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江永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48)
----  江永知青的“闻人”之二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8&id=28734)

--  作者:罗曼罗兰
--  发布时间:2009/1/29 12:02:28

--  江永知青的“闻人”之二

江永知青的“闻人”之二

(兼修正“江永知青闻人”一文中之“笔误”)

     09年1月10日下午,仓促间往《湖知网》《江永版面》贴了一篇《江永知青的闻人》。拙作一出,即受到关心本人文风的朋友的善意批评和建议,顿觉自己的疏忽大意造成的诟病,已经给读者留下了复杂的情感,现依朋友的建言,将那篇文章修正如下:

     一、“章某”实为“张某”;

     二、关于“四个第一”之第四项, “张某”并没有自夸“哲学第一”,而是向朋友介绍“看手相”才是他真正的绝活。“吉普赛人你应该晓得摆,”他看着满脸虔诚的朋友说:“全世界都知道他们把看手相作为自己的文化传统,不过也不过如此!”他语气颇有一点不屑地评价。

     鉴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目前还只有地球上居住着“人类”这一种群生物,“手相”的学问当然就只在地球流行,这样一来,丁哥就把“张某”此一项修为称作“宇宙第一”来加以传播也是顺理成章。

     特此修正。

下面步入本篇正文。

当我把存留心中的“王崇钊”三个字与面前的“钊哥”联系起来,并与之招呼、握手的时候,岁月已经划过四十余年了。

那是一九六五年春末……

     一盏失去玻璃灯罩保护的煤油灯摇曳着忽明忽暗的昏黄亮光,奋力地闪烁着,企图让它微弱的光芒占领约二十余平米大小的古庙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这座不知什么年代建成,又不知什么时候被废弃的庙宇,自从被我们改造成了林海工区的宿舍之后,大殿就成了我们二十多名新老职工的学习室。

一九六五年的某一个夜晚,我们一如既往地在规定的时候,每个人都表情严肃地正襟围坐在油灯下,静听社教工作队员文××诵读文件。

小文,东安人,时年二十五六岁,能被选调到社教工作团,政治背景自然十分优越,自己也不由自主地经常在人前炫耀,曾听过中共中央央一九六0年“七千人大会”的实况录音。

每当说到中共领袖在大会期间听到有关零陵地区狠抓“阶级斗争”的经验介绍之后,即作出了“山沟沟里面出哲学”的重要考评、同时表扬时任零陵地委书记的宁生先生说:“宁生!宁生!列宁的学生!”时,那种眉飞色舞的神态,就足以让别人以为他就是当时站在旁边接受“领袖”夸奖的人。

此刻他就坐在人圈的中间,尽力用比较标准的东安普通话读着:“……阶级斗争空前地激烈,各个领域都有表现。特别在长沙下放到江永的知识青年中,更为突出。例如,在××公社,长沙知青王崇钊为首,带领一批知青唱外国歌、穿奇装异服、在田间走‘同边路’……等等,都要高度警觉……”

读到这里,小文停顿下来,用眼睛扫视了一遍昏暗中坐着的泥塑般的听众,厉声问道:“我们中间有没有唱外国歌的呀!嗯——?”他有意拖长声调这么喝问一句,却没有让人回答,自己就做出了“肯定也有!”的结论。他没有说错,确实有,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谁让那些歌曲是那样的迷人呢……

我自认愚钝,直到如今我还不知道何为“同边路”,而且它还具有可以和“阶级斗争”联系起来的“可怕”力量。至于把“唱外国歌”、“穿奇装异服”等行为看成是“阶级斗争”的表现那个时候也不算奇怪。

自此 “长沙知青”王崇钊这个名字就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然而我真正见识“钊哥”的风采却是在“社教运动”过去了四十余年以后的二00六年,一位属于知青大腕级人物的六十岁生日的盛大宴会上。

那一天五星级的华雅华天酒店宽大豪华的宴会厅内,被精心布置出独特的情调,灯火格外辉煌,一支乐队正在搭起的前台认真地演奏。各路知青朋友显然都是怀着寻找青春的足迹而借着这个机会来这里相聚,一解数年不见的思念,到处都是笑语喧阗,欢快地相互问候、招呼的声音,甚至还有以粗鄙的笑骂和大吼的这种常人不可理喻的原始方式来表达难以抑制的热烈情感。

这时有朋友在我旁边指点着一位带着宽边玳瑁眼镜、身材健硕矮壮,正在边走边不断和交谈着的人热情打招呼的人说:“钊哥过来哒!”说话间,这位神交太久,略带传奇色彩的“闻人”已经走到我们身边。

已经谢顶的宽阔脑门在灯光照耀下十分明亮,不算厚密的长发很精心地向脑后整齐地梳着,显然是用发胶固定了它们,才没有让它们四处飘散,他极友善地和每一个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握手、问好、寒暄,回答熟悉的朋友提出的一些简短的事情,距离隔得较远的则扬起手来晃动一下,算是看见了,显得十分自然、随和,没有半点娇揉造作的痕迹,颇有点像是大家的兄长的风范。

从“钊哥”与别人的交谈中,我得知“钊哥”在几年前曾经参与过珠江电影制片厂影片“孙中山”摄制组的工作,目前正在北京筹备另外的影片,几天前才从北京回到长沙,赶上这样的盛会,再忙也要来的。

我隐隐地感觉到,在这间宽敞明亮、喧哗热闹的大厅里,“钊哥”的出现就像是在洗桑拿浴时,往一块烧红的石头上浇泼热水,顿时升腾起一股蒸汽向所有的空间弥漫、浸润,这种热腾腾的感觉很快地传染到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位在四十年前的社教运动中,因特立独行而出名的“钊哥”现在不仅已经进入“影视界”,而且还极有可能在文化演艺圈成为有“影响力”的人物。

也许是过去的“钊哥”身上曾经凸现过的鲜明的独特个性,确实集中承载过太多知青的苦涩、无奈的心路历程;如今,大多都已经到了“奔七”的年龄,又让大家在他身上看到了仍然在延续着的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的知青精神,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一直在顽强地改变命运的不公。他之所以成为受到尊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钊哥”,绝非偶然,应该是具有一定的人文基础和人格魅力的。

隔了几年之后,再次邂逅“钊哥”,是在另一位知青朋友的寿宴上。不过那次是六十岁的知青生日,这一回却是七十岁的知青。莫非冥冥中真的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我们么?是提醒我们要注意年龄的变化,还是催促我们加快实现未了情缘的脚步?

依然是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依然是此起彼伏的打闹喧嚣,“钊哥”还是那付模样,还是满脸挂着真诚的微笑,还是很自然地和每一个熟悉不熟悉的朋友热情地招呼、握手、寒暄。当他踱到我这里时,稍作停留,留下一句“等一下过来陪你喝酒”,然后就向别的地方走过去,那边还有人在招呼着他。

真正和“钊哥”坐在一起喝酒,却已经到了牛年的前夕。那天人也不多,只是普通的小聚。我们喝了一瓶52度的白酒,之后,他又喝了一并啤酒。

“我是什么酒都可以混着喝。”当他听到我说:“不能喝啤酒”的时候,这样轻声地自语。这也许就是他对于“五味人生”的体验,眼角两边明显的皱纹,刻印下他内心深藏的苦难,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去,他都像喝“五色酒”一样一口吞咽下去,自己回味品尝,不再向别人提及。

他递给我一张名片,那上面标明的就职单位是“湖南教育电视台”,他个人的身份是“顾问”。因为是马上就过年了,他那里已经放假,所以约定年后要我到他那座落在坡子街的书画工作室去,估计一定会欣赏到不少可以让人陶醉的作品,他果然是走进了文艺领域,我期盼能够在那里获得有益的启发。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9/1/29 15:27:55

--  

谢谢了,费了心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9/2/11 22:49:31

--  
写的都是我们江永知情的事情,材料到位,文笔幽默,写的出神入化,活灵活现,写的真好,佩服
--  作者:丘山傍渡
--  发布时间:2009/2/18 14:02:26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中右起第二人就是钊哥吗?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9/2/18 23:34:05

--  
以下是引用丘山傍渡在2009-2-18 14:02:26的发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中右起第二人就是钊哥吗?


对!他就是钊哥。

谢谢!谢谢罗曼罗兰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