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江永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48) ---- [转帖]測量生命的方式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8&id=47715) |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9/8/22 2:47:53 -- [转帖]測量生命的方式 測量生命的方式 英國著名的指揮家道恩爵士 (Sir Edward Downes) 與妻子,最近就在蘇黎世「安樂死」中心醫療人員的協助下,雙雙結束生命。85歲的道恩爵孱弱多病,不僅目盲,連敏銳音樂家的耳朵也幾近聾聵,多年照顧他的妻子,又被診斷出了絕症 。兩人決定以尊嚴的方式離世,不再受病痛折磨。子女事後強調,父母兩人都有充實圓滿的一生,走時毫無遺憾。 不論是否同意道恩夫婦的做法,多數人大概都能諒解他們的決定。對於毫無希望地活在病痛中的人而言,死亡毋寧是一種解脫。然而,使年老之人覺得「不值得活下去」的原因,又豈只有健康一項? 我居住的城市就有一位102歲的老人,日前自行開車到密蘇里河河邊,爬上橋墩,投河自盡。這位事業成功的猶太人,一生行善,出資建造多座社區活動中心。去世的前幾天,還神采奕奕地主持了一所建築的落成典禮。他能自己開車, 又能爬上橋墩,健康顯然不是問題,為何又有厭世之舉? 報上的訃聞,透露出他無比孤寂的端倪──妻子早已不在身邊,兒女也全都離世,更不用說同輩的朋友了。 長壽顯然並不全是福氣,甚至充滿了令人身心俱憊的挑戰。然而,從秦始皇派人出海求取不死的仙丹開始,人們就從未停止對長壽的追求。與這些老人棄世新聞同時出現報端的,也正有科學家企圖延長人類壽命所做的實驗。 威斯康新大學實驗小組,日前發表了持續 20 年的「節食猴子」的實驗結果,證實低卡洛里與增長壽命之間的因果關係。卡洛里攝取量縮減30% 的猴子,20年後有著較輕的老化現象與較低的死亡數例。它們的預估壽命,也比另組猴子高出10% 到20%。 科學家還不能確定這樣的結果是否見效於人類。但是,許多想活到 120歲的人,卻迫不急待地開始實施低卡洛里飲食方式,並結伙成立「低卡洛里互助協會」。然而, 30% 卡洛里的激烈縮減,卻足以使人恆處飢餓狀態。真能以此方式活到 120歲的人,也註定要餓到 120歲。那多出的幾十年生命,完全籠罩於飢餓之中,又有什麼生活品質可言? 低卡洛里的飲食策略,加上道家清靜寡慾的長生術,使無食、無色、無性、無為,成為長命百歲的不二法門。這些方法的基本命題是:人要活得長,就必須放棄生命的樂趣與快感。換句話說,人要活得長,就必須──弔詭地──採取「不活」的策略,心如止水,好像自己是個「已死之人」。禁慾雖是精神修為的可能途徑,但懷有目的地以此追求生命的延長,卻又是完全不同的生命態度了。 英國幽默作家弗洛依德 (Clement Freud, 1924-2009) 曾說:「戒煙戒酒戒色,不能使人活得更長,只能使人感覺生命的冗長。」 他以 “is” 與 “seems” 兩字之間的幽微分野,睿智地點出了生命在主觀與客觀之間擺盪的虛實。 紐約時報登出的兩張猴子照片,也圖示了弗洛依德的話語。餓得半死卻命定要活得很長的猴子,清瘦寡歡,眼神空洞,毫無生命的喜悅可言。任意吃喝卻註定早死的那隻,慧黠有神,蠢蠢欲動,散發著生命的脈動。如能選擇,我絕對要做短命的猴子,長命猴漫漫無期又不能畫下句點的命運,令人同情。 沒有死亡 (也沒有樂趣) 的世界,是極其恐怖的。生存其中的人們,就算不自求了斷,恐怕也將死於苦悶與無聊。生命與死亡看似對立,實則互依。死亡雖是生命的終結,但是沒有死亡,生命也沒有意義──就像沒有花謝的花開,頓然失去了燦爛與美麗。
|
-- 作者:隐士安 -- 发布时间:2009/8/22 9:32:52 -- 拜读、学习, 谢谢! |
-- 作者:火土重生 -- 发布时间:2009/8/22 12:12:58 -- “節食猴子”的活法等于行尸走肉,毫无乐趣可言。宁可弃之。 |
-- 作者:春英 -- 发布时间:2009/8/23 22:00:04 -- 以下是引用隐士安在2009-8-22 9:32:52的发言: 拜读、学习, 谢谢! 是呀!年老最怕孤独!最需要的是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