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江永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48) ---- [原创]艰难返长路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8&id=37755) |
-- 作者:火土重生 -- 发布时间:2009/5/11 0:31:56 -- [原创]艰难返长路 (一) 艰难返长路 回到了长沙,回到了母亲身边,今后的日子怎么过?这个问题一直萦回在我的大脑里。 有一天,一位农场知青得到我己回家的情况,特地到我家来看我,并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有一位叫李庆霖的知青,上书中央,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知青家庭父母年老,多子女但身边无人照顾的知青本人,可以回到父母身边照顾老人。得到这个好消息,我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返长道路的拼搏。 首先我写好了一份报告,说明了我下乡前后的情况及家庭现在的状况,母亲己经七十岁,身体虚弱多病,两个姐姐都在外地并且己经结婚,完全符合“多子女身边无人”的状态,要求调回长沙以照顾母亲的晚年生活。 带着一份手写的报告,(那时候打印机只有单位里使用)来到市劳动局知青安置办(当时在犁头街里面),走进办公室一看,里面一张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位干部,办公室另两个方向墙边各放着一溜会议室长靠椅,老老少少坐着几个人,我将“报告”交给他,同时口头上也向他说明了我的情况,他没有多说话,只是将“报告”顺手放进了抽屉,嘴里漫不经心地“啊、啊…”的应着,我一看这势头,知道就这样送一次报告肯定没有多大作用,心里便下定了“死缠活赖”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从这天起,每隔一、两天,就往知青办跑一趟,并同时送上一份报告,三五次后,与干部聊得多了,知道了姓氏,也慢慢了解了他的为人,话也就多了起来,在聊天中对关于知青回城等各方面的政策也就了解得多些了。 一转眼,时间进入了一九七五年初夏,心里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磨”回城的事,没有时间去赚生活费,北京大姐有些沉不住气了,总是来信追问情况,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我又要与大姐周旋,又要照顾母亲的生活,还要天天跑知青办,(进入七五年后就改为天天跑了)每天上午和下午都在知青办渡过,就像上班一样,这位干部不抽烟的,有人递烟他就往抽屉里放,这可方便了我,想抽烟就自己拿,通过与知青办干部将近一年的交道,倒还建立了一点“友谊”,为进一步加强这种关系,有一天偷偷跟踪他知道了他的住处,就在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进入了他的家里,他的妻子是财政局干部,听到了我的倾诉,倒是十分同情,这样我又增加了一份力量,此后隔三差五的去他家坐坐,给他们帮一些小忙,关系日见深厚(时至现在他们两口子都还健在,我们并还有来往)。 十月初的一天,我又循例到了知青办,刚进入办公室,他便告诉我说我的招工指标下来了,让我马上去东区知青办落实招工单位,到了东区知青办,得知是东区一家在全市甚至全省都有名的集体企业。 我找到这家企业的办公室,有人告诉我;负责招工的人己经到我家找我去了,我立刻就往家里赶,正好两位领导在和母亲谈话,打过招呼后,她们向我说:你的情况你母亲都说过了,这次招工你必须回江永去一趟,不论你有多长时间没回农场,我们一定将你招回长沙来。 三天后,我们一路同行,到了农场,同时被招的我们农场还有一个知青,那个知青基本上都在农场劳动,没费事一下就在生产队签了字,在我们队上却花了整整一天时间,下午五点多钟才离开农场返江永,考虑20里路她们难走,我们找农场说了很多好话,才派了台拖拉机送行,户口、粮食关系是我们自己在晚上办理的。 第二天我们到了县里,她们去高泽园林场招工去了,晚上三个人回到县里,第三天,我们高高兴兴的动身回长沙了。 一年半的辛苦,终于有了一个好的结局。 |
-- 作者:丘山傍渡 -- 发布时间:2009/5/11 12:42:43 -- 功夫不负有心人哦。 谢谢火土把自己的故事说出来, |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9/5/11 20:17:21 -- 第二天我们到了县里,她们去高泽园林场招工去了,晚上三个人回到县里,第三天,我们高高兴兴的动身回长沙了。 一年半的辛苦,终于有了一个好的结局。 那种心情,现在回忆起来这事太美了,好像人生又开始了全新的日子一样, 谢谢好故事,我们大家几乎都有相似的经历。 |
-- 作者:永明马灯 -- 发布时间:2009/5/17 18:19:05 -- 好事多磨,火哥重生。环环紧扣,火哥好笔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