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原创]龙洞一日游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51951)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9/10/10 11:45:55

--  [原创]龙洞一日游

                             龙洞一日游


       知道“龙洞”这个名字,也真是因缘凑巧。去年七八月份吧,坐902到学校去打球,刚上车,就有个年轻姑娘叫“y老师”,看着面生,一问,才知道我曾教过她的课。再一问,她说,刚毕业,分到龙洞教中学,那也就是她的家乡。一听“龙洞”这个地名,我就觉得有点意思,细细一问,她说,离长沙不远,以前属望城,现在也划归长沙了,有山有水,还有两座古庙,风景蛮不错,于是,我就把它记在心里了。

       前天,天气不错,我们就决定去龙洞。

       车子驶出烟尘弥漫的城市,空气立时清新起来,再转入一条小水泥公路,田畴广阔,水绿山青,精神更为之一爽。半个多钟头,就到了龙洞去灵瑞寺的岔路口,下得车来,我们便沿着小路往里走了。秋阳依然朗朗地高照着,然而,在凉凉的秋风中,已消失了那种逼人的暑气,晚稻已经成熟,满眼金黄,一直延展到远处的青山脚下,不远处有台收割机在收割,奇怪的是,竟然丝毫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一路走去,眼里看的,是黄是绿,耳里听的,是狗吠鸡鸣,心里存的,是明是静,我想,所谓的桃源仙境,所谓的田园牧歌,大概就是这样吧。

       转过一个山坳,灵瑞寺就到了,寺庙是新建的,没有看到什么古物。在庙里吃了斋饭,和知客僧攀谈了一阵,她说,这是个古庙,宋代就有,但后来败落了,现在重建,已初具规模。此知客僧年纪不大,但谈吐不俗,一问,果然,她曾在湖南佛学院女众部(开福寺)读过书,后来还到广东一些寺庙挂过单,我问了她几个在男众部(麓山寺)主教的僧人,她也知道。

       告别了知客,我们便向六合寺出发,乡民告诉我们,六合寺在公路另一边,大概有七八里山路。沿着山路进了山,这里正在修京珠高速的复线,远远地,我们看见了龙洞隧道的工地。顺着复线的路基往里走,路不好,灰多车多,还不时碰上挖土机之类的机械在工作,也就没顾上看山景了。六合寺也是重建的,比灵瑞寺时间要早一点,已经完全修好了,但具体而微,略显逼仄,较有特点的是,它的放生池较大,里边还修了座观音阁,似乎在别的庙里没看到过。

       要回长沙了,如果退回原地再赶那趟班车,时间可能来不及。我们考虑,这条路是往白若铺方向去的,如果到长宁公路去坐宁乡到长沙的班车,路程应该差不多,一打听,果然。我们是不怕走路的,于是,就决定往白若铺走了。开始的一截路仍旧不好,但没有什么车子,后面的路就好走了。山景一般,路就是在小山包中间绕来绕去,两边都有人家,红花灼灼,绿竹依依,煞是好看。较有特色的是,附近不知是有个电站还是变电站,高压电杆极多,形式多样,气派雄伟,平常少见。

       4点多钟,我们就走到了白若铺,过往到长沙的车极多,5点多钟就到了家。

       此次龙洞游,步行的时间大概是4个来钟头,花费每人13元(雷锋镇到龙洞4元、中餐5元、白若铺到雷锋镇4元)。龙洞的活动,大型的似乎不太适宜,几个人去游游,还是不错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到龙洞的中巴上,看到了这个小孩,家在龙洞,但在莲花桥读幼儿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往灵瑞寺的途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途中看见的一个底部凸起的篮盘,上次我在雷锋镇赶集看见过,别人告诉我,是晒茶叶用的,看来,晒辣椒也不错。想得真巧妙,底部凸起,更通风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灵瑞寺的大雄宝殿及宝殿后的对联,从对联上的“寺誉重光”就可知道,这是个新建的庙了。

此对联写得不错。从对联开头的两个字看,似乎此寺也曾叫“霖瑞寺”,但在请法物的地方我看到的寺规上写的是“灵”不是“霖”。曾请教一位僧人,她也搞不大清。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这只是撰写对联的人借用“霖”字谐音而已,但是,这两字是不同音的,一有后鼻音,一无后鼻音。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吃斋饭和吃斋饭的规矩。最后那张,是竹子编织的纱罩,防苍蝇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灵瑞寺所看到的唯一有点历史的经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那时候,如果也有这么一架收割机,就不害怕双抢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用土车子打谷的乡亲

如今,农村里双抢,都是请收割机收谷,主家只负责将脱粒后的谷子运回去。他告诉我们,一部机子,一天,大块田能收十来亩,小块田就收得少,划不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路边菜园里看到的一个跳太空舞的稻草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洞隧道的工地和京珠高速复线的工地。真希望修了高速后,还能做到像标语牌上所写的那样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六合寺所见

修的质量可能有点问题,山门上的字都掉了,“大千世界”变成了“千世界”、“不二法门”变成了“二法”……这些人,怎么连菩萨都敢骗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六合寺出来后看到的高压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也算是张合影吧!

<--EndFragment-->


--  作者:何日君再来
--  发布时间:2009/10/10 14:02:00

--  
   教授真是好游、会游哩!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好机会也叫上我撒!羡慕有兄弟姐妹的人有伴游,唉,我算是提前体会了独生子女的孤独了,羡慕死你们了!
--  作者:洞庭如歌
--  发布时间:2009/10/11 1:27:59

--  

教授两口子真会享受生活哦!!

向你们学习,致敬!!!

   上次要是知道你们去灵渠我一定会一起去看看与湘江沟通的这条古渠道的。



--  作者:洞庭如歌
--  发布时间:2009/10/11 1:32:59

--  

   好乐!!!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9/10/11 5:29:35

--  

久违了的土车子!看原生态这架式,正在为老乡加油。这俩红衣人眼对眼,进入了角色,姐夫哥要接电话顾不上看表演,我们可真欣赏这精彩的“二人转”,后面还有观众在追着看呢。

谢谢笔教授的报道。


--  作者:湘琴缘
--  发布时间:2009/10/11 8:28:05

--  
以下是引用何日君再来在2009-10-10 14:02:00的发言:
   教授真是好游、会游哩!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好机会也叫上我撒!羡慕有兄弟姐妹的人有伴游,唉,我算是提前体会了独生子女的孤独了,羡慕死你们了!

我也是同感!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0/11 10:42:16

--  
  新农村新气象,谢谢笔架兄报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老知青
--  发布时间:2009/10/13 18:07:37

--  

教授俩口子真会生活,快乐永远写在你俩脸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那天我也要去吃一吃这样的饭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9/10/14 10:10:10

--  

短途旅游是最好的休闲方式 特别是周末 教授夫妇纵大家做了好榜样!


--  作者:孝歌
--  发布时间:2009/10/14 10:20:07

--  
以下是引用何日君再来在2009-10-10 14:02:00的发言:
   教授真是好游、会游哩!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好机会也叫上我撒!羡慕有兄弟姐妹的人有伴游,唉,我算是提前体会了独生子女的孤独了,羡慕死你们了!

       真会享受啰,原生态成了收割机手。下次有这样机会通知一下,人多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