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永兴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30)
----  [转帖]知青文化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0&id=41782)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9/6/17 11:13:48

--  [转帖]知青文化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知青文化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转载】

一、国外知青研究

1、基本情况: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托玛斯-伯恩斯坦(Thomas Bernstein,中文名白思鼎)是美国知青研究的著名学者,也是海内外知青研究的第一人。早在七十年代初就开始研究中国知青问题,并于1977年出版了学术专着《上山下乡》(英文《Up to the mountains and down to the villages》)。此书对中国的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精辟的论述,在学术界广泛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知青研究的经典著作,1993年在中国国内译成中文出版。

由于中国的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非常独特而且引人注目,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

1)当时第三世界各处都在推行现代化,而世界各国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通常的模式都是人口自乡村向城市的运动,唯独中国与之相反,其人口由城市流向乡村。

2)国外学者对于中国人为什么把这么多的青年人送往农村?这个运动为什么在此时此地发生?它是怎样实施的?它的影响是什么?怀有极大兴趣。

3)这个运动的成是败,仍是疑问重重,需要研究。

2、外国学者关于知青问题的结论

解决城市失业问题。过量增长的城市中学毕业生不能继续升学,而城市就业的增加相当缓慢。特别是禁止私营经济和极大地忽视服务业,而使青年就业问题更加严重。在当时发展策略的前提下,把人们送到农村去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关于知青对农村发展的贡献, 国外学者认为,知青们在农村的体力劳动谈不上是真正的贡献。他们缺乏基本的农活技术和知识,因而只是复加了农村本来已经明显过剩的劳动力。在兵团农场,成连成团的知青可能完成较大的工程,做出比较明显的贡献,例如土地的开垦。最显著的贡献就是知青能担任民办学校的教师或赤脚医生。有些人还可能把其它一些技能带到农村去。知青的到来毫无疑问扩大了农民们的眼界,因为大多数的农民从未到过城市。

改造世界观、对知青进行再教育的目标基本上没有达到:

大多数的知青于1978年起返回城市后,成为农村改革以及家庭承包制度的坚定支持者,知青对中国的改革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陈一咨为首的"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他们为领导层写出了调查报告,并且导致了中国农村公社体制的解体

3、知青文学专门学术研究:美国华人学者曹左雅1999年获美国国会MellonFellowship资助,进行知青文学专门学术研究一年。曹左雅,系北京市六七届初中毕业生,一九六八年下乡山西插队六年,1977年考入大学。来美国后获宾州州立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在宾州林肯大学教授世界文学及中国语言文学。

二、知青文化研究走进最高学府

1、中国的一些大学及研究机构开始关注知青文化:南开大学74岁高龄的罗大雄老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天津知青的各项公益事业。当罗教授从《老年时报》看到天津知青筹建《新农村志愿者协会》后,寄来贺信和部分资金,并对天津知青的这项公益事业给以高度赞扬。

2、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白红光及其所带的研究生,近年来,在对“老三届”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写出了许多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报告和调研文章。这些论文在报刊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和积极关注。尤其他们关于知青群体经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研究,对已经进入中老年的广大知青如何积极度过晚年,健康愉快地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和精神文明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3、学者与知青互动开展知青文化的研究: 2007年10月13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的部分教授、研究生与天津知青文化研究会的部分代表进行了座谈,还对知青文化等课题进行了研讨。罗大雄教授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知青开展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赞扬了老知青支援“三农”,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行动。白红光教授及其所带的研究生,对知青文化现象,知青文化活动和知青参与社会活动提出了指导意见。双方提议,建立相应机制,加强联系。在开展知青文化研究和论文写作方面进行合作,共享研究成果。在适当时候,共选研究课题,共同开展深层调研,总结研究成果。

4、各级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学术单位,从关注、参与到积极引导,对知青开展的各项公益活动、文化演出活动和文学创作等给予了大力支持。

5、学者、教授和新闻媒体为今后知青文化建设活动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意见。对于对广大知青在基层开展的各项文化建设活动,健康辅导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的部分教授、研究生与天津知青文化研究会的部分代表进行了座谈,还对知青文化等课题进行了研讨。罗大雄教授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知青开展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赞扬了老知青支援“三农”,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行动。白红光教授及其所带的研究生,对知青文化现象,知青文化活动和知青参与社会活动提出了指导意见。双方提议,建立相应机制,加强联系。在开展知青文化研究和论文写作方面进行合作,共享研究成果。在适当时候,共选研究课题,共同开展深层调研,总结研究成果。

4、各级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学术单位,从关注、参与到积极引导,对知青开展的各项公益活动、文化演出活动和文学创作等给予了大力支持。

5、学者、教授和新闻媒体为今后知青文化建设活动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意见。对于对广大知青在基层开展的各项文化建设活动,健康辅导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4、各级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学术单位,从关注、参与到积极引导,对知青开展的各项公益活动、文化演出活动和文学创作等给予了大力支持。

5、学者、教授和新闻媒体为今后知青文化建设活动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意见。对于对广大知青在基层开展的各项文化建设活动,健康辅导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文章来源:北京知青网论坛


--  作者:木白
--  发布时间:2009/6/18 14:39:06

--  

这次回来最大的收获就是来到了“永兴知青网”,虽然时间紧张上网少,但还是拜读到了那么多的好作品,接触到了那么多的知青朋友,真真切切,有回家的感觉。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是特殊年代的一个特殊的决策,目的很多:解决就业问题、缩小城乡差别、推广工业文明、向贫下中农学习、战天斗地改造山河、让知识青年体验生活去吃苦都是目的,这么大的运动不可能只有一个目的。领袖决策总是综合的复杂的,不是一般老百姓、小知识分子能理解的,所以是要好好的研究研究。

我72年3月8日下到永兴“五.七”干校,整整锻炼了三年。这三年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我没有半点后悔,没有发过一句牢骚。相反,我倒觉得那是一种难得历练,我的知青生活是快乐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明天我就要离开耒阳去贵州了,待单位上开通了网络(也许就下月),我会将我快乐的知青生活与家乡的知青朋友相互交流。

最后我要谢谢版主,谢谢你们无私地奉献、不懈地打拼,营造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家园,让我们永兴知青拥有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  作者:剑胆琴心
--  发布时间:2009/6/18 15:19:25

--  

兄弟,愿你一路顺风顺水,一生顺心顺意!

盼你早日回家!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6/24 6:44:23

--  回复:(李政协)[转帖]知青文化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