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永兴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30)
----  [转帖]一位高尚的公仆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30&id=36172)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9/4/25 20:05:33

--  [转帖]一位高尚的公仆

一位高尚的公仆

———追思李文积同志

[日期:2009-02-26]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谭涛峰

日前,应邀去便江一游。来到永兴电站,睹物思人,自然想起已故去的李文积同志。想到他干事的决然、坚定和大气,他灵魂的内蕴和人格的魅力,他那颗对事业对人民的恭敬之心。

有位著名学者说过:“一个人一生最大的价值,就是死了后还被人们怀念。”在交往中我常听到有人谈及文积同志,评说他人生的智慧、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态度,赞扬他人格高尚健全,为人光明正大、刚直不阿;干事有胆有识,无怨无悔,是条血性汉子。有位“笔杆子”还说要为他写报告文学,以彰显其仁爱、正义、自强的品德和精神。我在便江一“农家乐”就餐时,店主也说怀念他、感谢他,夸他是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公仆。

“为官一任,要为人民办几件像样的事,不能守摊吃现饭,更不能抱残守缺。”

在干事创业的征途上,李文积同志是一路坚守,一路开拓,到退休仍一本初衷。

抓烤烟生产是李文积同志的拿手好戏。1974年桂阳县办烤烟基地,他就是运作者之一。数十年里,老李一直与烟叶生产、收购打交道。在桂阳、永兴工作期间,这两县先后被定为全国优质烟生产基地。他在永兴工作时,几次抽时间“私下”到安仁的安平镇调查烤烟生产,同烟农、收购人员现场说法,商量如何提高烤烟质量。他每次去都不让安仁县的领导知道。我笑他是“偷越”县境,他笑着回答:“互相学习无县界”。他对郴州烤烟生产的发展,对改一乡(镇)一站多点为一乡(镇)一站一点等封闭式收购管理,做了开创性工作。全市由原来280多个收购点压缩到50多个,不仅为整顿烤烟收购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年还节省了大笔收购费用。

文积同志去永兴前,该县没有骨干电站,缺电严重。一些工矿企业,经常因拉闸限电叫苦不迭。他去任县委书记后,首先想到要打破这个经济发展的“瓶颈”。于是带领县委一班人和干部群众,在银行和省水电部门大力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筹集资金,真抓实干。1994年3月,装机容量可达三万千瓦的永兴电站终于建了起来,这是郴州当时最大的县办电站。如今这座电站不仅成了永兴能源和财源的亮点,还是县城的一大景点。有人称这座电站为“李公电站”、“文积工程”。

1986年,永兴县传统的金银冶炼刚刚“复出”,就遭到种种阻挠。为了使永兴的金银冶炼产业发展起来,文积同志带领一班人顶住压力,发动群众大胆干,使该县当年就提炼出万克金、百吨银。现在,永兴县年产银2000多吨,占全国1/4强,成了该县的一大支柱产业,被誉为“中国银都”。

文积同志经常讲,干工作、办事情,不要搞形式、图虚名,要察实情、说实话、报实数、求实效,千万不能干劳民伤财的蠢事。他最看不起不干实事、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追求浮名虚节的干部,痛斥这号干部为“昏官”。他在一次述职报告中大声疾呼,现在干工作“不怕刁民怕昏官”!他既严格要求别人,更注重自己言行一致、率先垂范。在永兴推广种烤烟,尽管他在桂阳工作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仍然坚持首先请省市专家从土壤到光温作认真考察论证,做到因地制宜。并先搞试点,再逐步推广,不搞一轰而起。他在永兴的烤烟和冶炼重点地区柏林镇蹲点,一蹲就是三年。在具体运作中,从宏观布局到微观指导,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从烟农增收到财税增长,可以讲是样样内行。他说:“办事一要看准,要讲科学,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头脑发热;二要认认真真,抓铁有痕,不达目的不收兵。”正因为这样,20多年过去了,他倡导并为之奋斗的这几项产业仍然充满着生机。这就是他留在世间的政绩、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

“只要看准了的,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的,就要试。没有什么可怕,掉‘乌纱帽’也不可怕,经济上去了,人民满意就行了。”

在永兴土生土长、工作多年的中共郴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碧元同志提起文积同志在他家乡办电站、抓烤烟这两件大事时,感慨地说:“这在永兴的历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县人民有口皆碑!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当时如果没有李文积老领导那种胆识、魄力和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大无畏精神,这两件大事是绝对办不成的,即使后来能办成,也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改革开放初期,提倡敢闯、敢干、敢冒、敢试,错了,改过来就是了。李文积同志可称得上勇敢的先行者,兴办便江电站,其户口“筹资”的作法受到了责难和查处,而且还面临着是要“乌纱”还是保电站的选择。文积同志很坦然:“只要能把电站建起来,官当不当没关系,‘乌纱帽’提在手上,喊交就交,但电站必须搞上去。”“我这位普通农民的儿子托共产党的福,上了大学,又当上了领导干部,确实知足了!”李文积同志在接受《湖南日报》几位记者采访时侃侃道来:“有人说我们的胆量大,胆量是中央给的,建立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是国务院批准的。这就是说,中央给了我们过渡试验的‘尚方宝剑’,我们为什么不用?有了这‘尚方宝剑’,可以管住若干个小政策,也可以变出若干小政策来。只要看准了的,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的,就要试。没有什么可怕,掉‘乌纱帽’也不可怕,经济上去了,人民满意就行了。”言为心声,浩然之气扑面而来。

在以往的岁月里,由于政策、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出现这样的怪事,不想事、不干事,则平安无事,而一干事麻烦却来了。改革开放之初,条条框框还不少。当永兴县传统的金银冶炼若明若暗地搞起来时,北京某部门给该县下文,提质疑发禁令。文积同志看后,竟“胆大包天”在来函的文尾处写了“变废为宝,何罪有之”,再签上永兴县委书记李文积的字样,连同该县的一份汇报材料回寄发文单位。好在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那里也再未讲什么了。日前,报载某省一位领导干部说,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干上。要以项目推动发展,以干事评判干部,使干事的干部有为有位。这话讲得真好。要是当年文积同志能有当今“放手先行先试,让干事的有位置,创新的有舞台,奋进的有机会,守摊的没市场,浮躁的受冷落,腐败的受惩处”的导向和环境,那就真是顺风顺水了,也许能干更多、更大的事。

文积同志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保持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记得有这么件小事。一次,我同他去柏林镇一冶炼大户采访,户主给我和他各送一双银质筷子,他说:“我不要,记者是客人作个纪念吧!”我笑答:“你不要,我更不会要。”在返回的路上,老李说:“一双银筷虽然算不了什么,但贪都是从细小事开始的。”

有道是:德行定终生。熟悉文积同志的人评价他的人品官德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他为人堂堂正正,襟怀坦白,既讲原则,又讲感情。他讨厌灵魂阴暗者,也反对亦正亦邪的人。1994年7月,我在内蒙古采访湘籍干部。包头市委书记谭博文同志在交谈中突然问起李文积同志,说:“我和他在大学同班。他人品好,说话做事光明正大,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按他的话说是做人简单一点,不要太复杂了。”

2003年的一天,已退休的文积同志听到对当时的郴州市委书记插手一项工程建设的议论,便找我商量要与书记面谈,并请我打电话去联系。相会时,文积同志当面鼓、对面锣地讲了这件事,提请书记注意,说:“越是顺当的时候,越要当心。”这位书记当时的态度还比较平和,且对文积的风骨早有所闻。他虽然否认此事,但表示欢迎进言,并邀共进午餐。事后文积同志说:“敢于向领导讲真话、提意见,这是对领导的负责、支持和尊重!”

文积同志的人品官德,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思念,他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他真实而自由的率性,也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有位知名教授讲过这样的话:“一个人的优点也往往是他的缺点,其缺点也往往是他的优点。”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能一概而论,也要一分为二。有人说文积同志若不那样宁折不弯,不那样快意恩仇,不是那么方方正正“讲明的”,能圆滑一点、变通一点,能运作点“潜规则”,就会少受挫折,甚至会更风光。但人生没有草稿,况且文积同志的操守和追求,筑成了自己庄严的人生轨迹。如果是那样,那就不是李文积了。

“清明”将至,文积同志离去快一年了,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后是人们至深至切的记忆和怀念。在李文积同志追悼大会的悼词中有这样的赞美之辞:李文积同志是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是一位优秀的人民公仆。李文积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这是组织上作出的结论,也是人民对他的评价。李文积同志称得上是为人做官的楷模。




--  作者:剑胆琴心
--  发布时间:2009/4/25 20:47:35

--  
好则是好,可惜这样的官太少了。而且现在还只能是追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