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白云悠悠专栏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39) ---- [心情]四川地震,长沙震感强烈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9&id=11296) |
|
-- 作者:白云悠悠 -- 发布时间:2008/5/13 16:59:52 -- [心情]四川地震,长沙震感强烈 5.12.今天真是吓坏了。 今天几位朋友来家玩玩,中午饭后,都夸我的菜做的不错,我其实呢,也就是这几下子,我做的蹄花她们都赞不绝口,也许是鼓励我吧。接着大家交流photoshop的用法,狠高兴,接着李姐和丘山到客厅沙发上去打盹儿。 突然,我感到头晕,坐的椅子开始震动,我立刻想到,该不会是地震吧?潇雨说,那不会咯。客厅里李姐和丘山说,可能是咧,接着潇雨说,啊,你看外面,我朝窗外一看,我这栋房子正在不停的左右摇摆,幅度很大,我想一定是哪里地震了。2005年江西地震,长沙也曾经有震感,但这一次震感的强烈,时间持续时间,都较上次厉害一些。我有些慌张了。 我们出去吧, 下到6楼的时候,看到有人从房间出来,他们也是感到房子摆动,我未及说话,两口子就进到电梯里去了。 出得大楼,外面已经站了很多人了, 在楼梯间,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妈妈你们那里震了吗? 我说,房子在摇动。你们那里? 也是的,我们都出来了。你呢? 我说,我也下楼了。 你在哪里? 我还没有到达安全地带。 还是女儿好啊,马上就想起了妈妈。好闺女。 大概个把小时后,有人说了,是“四川地震”。 果然是有地方地震啊,一定狠厉害,这么远我么都感觉到了。 晚上看新闻联播,才知道 这次地震波及的范围很广,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西藏、江苏、浙江、香港、台湾等地有震感。 还看到长沙一段录像,一座高楼在跳动,我住在八楼,感觉是左右摇动,那情景我是有些被吓坏了,房子摆动的幅度那么大,真像要倒似的,我跑也跑不动。 |
|
-- 作者:白云悠悠 -- 发布时间:2008/5/13 17:02:59 -- 看到一些图片 这张图片是在西知网看到,是进勇站长发的,我狠佩服他们的镇定自若,这时候了,还有心思“跳绳”,从昨天到现在,那里还有余震,他们还敢在家上网。我离开这么远,心里还一直紧张着。 |
|
-- 作者:白云悠悠 -- 发布时间:2008/5/13 17:04:04 -- [转帖] [原创]大地震,我们如何预防 2008年05月13日 13:53:53 作者: 本溪00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历史的时刻,让我们心寒:四川汶川7.8级大地震,伤亡较大,破坏极大。据环球网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抗震救灾,并及时组成了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到震灾现场指挥救灾。这是不仅深得民心,而且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能倾全力来抗震救灾。然而,我要说的是在大地震面前,我们的地震监测部门做了什么?为什么不能前期预测而达到预防,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哪。 从中央到省市地方,层层都组建有地震局、地震办,地震监测部门的人力、物力不能说是不多,但他们的作用又是什么哪?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基本上是束手无策,既不能预测何时来一场大地震,更不能做出准确的地震预报。全国几万人(可能更多)的吃皇粮的人们在做什么哪?只是,也仅仅是震后报一下这次地震有多少级、震源在什么地方。这种马后炮的部门要那么多干什么?有一家、三五个人足矣,给他们配一部简单的设备,只要能测出全国哪个地方发生了地震就行,反正也是震后的汇报,知道在哪好组织抢救即可。 面对大地震,或大的自然灾害,我们十分信服气象部门,虽然有时不准,但基本上是能够提前预报天气变化的,甚至通过卫星云图可以提前一周预报。而组建几十年拥有几万人的地震预报部门怎么就对大地震一点提前预测的能力都没有哪?你即然无能还要你干什么哪?!如若对汶川的大地震能够提前预报,我们将没有伤亡,其它损失必然降为最小。 面对大地震,我们的预报预防工作十分紧迫。人们急切地期盼着。 |
|
-- 作者:白云悠悠 -- 发布时间:2008/5/13 17:05:18 -- 这是地震研究人员的回复 因特巴乔 不要激动,作为一名地震科研人员,我可以告诉你,地震来临时,确实会有一些疑似异常,但是大部分观测到的所谓异常却不一定就会真的地震,这也是地震预报为什么不能做到预测原因之一。我们国家的地震预报是要经政府部门批准才能发布的,个人向社会发布地震传言都是违法的。由于大部分前兆异常最终都不是地震,所以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国家是不会任何一个异常都会将之与地震联系的,否则造成的社会恐慌动荡也将是前所未有的,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国都不敢轻易发布地震预报的原因! 我可以跟你说一个简单的问题请你思考一下:如果地震预报真的靠几个异常就能解决的话,美国、日本这些科技发达的国家为什么会放弃研究地震预报呢?就是因为地震预报的难题还没有解决,而且很难解决,所以他们放弃了地震预报!由于他们的国家经济基础雄厚,所以他们可以转而研究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我们国家比较穷,在抗震设计上还不可能投入更多,所以,我们国家现在还在硬着头皮勉为其难地坚持搞地震预报的研究,目前我们国家的地震预报水平是世界上最好的,尽管如此,我们预报的失败率还是远远大于成功率,所以,国家是不会轻易发布地震预报的。 我在跟你说一个简单的道理:地震的孕震时间需要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凭我们人类这么短暂的生涯就要一下子搞明白地下那些看不见的孕震积累,本来就是勉为其难,我们的地震预报专家正在经历明知不可为也要为,目的就是要慢慢摸清地震的规律!他们追求的不是大家的奖励,他们追求的同样是科学的精神!他们正在为这么明知不可为也要为的科学难题绞尽脑汁,因为我们国家还很穷,我们不可能在抗震设计上投入更多! 谩骂是无用的,尽快救灾才是正道!我不是搞地震预报的,我的工作是为建筑物抗震设计提供设计地震动参数的,也就是美国人、日本人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相信将来我们国家也会在抗震设计上越来越多地投入!关于地震预报的问题,我该解释的都已经解释了!虽然我不是从事地震预报的,但是我可以负责地说,我们的地震科研人员已经尽力了! |
|
-- 作者:农哥 -- 发布时间:2008/5/13 18:25:50 -- 注意:地震刚发生 诈骗短信就出笼 摘自今日厦门晚报第4版 距震中1600公里,厦门无感.祈盼论坛上的朋友们都平安! |
|
-- 作者:白云悠悠 -- 发布时间:2008/5/13 21:46:51 -- 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2008,我们热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 2月肆虐的雪灾,冻裂了中国大地;3月的西藏骚乱,烧伤了美丽的圣地;4月的奥运火炬全球传递受阻,刺伤了中国人向世界张开的双臂;善变的5月,胶济铁路火车相撞,撞碎了多少旅人的梦;突然传遍全国的儿童手足口病,令全国父母心头纠结;震动传及东南亚的四川大地震,撼及整个中国的灵魂…… 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 1月:当风雪阻断归路 我们彼此取暖 3月:当主权面对挑战 我们亮出利剑 4月:当圣火遭遇屈辱 我们义无反顾 4月:当病毒吞噬生命 我们用爱弥补 4月28日:当列车冲出轨道 我们竭诚互助 5月12日:当震撼撕裂大地 我们开山辟路 回头看看,此前五千年,重负一再降临他的肩头:自然灾害、战火、固步自封、外敌侵侮、沉睡迟滞、歧路徘徊…… 所有这些,我们的先人和父辈不曾过多抱怨,而是挺身长足迈入新时代,如今我们又何必沉吟:一个团结、和平和现代化的中国,十数亿心连五洲、身达四海的中国人,我们要坚信必能越过沟壑,越是巨大的挑战我们越要坚强![中国,加油! |
|
-- 作者:白云悠悠 -- 发布时间:2008/5/14 7:18:46 -- |
|
-- 作者:白云悠悠 -- 发布时间:2008/5/17 21:20:07 -- 5.17. 清晨对话
母亲:现在街上可能有很多赈灾的好镜头 女儿:有肯定有滴,但是不知是不是真滴。 母亲:我是想去拍照 女儿:那你就直接去灾区洒 母亲:现在飞往成都吗?那里肯定是限制了啦 女儿:那里是最真实的镜头,人家肯定很欢迎你 母亲:去了会给人家添乱,况且我这把年纪 女儿:温家宝总理那么大年纪一直守在那里呀 母亲:我怎能跟总理比呀 女儿:哦,你知道这不能比呀,那你平时做什么,不总想做的最好吗? 母亲:这哪儿跟哪儿呀?跟你讲不通...... 唉,这就是代沟吧?...... |
|
-- 作者:白云悠悠 -- 发布时间:2008/5/20 7:34:13 -- 说明:在西知网看到一个地震亲历者的帖子,转来大家看看,可以更直接了解地震中的情况。 512地震经历 Post By:2008-5-19 17:48:04 作者:地震
|
|
-- 作者:白云悠悠 -- 发布时间:2008/5/21 16:57:45 -- 被救之后,又悄然离去...... 在看到这个标题,就知道结果了,真不忍心看,又忍不住看下去,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眼皮底下,就这么走了...... 我觉得,他当时不应该说那么多的话,应该保持体力。我真想说,“少说话,保持体力”。还有那些援救人员,我觉得是不是动作不够轻柔,因为他的腰已经被砸伤了,多次听到他在呻吟,根本不宜那么翻动。我不是怪谁,因为他们太年轻了,他们也不容易。 他救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离医护人员还有很远,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没有路走,唉,可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