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江永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48)
----  [原创] "东方小瑞士“——郎木寺(1)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8&id=50077)

--  作者:乐乎
--  发布时间:2009/9/20 7:26:36

--  [原创] "东方小瑞士“——郎木寺(1)

                       “东方小瑞士”——郎木寺(1)

                       乐 乎

  从字面上看,郎木寺应该是寺庙的名字,实际不然,郎木寺乃一小镇,位于甘肃与四川的交界处,两省以一条叫做白龙江的小河(实际上等同一条小水沟)为界。白龙河的东南段是四川,属阿坝州的若尔盖县,西北段是甘肃,属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碌曲县。

  从兰州到甘南,一路上风景变了几番。刚出兰州,荒凉景象扑面而来,山上零星长些草树,一副惨淡模样。一路往南直至临夏,夹道的群山倏然后退了好几公里,其间耸立着大大小小华美的清真寺,如山一般岿然不动。再往南,沿途景致又唰地化作连绵不断的丘陵,绿色地毯似的铺垫在大地上。

  六月,草原花期正盛,水草丰茂,草原上开满了黄、白紫的小花,美艳而喜庆。一路风景秀丽,处处皆可入画,让人目不暇接,偶见安营扎寨的帐篷和袅袅炊烟,给静寂的草原增添了些许热闹和人气。

  逼近郎木寺,是连续十几公里的急转和下坡。公路蜿蜒,山势也腾然变换。丘陵之后,突地有灰色的巨岩伸探出来,又迅速地隐没在云中。就连风景也急转陡换,山岭峻茂,虽说是甘肃地盘,却更似四川的秀丽壮美,难怪郎木寺被人称为东方的“小瑞士”和香巴拉“小江南”。

  虽然都住在一个镇上,据说两省居民都固执地保守着各自地域的风俗习性,两省的人家哪怕是只隔着一堵围墙,即便都是藏族,那口音、饮食习惯和房屋结构都截然不同。不过,我仔细打量观察,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破绽,好象没这么神。

  甘肃四川两端的山头各有一座寺院,风格倒是迥异。四川的叫做格尔底达仓纳摩寺(简称为格尔底寺),依靠着纳摩峡谷,守着白龙江的源头。寺院白粉刷墙,琉璃作瓦,素朴端庄。甘肃那边则是赛赤寺,高殿红墙,金顶耸然,庄严中带有一份凛然贵气。

  纳摩峡谷是游客必到的胜境,须涉溪而行,走不多远,小溪便隐入一处山壁,那便是白龙江的源头。说来奇怪,这一方小泉眼里汨汨流出的水,流到一公里外的镇上时,竟已是三米见宽,水势湍急。再往峡谷里面走就不见水了,远处群峰环耸,姿态万千,碧天如洗,松柏苍翠。沿途并无人工开凿的路,皆是日复一日转经的藏人和游人踩出来的小路。远处传来僧人吹奏铜钦的乐音,隐约又有焚烧松脂的香气,环视四周,竟无人烟,听说附近有藏獒出没,一股凉气从脚底升至后脊梁,此地不可久留,赶紧走人。

  站到一处高坡,可以俯瞰小镇。小镇三面环山,而山呢,却呈现不同的质地,那略带红色,成排整齐的山叫红石崖,山背后就是辽阔的若尔盖大草原。另一处白云环绕的奇峰陡崖是海拔4200米的华盖神山。或许在藏人眼里,任何美丽而富有气韵的景致及生灵都是天界的神仙赐与的,这种敬畏在他们的世俗生活中转换为平和与满足。

  晨曦初露,我气喘如牛地爬到格尔底寺背后海拔3500米的山头,以为是第一人,殊不知转山的藏胞已是络绎不绝,有许多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甚至残疾人,让我大为惊奇。后来才知道,他们每天都这样,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转山,要转好几个小时,怪不得行走轻松自如,如履平地,不似我这般一步一喘,五步一歇,心跳如鼓。

  朝东望去,天空已泛起微光,整个天空从深蓝色开始变浅,直到天边现出一缕微红。山下的郎木寺还是漆黑一片,万籁俱静。当第一缕阳光打到远山裸露的岩石上,刚才还是灰色的嶙峋山石刹那间便被照得通红,而东面山坡的葱郁松林被曙光映照得愈加浓密。远处的山顶,云雾缭绕,阳光直射过去,也穿不透那片密云,那云那山似乎有着一个永远不可言说的秘密。

  太阳渐渐露出云层,山谷一片金黄。炊烟缓缓升起,顺着河流、小巷、篱笆和树丛向四周蔓延开来,从山坡飘散下来的晨雾也混杂其中。不一会,整个山谷便被淡淡的烟雾笼罩,村庄和寺院都变得模糊起来,亦真亦幻,若即若离……

  郎木寺镇宁静而安详,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佛俗两界相伴共生。寺庙屋脊上的金鹿、法轮在阳光辉映下熠熠闪烁,金碧辉煌;大经堂法号声声,经颂朗朗;依山而建的木板房,僧舍,错落有致却显得毫无匠心,仿佛天然而成。

  然而,和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一样,郎木寺也有了“现代化景观”,载重汽车横七竖八停在狭窄街道上,时有载人摩托车呼啸而过,马达震耳欲聋,扬起团团灰尘。我在著名的玛沙酒吧坐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进来四位藏民和僧人乞讨,烦不胜烦。街道两旁曾经孕育人脉风情的老房舍被拆毁,凝结着浓郁藏民族独特风格、风俗和风情的藏族建筑艺术的文化传统被破坏,一座座贴上白瓷片、镶着铝合金窗的楼房拔地而起,再过几年,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将消逝殆尽,让人非常遗憾。

  虽然小镇风情不再,但目前郎木寺的自然之美仍令人陶醉,“东方小瑞士”名不虚传。不过诸位看客,要去趁早,破坏自然景致的蠢事很难保证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例还少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红 石 岩 (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红 石 岩(2)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红 石 岩(3)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监视”藏独“活动的监视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转 山 的 藏 民(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转 山 的 藏 民(2)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转 山 的 藏 民(3)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9/9/20 8:44:15

--  

袅袅炊烟,人间仙境


--  作者:火土重生
--  发布时间:2009/9/20 20:43:54

--  

   细致的描写,美丽的照片,还有深情的呼唤。

      欣赏了!


--  作者:呱叽村溪流
--  发布时间:2009/9/20 22:10:22

--  
以下是引用火土重生在2009-9-20 20:43:54的发言:

   细致的描写,美丽的照片,还有深情的呼唤。

      欣赏了!

引人入胜!

真乃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