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沅江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47)
----  [原创] 又 一 次 戴 上 红 领 巾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47&id=40095)

--  作者:一平
--  发布时间:2009/6/1 22:12:14

--  [原创] 又 一 次 戴 上 红 领 巾

                                      又一次戴上红领巾

       十五周岁生日那天,我与同学串连途经武汉。当天,在长江大桥边我特地系上红领巾留影纪念,心中悄悄想着,今天是最后一天戴红领巾了,明天迈进成年预备期,好想好想留住那纯真的少年妙龄。

       2009年5月30日,一个梦幻的日子,龙舟雨下了一周,知道一些六旬边际的知识青年人要去曾经的广阔天地——洞庭湿地旅游,晨空晴朗,白云蓝天陪我们出行。

       歌声欢语声中,车行两小时到达沅江市委大院。早已等候的主人中,有一群少先队员,挥着鲜花欢呼着,短快欢迎仪式开始。领导讲话后,少先队员们迎上每位知青,给我们系上鲜红夺目的红领巾,映红的张张笑脸就像一片花的广埸,一杆杆少先队旗飘舞。数码的广角的大炮筒一排,在人、花、红旗前架起,抓拍下瞬间多美的历史见证。

       然后我们去船码头,登上去湿地的船。八__九条机动船,每船约有四十多人,洞庭湖上挺进,船尾激起的浪花向两旁展开,如同一条大鱼尾鳍,高歌着。看着万顷碧波,湖岸绿洲。啊,开阔的视野,我们不正被洞庭揽入怀抱吧?!她多宽广的胸怀喏。一会儿见前方一小绿点,渐至眼前扩大,原是一小孤洲;一会儿芦苇丛深情飞过;一会儿前方白茫茫不知伸向何方。午时,在渔村上岸,一桌的鱼虾野菜填入肚中。回家了啊,乡间的烟炊土味返璞归真。下午的湖面更清晰,摄影者忙碌着按下快门;朋友中尽兴者爬上了船的铁顶棚,舞之蹈之跳起来,秀发湖风中飘动;歌声优扬和着笑声串串。下午四点多钟靠岸,一座拔地而起古色清砖八角凌云塔在招手,周围芦苇成片,也有柳树护卫,湖边几条小木舟淡然停靠,别有一番景致。

       傍晚,我们回到了胭脂湖知青之家,有重温故里的、也有初次拜访者,但不论来自何方知友,曾经共同的十七、十八岁……,"1007"(一根扁担、两个箩筐、一把锄头)部队编制过的履历,他们在这里留连,搜索的眼光寻找自己的足迹、那双磨茧的双手、那间曾住过的茅草屋,回到这方家园,让人总是百感交集。丰盛的晚宴开始,浓浓的一杯杯盛满的酒,祝福六十岁寿星,《生日歌》一浪高过一浪,品着白白秀珍银鱼、黄黄的炖土鸡、香香的腊肉片、清脆的藕根丁、鲜嫩的小炒青菜……,真是让我们美滋滋乐陶陶。

       彩灯下,知青合唱团员带着甜甜的微笑,轻盈快乐的《让我们荡起双浆》歌声拉开晚会序幕;晚会主持淮羽先生带着磁性的声音宣布:晚会开始!接着邀请寿星上台,超版雄鸡报晓温馨激情地向寿星祝贺词,沅江知青向到场的七十多位寿星献上绶带,大红的绶带斜挎在胸前,我给一位穿绿色上衣的姐姐别好绶带后,仅离六旬一步之遥的我,居然立即向她敬了个少先队礼后说:“我们一起年轻,祝生日快乐!”。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谭海若先生的《今天是你的生日》、著名女歌唱家苏红等三人的三重唱《纺织女工》等、桃花红女士的《天路》,许多精彩的表演,掌声不断,让人们忘记时空,不想离去。晚会上台上台下,红领巾让这些不老的中年人神采奕奕,乐开怀笑开怀。

       节目中,进行了《湖南知青网》一年一度的管理员交接,敢挑重担,有奉献精神者,两双神圣手的紧握,举起接过的旗杆,他们都赢得知青们的厚爱。这次活动圆满成功,是组织者辛勤智慧的胜利,是衷心送给所有知青中共和国同龄人及知青兄弟姐妹的一份厚礼。

       第二故乡少先队员送给我们的红领巾,我将好好珍藏。今天已不是少年的我们,红领巾精神将发扬光大,少先队队歌,让我们战胜衰老和困难,快乐健康到老。我想,这绝不是最后一次戴红领巾。  

节约网空间,照片已删。6.25      

  










--  作者:孟晓
--  发布时间:2009/6/1 22:35:21

--  

“十五周岁生日那天,我与同学串连途经武汉。当天,在长江大桥边我特地系上红领巾留影纪念”——要是将这张照发出来多有趣!

“第二故乡少先队员送给我们的红领巾,我将好好珍藏”——我们的心永远年轻/我们的血永远奔涌/我们的情永远绵延/我们的缘永远相连/


--  作者:一平
--  发布时间:2009/6/1 22:45:06

--  
    谢谢孟晓君,你随感散文诗句,欣赏学习了。今天看了老照片,可能让照像馆翻拍,行就再发上。
--  作者:青青
--  发布时间:2009/6/1 23:11:50

--  
谢谢一平的纪实报道,清晰真实而不失优雅,可以与孟晓的报告文学媲美。真真了不得!谢谢啦!
--  作者:飞宇
--  发布时间:2009/6/1 23:50:33

--  

         哈哈哈.知青们都返老还童了.


--  作者:一平
--  发布时间:2009/6/2 10:12:27

--  

         谢谢青青、飞宇朋友,那天的活动中,打招呼的词多次重复“小朋友好,……”,真的是童心如歌!写文章是交流学长进调心态,赛文章一平比不上各位朋友。

         老照片补上了。当年我也不知怎带了红领巾去串连,也是蛮有趣的事。两段像片,这其中时空跨度也太大喔,老了,啊,又觉心仍年轻点好!

         让我们朋友们一道年轻。


--  作者:隐士安
--  发布时间:2009/6/2 20:25:00

--  

               几十年光景一晃而过,

               南洞庭重逢返朴归真。

                 幸事、幸事哦……!


--  作者:尊妮
--  发布时间:2009/6/3 0:22:17

--  

一平:你戴上红领巾真神气。


--  作者:一平
--  发布时间:2009/6/3 9:29:34

--  
    隐士君、尊妮姐,天天我们都神气就最好。不老的人,端怀一颗平和心态,友好中学会相处,学习新知识,感受美好夕阳,可能我们要应对渐老的机体,天天要调理自己,特别是户外活动最放松心情。让我们天天长进快乐!
--  作者:方明
--  发布时间:2009/6/3 18:22:48

--  
以下是引用一平在2009-6-1 22:12:14的发言:

                                   傍晚,我们回到了胭脂湖知青之家,有重温故里的、也有初次拜访者,但不论来自何方知友,曾经共同的十七、十八岁……,"1007"(一根扁担、两个箩筐、一把锄头)部队编制过的履历,他们在这里留连,搜索的眼光寻找自己的足迹、那双磨茧的双手、那间曾住过的茅草屋,回到这方家园,让人总是百感交集。






“1007”?部队编号?听说面有有趣的故事咧!但人们说:只有才尊妮晓得讲。好想听哦!


符合您条件的共有21条 ,第:1 页/共 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