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9/3/19 16:45:22
-- [原创]玉池山一日
玉池山一日 3月14日,弟兄们相邀去了趟汨罗玉池山。这个地方,是雪雪从别人口里听说的,据说有大山两座,较矮的名玉池山,高的名达摩岭;山上有古寺,从山名推想,玉池应是道观,达摩应是佛寺;而且离长沙并不远。于是,两部小面包、15个人,就去了。 大雾、车多,再加上到处修路,路上一片喧嚣,直到十点来钟,雾散天开,车子驶入乡间公路,心情才为之一爽。公路在山间盆地中穿行,车窗外,左边黑麋峰青山逶迤,右边覆盖着大片大片花岗岩的山岗,可能即玉池山的余脉,盆地中间则房舍点点,阡陌纵横,橙黄紫绿,一派春光,真是神仙境界。 玉池山,谁也没去过,连雪雪请的当地向导,也只知大致方位,但大道多歧,竟然还带错了方向,于是边问边走,边走边问,总算找到了进山的公路。新修的水泥路,路况不错,但极陡极窄,弯连弯,拐接拐,幸亏是小面包坨,转弯灵活,如果是大点的车,走起来真还有点困难。车子摇头摆尾地一个半圆又一个半圆地转着,艰难地向上爬,碰到风景好的地方就停下来歇息一下,摄影家们自然是长枪短炮摄个不停,我们则拍拍照,晒晒太阳,真是惬意得很。车子开了几十分钟,水泥路断了,我们下车,又步行了二十来分钟,就到玉池古寺了。寺不大,就一间正殿,两旁的耳房都很简陋,大概是住寺僧人和留宿朝拜者的,但从门前的石柱和寺庙的基脚来看,似乎有较长历史了,而现在的房舍大殿,大概都是文革结束,毁后再修的。寺中的如来和观音的像,都是木雕,且观音为千手,这在同类规模的庙宇中是很少见的。再看旁边,还有一南岳庙,里边有南岳大帝的像,泥塑,像前有一红色的类似神主的木牌,上写“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似乎,这个南岳庙比玉池古寺更为有名,因为,我在下边的一条岔路口看到一指路牌,写的是“南岳庙由此去”。南岳七十二峰,岳麓山是最后一峰,玉池山似乎和南岳扯不上关系,大概,是因为南岳大帝籍贯在湖南,故地情深,巡视格外勤勉,所以,很多地方都建有南岳庙,来作为大帝的行宫吧?庙观中没有看见道士打扮的人,大概,这两处圣殿都是由僧人照管的。 寺前的大坪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几大桌人正在吃斋饭,还停着三辆小四轮拖拉机,上面都插着朝圣的小红旗。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从平江特地赶来拜菩萨的。问他们是来拜佛还是来拜南岳大帝,他们说了好多,听不大懂,似乎是说,都很灵验,都拜。 张老三和老和尚谈得很投契,老和尚便打开一扇侧门,指点说,从寺后的竹林上山,可看玉池。于是兵分两路,几位弟兄留下来吃斋饭,其余的则跟着张老三去看玉池了。路极陡,倒竹纵横,枯叶遍地,极不好走,气喘吁吁地,好不容易爬了上去,看见的不过是一潭碧水,百来平方米大,我觉得和普通山塘没有什么不同,叫“玉池”有点名过其实。再往上爬,路在竹林杂树中穿行,更难走,但我们互相扶持着,一直爬到了山顶,山顶大概曾经是个茶场,多年未经修剪的茶树左一丛右一丛的,风景一无可观,于是,休息了一会,吃完了带去的种种食物,就下山了。 到了寺前,两拨人会合,没走来时的路,而从另一条麻石小路下山。麻石路上翠竹摇风,绿荫遍地,风景极佳,麻石阶梯的尽头便是公路,车子已在那里等我们了。两点多钟,在农家吃了一餐晚中饭,饭后上车,一路疾驰,到北大桥东头,也已下午五点半。
我们的小面包坨,一坐七人,一坐八人。
山下 这是我照的,糊糊的。要看漂亮的,就看艾木地、楚人、蔡家湾他们的吧(排名不分先后)!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是婆婆在玉池林场的房子前照的木兰,花瓣尚未展开,而师大木兰路上的木兰,花都已经快谢了。 还有,此照片可能要转个90度。
玉池古寺大殿后的千手观音和摆放在殿侧尚未完工的佛像。 一般而言,小庙后屏的观音很少有千手的,大都是净瓶杨柳观音,这算是很特别的。这个观音制作极为精细,除开千手外,头部是三面、数层。木雕的千手观音,最为出名的是开封大相国寺的。
南岳大帝和南岳庙中悬挂的大钟 大钟上面粘着很多纸条,是信士们捐了款,将自己的名字写好粘在上面的吧(我冒戴眼镜,看不大清)?大概意思是敲一次钟,就相当于向大帝祈求了一次吧!这种形式,我是第一次看见。
进香的人们 开餐有点手忙脚乱,香客们都自己到香积厨去端,来一碗就吃光一碗。
玉池
看,路边挖出的春笋!
山顶
下山的路有多陡多滑,看看这张照片就知道了。
麻石阶梯 公路是盘旋而上,麻石路是近道,直插下来的。
下山途中经过的一个水库
求教 这是一只猫的干枯了的尸体,应该是死后被人挂到树上的。以前在安乡,那里也有这个风俗,猫死了,尸体则要挂在树杈上,不能扔在地上,也不埋的。这是为什么?这个民俗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位弟兄知道,请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