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09靖县之行(1)-古坡水库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47244)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9/8/16 0:31:21

--  09靖县之行(1)-古坡水库

早晌就曾看到念想女士的帖子,介绍她当年参加修建古坡水库的情况,这次去靖县前收到念想女士的短信,请我了解一下现在古坡水库的情况。我想,当年参加修建古坡水库的知青除念想女士外应不在少数,想必大家都会想知道一些如今水库的情况,因此,这次靖县之行中,到古坡水库去打一转,是一件必须要办的事。

在甘棠坳吃了中饭后,一人便经过鲍家走向大姚,走近古坡冲口时,一眼就看到熟悉的渡槽,这个渡槽在我们到队上时就已开始使用了,将来自地灵水库及我们冲里的水,经鲍家的石坝过渡,引至大姚、明家团,灌溉大片农田。从鲍家通过大姚的水泥路拐入古坡冲后,走了不到二十米,水泥路面就没有了。在冲里听人介绍,古坡冲路长、人少,凑不够修路资金是主要的原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走过渡槽时,看到上面虽长了草,但还有使用,很有几十年了,甘棠坳的水利设施看来维护较好。进冲时是下午两点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就是通往古坡水库的路,沿着一条来自水库的溪水进冲,旁边多是稻田。路面情况不佳,多处过水,泥泞不堪。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走了一会,便看到从头上飞过的高压线,听人讲了,古坡水库还在发电。能发电的水库,应该情况就还不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接近水库时,看到一条这样的水渠,来自水库的水,不但在灌溉,也是村民们的生活用水。路人告之,大坝不远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边走边拍30分钟,远远见到了两座靠近的小山,公路上坡从两山之间通过。指路的村民告诉我,上去就可看到水库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我沿着公路走到半山腰,看到山下接有高压线的两座房子,估计是发电站。村民告诉我,这里是并网发电,发电有效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两山之间引出的溢洪道。不过现在溢洪道中冒得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正在拍照,听得后头一阵柴油机的突突声,一台手扶拖拉机从后面赶上了,上面满载从甘棠坳赶场回来的村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回头看哒一眼走过的路。两山之间是溢洪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走到山口,从溢洪道顶,就看到库内的水面了。两山之间的溢洪道是在水库的西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再进去一段,就可以看到整个水面了。我对这个水库不熟悉,一时还没有找到水坝在什么位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沿着水库边的小路再走一截,才看到了位于水库北面的土坝。不禁为此水库的结构称好。原来的溪水在这里碰到西边的小山后,绕了一个弯子,从北边流出,而北面的山涧较窄,真是一个设坝的好地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将土坝拉近再拍一张。有台拖拉机正通过坝顶的公路向库内驶去。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土坝的内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土坝的外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我隐约看到坝外侧有字,到侧面的山路上拍哒一张,上一排字是当年在农业设施上写得最多的几扎字:“农业学大寨”,不知是哪位大家的手笔?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西边两座小山之间联通坝顶的公路。对面一个土台上有座看来与水库年龄相当的白房子。估计应与水库有关,不知当年念想女士发饭票子时,是否就坐在这个房子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坝外侧,坝体窄而高,土方量不大。有条水泥阶梯路通向坝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抬头看坝外的群山。当年修水库时,大家在这些山头上只怕冒少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库内的水面,风景不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库内的水位基本接近最高水位,还有几个养鱼的网箱。这个水库总体上看起来,维护得是不错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当年参加过这个水库建设的知青朋友们看到这里,心里应该是很舒服的。若大家有这个感觉,那我戴着斗笠在烈日下跑哒几里路去干的这个事,就是很有些意义的了。



--  作者:张老三
--  发布时间:2009/8/16 1:46:46

--  
读过念想的帖子,又看了彭老师的连环图,很优美的风景,水库不大有点失望。好比读了鲁迅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后又到绍兴看了真正的百草园一样。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9/8/16 6:30:59

--  

水库不大,但周围环境不错.


--  作者:师嫣
--  发布时间:2009/8/16 8:47:56

--  

很有意思的寻访.谢谢彭老师!

这个被今人称为"水库"的山塘,从战国时就已出现在楚地.称为"陂".被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中列为循吏第一人的楚相孙叔敖,就曾大修"岁陂",南陂与北渠(关中一带),是中国最早的水利设施.而"陂",正是取自然之势,在山沟里筑坝蓄水,灌溉农田.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9/8/16 10:07:39

--  
很热吧?看着路上毫无遮挡的阳光,想象着彭老师带着小草帽在土路上独自行进,很佩服亦很感动!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9/8/16 15:09:05

--  

这次到靖县由于日程紧,没有去看看自己曾经挥洒汗水苦干数月修筑的古坡水库,感谢Pengje戴斗篷顶烈日辛苦跋涉拍下了这组片子,看到水库维护得好在发挥作用,我们当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心里很高兴!

秀一秀彭老师新买的斗笠,近看呢,晓得是拍照的人,远看呢,提着个蛇皮袋子,像不像卖山货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9/8/16 15:16:43

--  

这回念想和立立都要请彭老师搓一顿才行了!

山清水秀的山村 当年哪来心思欣赏呢

彭老师的个词让我感动 “......我们”冲里的水


--  作者:湖边士
--  发布时间:2009/8/16 18:18:51

--  

当年流汗修建的水库,再看到是何等的亲切!就像那年我们回乡又看到了自己挑过土修起来的机沟一样!

水库虽然小,作用还是大哦!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9/8/16 22:53:10

--  
水库是大是小,各人感觉自然不同,特别是对在那里流过血汗的人来讲,其感受就更加不同了。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9/8/17 1:46:45

--  
当年知青参加修建的水库还在发挥作用,这是让当年的建设者欣慰的事情;彭老师顶烈日走山路视察水库知青情结使人感动。
--  作者:行者无疆
--  发布时间:2009/8/17 16:30:51

--  
以下是引用雪雪在2009-8-17 1:46:45的发言:
当年知青参加修建的水库还在发挥作用,这是让当年的建设者欣慰的事情;彭老师顶烈日走山路视察水库知青情结使人感动。

彭老师的个词让我感动 “......我们”冲里的水---乡音

彭老师,他还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谢谢你,小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