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江永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48) ---- [原创]一个人的华尔兹——知青老吴的“绯闻秘史”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8&id=31689) |
-- 作者:永明马灯 -- 发布时间:2009/3/5 16:45:33 -- [原创]一个人的华尔兹——知青老吴的“绯闻秘史” 一个人的华尔兹 (纪实小说) 从此,老吴在这安静的,古老的小山村里一呆就是一,二十年,把他的浪漫,他的“绯闻”,他的酸楚,全留给了这小村庄。 |
-- 作者:岩利 -- 发布时间:2009/3/5 17:50:59 -- 像是一篇写实的小说,文笔老到,读来令人落泪,马灯先生的文字关注平头百姓,可敬 |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9/3/5 19:48:42 -- 其实文学来源于民间,本应表达草民,谢谢马灯先生的文字关注平头百姓,可敬可佩 |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9/3/5 21:02:03 -- 拜读马灯朋友美文,篇篇佳作,令人爱不释手。描写的人物惟妙惟肖,故事引人入胜,寓意深远。 马灯朋友的美文虽然我都通读,但因种种原因没有一一回帖,敬请谅解。 |
-- 作者:丘山傍渡 -- 发布时间:2009/3/6 19:37:37 -- |
-- 作者:永明马灯 -- 发布时间:2009/3/7 17:01:43 -- 回岩利兄;专家到底是专家,一语中的,此文确实是作为纪实小说来写的,文中的人,事都确有其事,把它揉合在一起,捏成了老吴。文笔粗糙,远不及左兄平实内敛,虽承左兄抬爱,却使我诚惶诚恐。 知青群体其实是一纺锥体,拔尖的和统麻的都是少数,是俩头尖,中间鼓大。平庸老实才是大多数,是中间的鼓体,我们除了颂扬和关心俩头外,更应该为中间的大多数鼓捣呐喊,你的【牧歌】不也是为他们吟唱麽?!为你的吟唱而感动。回笑版;德哥是否胡涂了?竟将马灯称“先生”,实在叫人脸红发炸,千万莫是各样喊,马灯会无处可遁。马灯本一草根,讲点罗卜白菜之事,为市井草民吆喝呐喊,也是一快事,也正如你人在美利坚,还时时关情知青路一样。回李姐;谢谢你的夸奖,你是个极其本实务实的人,你能常看看马灯的“胡言乱语”,而还看得下去,证明马灯的“作业”还算及格,混得下克。马灯是一浮糙之人,还得好好向李姐学学扎实务实的为人,含蓄内敛之功。可莫保守哦。回丘版;你常来观看马灯“频道”,也最善解人意,马灯心领啦,近来你只看不说话,是否马灯“频道”过时啦,要刷新啦,还是麻着胆子要丘版“指示发话”,马灯将“遵旨”前行。 |
-- 作者:丘山傍渡 -- 发布时间:2009/3/8 21:41:45 -- 回丘版;你常来观看马灯“频道”,也最善解人意,马灯心领啦,近来你只看不说话,是否马灯“频道”过时啦,要刷新啦,还是麻着胆子要丘版“指示发话”,马灯将“遵旨”前行。一切尽在不言中哦。你的大作我每篇必读。你的胆儿蛮大哦,不必发麻哦。我喜欢。 |
-- 作者:行者无疆 -- 发布时间:2009/3/9 0:30:21 -- 一个人的华尔兹 (纪实小说) ——知青老吴的“绯闻秘史” 精彩、精典、精妙,谢谢马灯兄好文,还想看到更多的“兰博旺”,看到更多人的华尔兹、探戈、布鲁斯。。。
以下是引用犟牛在2009-3-6 23:12:23的发言: 这才叫“纪实小说”,既有纪实性又有文学性,写出了“那个”病态的时代,写活了“那个”畸形的人,精彩,拜读了! 谢谢马灯兄的美文.这样的文章看起来才叫真实!---游客宴生 |
-- 作者:达列戈 -- 发布时间:2009/3/14 14:24:47 -- 鸟你的,这时候我在北京啊 ,下次到北京先告诉我 呵呵 |
-- 作者:永明马灯 -- 发布时间:2009/3/21 10:49:12 -- 达列戈兄;你是那位大侠,一时冒回过神来。下次到京,一定负荆请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