己为善 与人为善 人人为善 同登彼岸

以善处事是立场之本。

谢谢!谢谢六旬童朋友。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9/11/19 0:40:04

--  
一摩岩石刻写道:

        自己为善 与人为善 人人为善 同登彼岸

这一天,就是世界大同


--  作者:古潭静子
--  发布时间:2009/11/19 11:13:21

--  
以下是引用六旬童在2009-11-18 13:22:47的发言:

       如果人们能坚持理性判断,换位思维,平等对话、求同存异,遵纪守法、扬善惩恶,互谅互让、共创和谐,就可发挥和放大“立场”的积极意义,尽快弱化或减少其负面影响。

    一摩岩石刻写道:

        自己为善 与人为善 人人为善 同登彼岸

      讲得好!在人与人相处时,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  作者:以太风情
--  发布时间:2009/11/19 11:26:03

--  
讲得好,拜读了!
--  作者:冷弦旡凝
--  发布时间:2009/11/19 12:31:30

--  
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这句话很精典.不要强人所难,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立埸,每个人都有自已的难处.一切都随缘随意最好.
--  作者:瓦屋下
--  发布时间:2009/11/21 15:07:08

--  


         人有双重性。即古圣贤所说的“性善”和“性恶”。立场应该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总和。人的立场决定了人的“行善”和“行恶”。所以不同的人从善和从恶是不同的。内省者会经常抑恶行善,以完成心灵的平衡和环境的和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素质高。逐利者往往会抑善扬恶,以满足眼前小利。当然,这种人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也可能行善。这就是双重性了。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长期文化修养、道德品质、法制观念沉淀的结果。在人生的舞台上很难刻意伪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