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9/12/5 17:28:09
-- [分享]“活”着的古镇――磁器口 重庆的景点
“活”着的古镇――磁器口
作者 李北兰 都说重庆磁器口是一个“活”着的古镇,游览之后,始信。 红色穿斗,白色夹壁(或穿半木板墙),黑色瓦顶,沿街民居和店铺随着磨光的青石板路起伏迭宕。老街上,木门吱嘎,木窗半掩,门前的竹案、竹椅,门里的木桌、木凳,花木葳蕤的四合院,散坐在街边抽烟、聊天的老人,仿佛在述说着一个线装本里珍藏的故事。“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你不能不感叹这“修旧如旧”的巴渝古风。 说其“千年”并非虚夸,据史书记载,磁器口始建于宋代,原名“龙隐镇”,清朝初年,因盛产和转运瓷器而得名“磁器口”。作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这里曾如民谣里所描绘“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有上千船夫划(即“拱手”)着船,向码头停靠;“万盏明灯”是形容码头上商贾云集,入夜后点亮的灯如繁星闪烁……其当年的繁盛可以想见,也无怪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之题词“小重庆”。 说磁器口“活”着,除了“修旧如旧”之外,还与抗战时期寓居该镇的一大批文化名人有关,郭沫若、徐悲鸿、丰子恺、傅抱石、巴金、冰心……细细数来,竟不下百余十人。斯时国破家亡,他们不仅在这里停靠了飘泊之躯,还从这里的民俗民风里吸取了养料,作为第二故乡,磁器口自然也就“活”在了他们的书里和画里。据说,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就曾在古镇小学就读;小说《红岩》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就是在古镇的“鑫记杂货铺”奇迹般逃出魔爪。 千年磁器口之所以“活”得如此新鲜,显然是因为再版了当年的繁荣。进得镇来,但见长街窄巷、河滨码头遍布特色小店,不仅有蜡染,葫芦丝、竹雕、木雕、玻璃器皿等手工制品,还现场做糖人、写字画等等;而美食之类,除了被称作磁器口“三宝”的名特小吃毛血旺、软烩千张、椒盐花生之外,还有鸡杂、陈麻花、黑豆花、炸鱼条、担担面等等,真可谓“不出磁器口,尝遍重庆城”。游人如织,饕客遍地,嘈杂的市声里,你似乎听得到“远古的声音”。 活着,活色生香,活蹦乱跳,活龙鲜健……磁器口的“活”,不能不说是活“修”活用的一个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