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沅江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47)
----  知青岁月——苦难的历程(二)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7&id=44324)

--  作者:湘子
--  发布时间:2009/7/12 20:46:21

--  知青岁月——苦难的历程(二)

                                                瑶池宴

    “农民扬德孝晕倒了,知青们快不行了。”七队震惊了,消息不径而走,

大家心里充满了焦虑、担忧和无奈。
     沅江县为数不多的“红旗支书”——周连山,心急火燎赶到七队,随即召

开包括贫协委员在内的队务会,他提出:尽快向上级反映队里的缺粮情况,

催促下达返销粮指标,队里马上解决知青的吃饭问题。“我们早已勒紧肚皮

,自己都顾不了自己,哪里有粮食供知青吃。”有的社员说。周支书语调深

沉、严厉:“咯些知青伢妹子十六、七岁离开爹娘,到这举目无亲的地方,

与我们同甘共苦,从某些方面讲,他们的生存能力比我们差,他们比我们更

难、更苦、更作孽。我们冒饭吃,还可以找亲戚朋友帮忙想办法,他们借都

冒得地方借,只硬挺得。他们也是人生父母养的。想想看,我们自己的崽女

饿成这样,会不心痛吗?我们不救他们,会出人命的,他们出了事,谁也负

责不起!从今天起,贫协委员每天要负责知青吃一顿饭,这是政治任务!必

须完成!”
     元姑、玉叔两口子忙了一天。晚上接我们队全体知青吃晚饭。走进他家灶

屋,就见木方桌上摆满了辣椒萝卜,扑豆角子,腐乳,还有我们最喜欢吃的

炸辣椒米粉子,干虾子,桌子正中间摆着一碗元姑去年熏制的自家一直舍不

得吃的腊鱼,他们把家里好吃的家珍全部摆上了桌。贤惠的元姑还到几个邻

居家的菜土里,寻找、拼凑,炒出一碗青青的苋菜。这可是难得的青菜,缺

粮的日子,大家菜土里青菜早已所剩无几。揭开锅盖,一大锅白米饭,热气

腾腾,芳香扑鼻。我们正纳闷:元姑家哪来这么多白米饭?元姑看出我们的

心思,笑着说:“这一锅可不全是白米饭,里面放了我亲戚找关系弄来的豆

饼,是黄豆榨油后剩下的渣子,豆渣平时拿来喂猪,现在却是抢手货,搞不

到哩!我把豆饼打碎用水泡发,放到锅里炒干水,佐点盐和米饭焖在一起,

你们尝尝,香不香,好吃啵?”我们一试,真好吃!真香!
     知青点没菜没油吃,为了咽下一碗饭,我们习惯在煮饭时多放点水,煮成

米汤,装一碗米汤放点盐,米汤就是菜。米汤泡饭溜进肚子,这是我们常用

的办法。饱尝忍饥挨饿的我们,顾不得讲究斯文与客气,把一桌子饭菜一扫

而光。在知青点里我们哪里吃过这么可口的饭菜,咯不是家常便饭,它赛过

王母娘娘的瑶池宴啊!
      第二天,如同元姑家一样,翠姑和陶叔搞好多坛子菜和乡里腊肉,接我

们吃中饭。翠姑端出香喷喷的湖藕焖饭。翠姑是有名的挖藕能手,她告诉我

们:为了这顿饭她跑了几个湖塘,挖了一天的湖藕。翠姑的湖藕饭,浅紫红

色,味儿甜中有咸,又香又柔软。她说:知道我们知青没有油吃,她把藕丁

放很多油,炒熟、炒香,再放盐煮成湖藕饭。
     返销粮指标发下来了,队里就吩咐先让知青买米,社员要等分配到户才能

动用。这是对知青的特殊关照和优待。  
     光阴荏苒,时光流逝,荡涤人生多少记忆。如今我们已两鬓如霜,然而知

青岁月却永志难忘,这些年来尽管尝过无数美味佳肴和名目繁多的炒饭、烩饭

,留在心中的还是那香甜可口的豆渣、湖藕饭。
     三十多年过去了,周支书、元姑、玉叔、翠姑、陶叔、乡亲们,你们还健

在吗?你们还好吗?我想念你们!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饭之恩,救命之恩呢?我用什么报答

你们——我的父老乡亲!金钱物质吗?我不能!迫于生计,我还在奔波劳累,

我只能铭记、感恩——用我的心!我的一生!








--  作者:野渡
--  发布时间:2009/7/12 21:33:31

--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能用什么报答呢?迫于生计,我不能!作者把一个尖锐的矛盾摆在了我们面前."贫协委员每天负责一顿饭,这是政治任务,必须完成."这种朴素的生硬的规定也许不符合我们现在的文明时代的胃口.也只有在下放农村,我们才真正品味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我在下放时,如果没有农民的接济,我也很难熬过那段日子."我用什么报答你们——我的父老乡亲!我只能铭记、感恩——用我的心!我的一生!"


--  作者:隐士安
--  发布时间:2009/7/12 21:54:07

--  
看完湘子的两篇文章后,我心久久不能平静。象你们咯样的遭遇,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但象你们几个女的(看来你们队上只有三个女的)遇到咯种情况的确使人心寒、心痛……。拜读啦、谢谢!望能看到你更多的大作。
--  作者:湘子
--  发布时间:2009/7/13 8:41:33

--  

回隐士安版主:
    我们队原有两男四女六名知青,六九年招工走一男一女后,男女知青分

灶。
    知青岁月不堪回首,以前我每每提笔就心头颤栗,笔若千斤,无以继续

。近两年来,心态渐渐平静、坦然了些。但拿起笔来,自觉才疏学浅,知识

匮乏,力不从心,唯恐败了朋友们的胃口。
    "知青"这一称谓,赐给我们中绝大多数人一生的挫折,令我们挣扎、拼搏

、奋斗一辈子,让我们尝尽人间的辛酸、苦辣。但一路坦途,虽舒服、惬意,却

也平庸、乏味。我们不拥有金钱,甚至还贫困、窘迫,“经历”却是重金难买

的人生财富,“愈磨砺,愈光芒”,正因为我们尝尽甜、酸、苦、辣.....历

尽坎坷、艰辛,我们的人生才五光十色,才精彩纷呈。


--  作者:隐士安
--  发布时间:2009/7/14 15:25:20

--  
我同意湘子的观点,讲得好。我总结出来那段酸、甜、苦、辣的知青岁月:在时一时难过(除下放头年),回忆起来还是有味。不知你同意否?!
--  作者:方明
--  发布时间:2009/7/14 16:01:05

--  
    噙着泪水读完湘子的全文,你的瑶池宴让我回想起当时就是一点豆豉蒸酸菜、蒸酱椒吃得津津有味,我在乡下还成一胖子,招工回城不到二月乡下的朋友来看我惊呼:你在长沙冒饭吃!赶快给我送二百斤粮票。因为我的人整个小了近二个号。哈哈!
--  作者:乐闲
--  发布时间:2009/7/14 16:45:37

--  
以下是引用野渡在2009-7-12 21:33:31的发言: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能用什么报答呢?迫于生计,我不能!作者把一个尖锐的矛盾摆在了我们面前."贫协委员每天负责一顿饭,这是政治任务,必须完成."这种朴素的生硬的规定也许不符合我们现在的文明时代的胃口.也只有在下放农村,我们才真正品味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我在下放时,如果没有农民的接济,我也很难熬过那段日子."我用什么报答你们——我的父老乡亲!我只能铭记、感恩——用我的心!我的一生!"


去年沅江知青四十周年返乡活动处处体现出的知青与农民的深厚情谊正是这血浓于水的写照,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  作者:湘子
--  发布时间:2009/7/14 20:42:42

--  
         我儿子坚决反对发表以上两篇回忆文,他认为那是不可思议的天方夜谈。他不是那个时代的造就者,只有你们:野渡君、隐士安君、方明姐、乐闲姐以及所有的知青朋友--那场“上山下乡”的亲历者,才能有如此深切的同感,才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是的,我们经历了酸、甜、苦、辣的知青岁月,但它确也回味无穷。

--  作者:一平
--  发布时间:2009/7/14 22:54:00

--  

    湘子君,用心用血写下的青春岁月,我们共同经历了,忘不了。“我用什么报答你们——我的父老乡亲!我只能铭记、感恩——用我的心!我的一生!"

    谢谢,学习了。


--  作者:飞宇
--  发布时间:2009/7/15 18:05:16

--  

知青岁月,艰苦的历程,往事不堪回首,我不想去回忆,因为想到就会心痛,每当看了知青们的回忆,看到辛酸处我就止不住流泪.尤其是当年知青招工一批,留下来的我们是绝望一次,正因为我们尝尽甜、酸、苦、辣.....历尽坎坷、艰辛,对现在的生活我是很知足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