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9/8/21 20:55:39
-- 09黔东南游记(3)-从江.岜沙
8月7日上午10点多从西江出发,先到县城雷山,再转车去从江,下一个目标是从江的岜沙,据说是还保存得很好的一个苗寨。这一部分内容较多,五十张照片,打开网页时请等待一下。 从西江到雷山车站,一个小时,一路无事。11:30到雷山车站时,只是觉得这里很冷清。一打听,不是好事,原来榕江方向路已不通,本地已无到榕江的班车,若硬要去,须倒回凯里,再乘班车绕路过去。我们已到这里,不想倒回去,再细打听,工作人员讲乘面的可去,有位面的司机找来,讲好包车价格共280元(坐班车去60一位)到榕江,但路断,且因面的只能在本县菅运,故须一路换车,将我们四人传递过去。
在雷山吃中饭后出发,开出县城不远,便见到公路已到处挖开,大中型客运车辆已无法通行。面的师傅看来还靠得住,他负责第一棒,将我们送到桃江。在车上还告诉我们,我们想去的岜沙本地话念作bia沙。
车至桃江,师傅停车,讲路断了须走过去。他领着我们绕过一个大坑,据说是早晌山洪暴发时冲断的。走了百多米,他将我们交给在路上已用手机联系好的一位面的司机,接手的司机负责将我们送到塔石,当然,交接过程中,还将一叠钱交到接手司机手中,这个过程就不宜拍照哒。
走过大坑不远,看到路下还摆着一辆油罐车,看来还下去不久,触目惊心。
照例,接手司机在到塔石前,就已用手机联系好下一位面的司机,他负责将我们送到榕江。不同的是,这时我们的队伍中多了一位,在桃江时有位东北来的大学生要求搭车,他是独自一人出来旅游的。我们接受哒他。传到这一站,司机拿到的钱也可能较少哒,在途中他还接了几个客。
经过三次传递,下午4:40我们终于到达榕江。购好车票交到榕江至从江的随车售票员手里。
这一段路面的状态还算可以,修路的地方不多,傍晚时分,我们到达从江县汽车站。在车站不远的地方,住进电视台的招待所,标准间一晚六十。
第二天一早,下楼找到一根铁丝、一根木条,使用随身带的工具,在房间中架设凉衣服的装置。以后看来应随身带上一根细绳子,以备此用。早饭后出发,汽车站对面路边有多台候客面的,讲价30元,送我们到岜沙,地图上标7.5公里。车过大桥出县城,上山,一路上风景不错,于是开始策划,下午是否走着下山。驶过一个没有人的寨门,来到山顶,9:00,司机告诉我们这就是岜沙。这里的行政地名为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山顶上的公路两旁有些商店。
路边一个空坪中有几个小孩在玩耍。远处建筑是岜沙客栈,我们在里头吃的中饭。
小男孩的发形就很有特点,据说此地就是用镰刀剃头。
边上有一个线路图。景点分布较集中,但因时间有限,我们准备主要看下面这一部分,大寨。客栈楼上也有住的地方,有时间在此地待上两天,可拍的题材不少。这里离靖县也不远,下次再回靖县,还可考虑来一趟。
我们向一位村民打听景点的情况,后来才知道,这位就是村民表演的组织者。
我们准备沿这条路向下走,进入大寨。
站在路边向远外看,整个大寨基本都建在靠近山顶的山坡上。
我们准备一直走到有新开挖痕迹的路口位置,拍一下大寨的全景。
我们走的是一条寨中的交通要道,路过的村民很多。
在寨子中,这种晒玉米的架子随处可见。
一位老人在路旁割草。
走出寨子后,迎面来哒两位肩挑玉米的苗族少女,平时穿着的民族服装,挑担的方式,都很有特色。
祖孙俩回寨子里去。男人们,包括半大的小孩,都挎着一把带鞘的短刀。这应该也是民族特色。
边走边拍,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看好的地方,拍哒几张全景,但也发现屋顶的颜色与树林很接近,在远景中寨子很难表现出来。但沿途拍到不少人物特写,很有收获。
沿这条山路返回大寨,又一路拍起回克。
遇到一位出寨做事的老人,我发现他背的装柴刀的篓子很特别,那个弯勾部分,第一次看见。
在寨中拍到的一户人家,木屋,卫星天线,睡觉的看家狗,晾晒的民族服装,等等。
寨中有一个地段树林较茂密。学姐也可以算得上被摄影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