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原创]三汊矶半日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31013) |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9/2/24 21:37:17 -- [原创]三汊矶半日 三汊矶半日 家门口新开了条公交线,916,从雷锋镇到三汊矶,于是,就引起了想去三汊矶看看的想法。大概是文革期间,曾去过一次三汊矶,仿佛记得,沿湘江大堤走到裕湘、船舶厂之后,公路便拐下了大堤,斜插着,向西北延伸了。公路窄窄的,土路,道旁栽的是苦楝树,开着淡紫色的小花,汽车一过,黄土飞扬,在漫天的飞尘中,仍能闻见楝花那甜甜的、略带苦涩的香气。公路的尽头,便是三汊矶,矮房子、窄街巷,整个镇子小小的、静静的,普通得如同江边的一块卵石。几十年过去了,旧日的小镇,如今还飘绕着楝花的香气吗?于是,15日上午9点来钟,就坐916往三汊矶去了。 新开的线路,人极少,半个来钟头,就到了终点站。地方还是那个地方,却到处是建好了的、待建的、在建的、建了一半又停在那里的新房和新路,乱糟糟的。也不知是何原因,长沙周边的这些小镇,改造改建,总是不能好好地规划一下,让原有的古朴和沧桑也有个安身之地。三汊矶是一无可看的了。唯一没变的,是当地民众的淳朴。当我们打听三汊矶大桥怎么走时,许多人都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尤其有趣的是,我问“桥在哪里”,一摩的司机应口答道“桥在河里”,真有点禅宗语录的味道,机锋毕露。 从三汊矶镇动身,又走了20来分钟,就到了三汊矶大桥。此桥下接二环,气势比北大桥要雄伟得多,宽八车道,长2200米。桥上车不多,均疾行如箭,与一桥、南、北两大桥的一步一停相比,真是天堂之路了。桥面有人行道,但没有行人,我们决定走过桥去。今天的春大嫂,粉面含威,刚到桥上,就觉得江风扑面,好像还带着点雨雾,走到桥中间,甚至有桥面被风吹动的感觉。但是,吹面不寒杨柳风,所以并不感觉很冷。边走边看,两边的人行道上,除了我们之外,没看到一个行人,直到大桥的东头。 11点多钟,在东桥头坐上新沙开来的中巴,走二环,极快,仅11分钟就到了西站。回家、做饭、吃饭、看《今日说法》,到睡午觉,正1点。
摄于从三汊矶镇到三汊矶大桥的途中 看到没有,菜种到了房子里。实际上,这是在原来的菜地上盖起了简易房。看样子,是此地又快要征收了,赶快修简易房,征收时好多弄点补偿款。
三汊矶大桥 从西到东,最后一张是东桥头的引桥。
也不知是汽车经过还是江风吹动,走到桥中间的时候,感到桥在微微晃动。婆婆有点怕,停下来,问,桥会不会吹断。我指给婆婆看,说,这桥的悬拉钢索比北大桥、浏阳河大桥都显得先进结实些,连接的螺栓比我的小臂都要粗,肯定是断不了的。婆婆才放心继续前进。
桥头的雕塑 婆婆说,像黄芽白。我想,形状虽然很像,但应该没有这么俗气的设计师,于是,推定应该是莲花。后来一想,似乎黄芽白有个俗名叫莲花白,如果没记错的话,那就也有可能是黄芽白了。
桥东又在挖山,一片片的绿色就这么消失了。 |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9/2/24 21:44:05 -- 可惜天气不佳,有点雾里看花。 |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9/2/24 21:57:46 -- 笔教授夫妇有空到了三汊矶大桥!桥东挖土可能是正在修建的湘江大道北段。桥西,也就是你们从三汊矶镇步行到大桥的路上,要经过北津城,有一段数里路长的汉代夯土城墙,你们看到吗? 现在长沙建成的六座大桥,我觉得三汊矶大桥造型最美。 |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9/2/24 22:11:49 -- 几次看到网友拍的三汊矶大桥的PP,也几次动过去看看的念头,09年是铁定要去走一转的了。 谢谢笔教授的介绍。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25 9:35:13 -- 好潇洒,好回过日子。真羡慕你们! |
-- 作者:湘琴缘 -- 发布时间:2009/2/25 10:49:12 -- 以下是引用犟牛在2009-2-24 21:44:05的发言: 可惜天气不佳,有点雾里看花。 ![]() ![]() ![]()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2/25 16:07:51 -- 随笔架兄三汊矶一游。以前湖南境内只有有限的几座湘江大桥,现在是数十座大桥了!所在雁城网友正热议,计划挨着老公铁大桥(一桥)又要修市内第四桥,相距只6米,说是撑杆跳距离! |
-- 作者:zxp周姐 -- 发布时间:2009/2/25 16:16:40 -- 真羡慕笔教授两夫妇会过日子,不论是热闹繁华的都市,还是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或是正在建设中的城市郊区,他们都喜欢去参观浏览,然后在网上让大家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这样渡过晚年才是最幸福的!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
-- 作者:淡泊人生 -- 发布时间:2009/2/25 16:29:51 -- 以下是引用zxp周姐在2009-2-25 16:16:40的发言: 真羡慕笔教授两夫妇会过日子,不论是热闹繁华的都市,还是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或是正在建设中的城市郊区,他们都喜欢去参观浏览,然后在网上让大家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这样渡过晚年才是最幸福的!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健康快乐是福!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9/2/25 17:06:19 -- 美的城市,美的文字,给我们美的享受。谢谢会生活的笔教授原生态! |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9/2/25 19:26:07 -- 初中时到大湖公社搞劳动,步行去,路过三叉矶,觉得远得不得了。现在,感到三叉矶离市中心已很近了。 |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9/2/25 19:31:18 -- 大家赶快举起你们的手:“向笔教授俩口子学习,过好晚年的生活!” |
-- 作者:陌生鱼 -- 发布时间:2009/2/25 21:02:46 -- 我问“桥在哪里”,一摩的司机应口答道“桥在河里 ![]() ![]() ![]() ![]() |
-- 作者:念想 -- 发布时间:2009/2/25 23:37:32 -- 我的老家在三叉矶,那里有着我的幼年童年少年。儿时的的最幸福,还未成年的最痛苦,都沉淀在了那个小地方。 几十年前,三叉矶方圆几里有几家不小的工厂:长沙锌厂(那时是称为:水口山矿务局第一冶炼厂,父亲就是这厂里的技术干部)、长沙造纸厂、湘岳化工厂、岳麓化工厂、长沙耐火材料厂,后来又增加了新的工厂。往工厂北边些,还有我们称之为“商干校”的学校。有这么些工厂学校远离市区,汇集于此,三叉矶小镇也就有了得天独厚的的繁华。纵横交错麻石路面的三叉矶小街,紧邻湘江,街上有好几家老店铺,小时常去的一家副食店,名称就叫“公私合营”。由正街一直走往湘江边,即到了轮渡码头,进出长沙市区,必须在那里乘轮船......湘江、小街、轮渡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如今,那里早已物是人非,繁华的小街早就消失了。为了城市的扩建,父亲所住的宿舍区(宿舍区紧邻三叉矶街道)已拆除部分了,老人家也在等待着拆迁。 三叉矶大桥落成后,八十多岁的老父亲还独自骑自行车去游览了,并拍了不少照片。想着快九十岁的老父亲,如今仍健朗,无需儿女服侍,真是我们儿女的好福气。我往返父亲家无数次,却也至今还没踏上三叉矶大桥。我自愧既难有老父亲的好身体,更没有老父亲锻炼身体的韧劲恒心。不过还有个好心态,只要能走能动,我就会像老父亲一样像笔架山老师与夫人一样,多多寻找快乐享受快乐,定将快乐进行到底! 哪天,我们发烧友也集合往三叉矶大桥出发。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9/2/25 23:53:13 -- 念想语录: 哪天,我们发烧友也集合往三叉矶大桥出发。 响应念想号召,第一个报名看大桥去! |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9/2/26 6:21:36 -- 以下是引用雪雪在2009-2-25 23:53:13的发言: 念想语录: 哪天,我们发烧友也集合往三叉矶大桥出发。 响应念想号召,第一个报名看大桥去! 我也报名。 |
-- 作者:云中牛 -- 发布时间:2009/2/26 10:31:11 -- 欣赏教授的风趣游记,总是一种愉悦。也记住了“桥在哪里”,“桥在河里”的经典问答 |
-- 作者:风铃草 -- 发布时间:2009/2/26 20:59:15 -- 谢谢笔教授的介绍,早就想去了,就是没有行动。向教授学习! |
-- 作者:仙妻 -- 发布时间:2009/2/28 16:32:31 -- 三叉矶大桥刚修好,我就有幸去参观了一回。那是我们单位第一次老年节搞活动,调了两台车把我们拖到桥上,还象模象样帮我们照相,相片至今冒看到。谢谢教授让我再感受一回大桥雄伟的气势。 |
-- 作者:何日君再来 -- 发布时间:2009/2/28 18:01:38 -- 羡慕笔教授二位会生活,经常外出潇洒。那天去麓谷也看到了916路公交车往三叉矶。那次我和老伴骑单车去三叉矶大桥没有时间去镇上了,下次也学你们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