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原创]从雨母山看古三苗之地与中原地区悠久历史渊源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37606)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5/9 11:00:52
-- [原创]从雨母山看古三苗之地与中原地区悠久历史渊源
从雨母山看古三苗之地与中原地区悠久历史渊源
五一期间,网友称节日里“一元钱可去一个雁城旅游地方”——花一元钱坐石鼓广场至雨母山游1路公交车,约40分钟后抵达位于西郊的雨母山。虽然这里的雁雨寺与附近的红旗水库旅游设施尚不完备,大多保持原始次森林地貌,且不收门票,是浮生半日的好去处。
除了下乡插队、外地读书和工作的几年时间,灯火近六十年生涯中有近50年在家乡雁城度过。也曾走过附近南岳、岐山、岣嵝等名山大川,却对这位于西郊十多公里开发不久的雨母山风景区素未谋面。查阅了一些资料,方知四千多年前黄帝时期九州并不是如想象中那么闭塞,如炎帝从陕西宝鸡一带迁湖南炎陵一带,生于山西的舜帝南巡死于湖南九嶷,而生于四川汶川的大禹却得舜禅让为天下部落首领。黄帝的曾孙帝喾征伐湖南一带的三苗部落也就不足为奇,虽然他们至多有原始的舟车交通工具。帝喾在雨母山决战中诛杀三苗首领术器,“胜者为王败者寇”,于是有了为帝喾纪功的帝喾祠。
据传,“帝喾逐术器于衡阳,斩其首……帝舜南巡经此,设坛祭帝喾”。
传炎帝时久旱,赤松子受炎帝命在山上设坛祭雨,天降甘霖。炎帝招为女婿,名此山雨母山。
黄帝时衡阳是三苗部族属地。黄帝杀死了三苗首领蚩尤后,其属下术器率残部逃回老家衡阳。黄帝委曾孙颛顼为帅,帝喾为先锋南征,术器被诛于雨母山。
舜帝南巡祭帝喾修的帝喾祠应极简陋。明代工部侍郎衡阳王诏在此祈求得子,还愿将帝喾祠重修。抗战中雨母山是衡阳保卫战外围阵地,帝喾祠毁于战乱。2002年由太空方丈主持重修,改名雁雨寺。
(雨母山部份资料摘网友笨小子《衡阳人文故事集》)
|
-- 作者:清风明月
-- 发布时间:2009/5/9 11:09:53
--
一生少离家,福也.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5/9 11:13:17
--
昨日据网友介绍路线,早9点半坐游1路公交从石鼓书院旁出发,不到40分钟到达雨母山下。



只要3里路即从山下公交车站到雁雨寺(原称帝喾祠),我们要争取中午赶回家是花2元打摩的上山。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5/9 11:29:12
--
雁雨寺的核心部份应不是大雄宝殿,而是山顶古遗址上重修的帝喾祠




 这祠旁雄鸡不知是否得道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5/9 11:39:51
--
2002年重修的雁雨寺巳略显残破,比起去年下半年在本栏介绍的岐山仁瑞寺的维护差远了:



这汉白玉雕栏似不是自然损坏?
 觉得现在寺庙的命名没了规矩,还是僧尼杂处?以前尼姑修行处名庵,和尚修行处名寺,但这雁雨寺内的帝喾祠里所见是一老尼,管斋堂的也是一老尼,这2002年重建时铸的香炉旁走过的也是一小尼?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5/9 11:45:07
--
山中虽冷清,也不时有游人与善男信女光临
 幽幽山寺、山塘及山庄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5/9 12:03:19
--
以下是引用清风明月在2009-5-9 11:09:53的发言:一生少离家,福也.   谢清风明月常关注轶事栏目。灯火说的近六十岁有近五十年在家乡,其实应说后来一直在家乡单位工作。但未详说的是,灯火大概以前在外出差的日子占一半。 灯火下乡祁阳4年,广州读书3年,郴州工作2年。但返城后有3年从事铁路乘务工作,3年有一半时间在外。后从事业务管理,每个月有一半时间在长沙、冷水滩、郴州等地跑,当然还少不了远至东北、江浙及广东、广西等地出差。不过前2年一刀切回家“吃老米”是真的不离家享福了,除了每年偶尔出外旅游,就是协助也退休3年老婆带外孙。前年有也在海南搞香蕉园的朋友相邀入伙未去,昨天又有朋友相邀去柳州“发财”,灯火巳厌倦在外奔波的生活,现在单位给的“米米”能维持温饱,除网上逍遥,下午与牌友小聚,含饴弄孙安度余生别无他求了。
|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9/5/10 9:33:24
--
盛世修庙.
现在确实存在寺庵不分.五盖山的风林寺,我们“郴州山野游”时住着一尼姑,现在尼姑走了,又是住的和尚……
不知该叫**寺,还是**庵。
|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9/5/10 9:34:14
--
好日子好过,这样的日子对我们来说,已经知足了!
这个旅游点确实还没开发好,可能,真的到那原始次森林里去钻钻,还有意思些。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5/11 23:01:53
--
谢哥巴兄与笔架兄对话题的关注。关于湖南三苗首领术器大名也是不久从本地网友游雨母山帖中获知,再循迹寻访古迹的。蚩尤与术器辈向为正史所不容,因为历史都是胜利者及其传承者所书,历史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所以百姓对“败者为寇”的三苗知之甚少。现在论者似对与黄帝对抗占南方半壁江山的三苗部落首领蚩尤妖魔化历史观有所变化,认为蚩尤是与黄帝争一统天下失败的南方部落首领而不是妖怪。 现在关于中国人是炎黄子孙的提法也有另议。其实长江以南许多人是三苗后裔,炎黄子孙不能准确涵盖中国人的血脉……
|
-- 作者:仙妻
-- 发布时间:2009/5/12 21:45:48
--
光知道蚩尤这个名字,但对其故事却一无所知,谢谢介绍。
|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9/5/12 21:53:57
--
看完灯火这个帖子我和哥巴一样 马上想到了五盖山上我们也在这样的议论:一个老和尚 一个五十多岁的尼姑,他们居然同地一个庙(?)里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