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迟交的汇报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30613)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9 15:48:48
-- 迟交的汇报
在哥巴兄的组织下,我们部分在广东的湖南知青终于相聚于黄埔军校。 知青聚会无数次,又都是祖辈级的人了,但每次聚会仍是那么向往,激动,为了不迟到,前一天和楚牛赶到广州妹妹家,春英得知我们到广州后,连发几个短信问是否安排好了住宿,我们虽然刚在网上相识,因为是知青,这份情谊似乎很久很久了。 相约10点在万胜围集合,心想8点半出发,路上一小时,可能最早到,谁知更有早行人,坐上地铁不久,乡音姐的电话就来了,她快到了。一出地铁站,乡音姐,春英,团长站在前方向我们招手微笑,不一会儿,霭姬,哥巴兄相继来到,我们正在眈心湘琴缘时,她笑眯眯的出现在大家面前。要知道她是第一次单独乘车到陌生的地方。打火石,云中牛更心急,早就开车到达黄埔,在那里等候我们。 因为只顾聊天,拍片不多,借用了哥巴,湘琴缘,牛牛,霭姬,春英和网上的照片。谢谢! 迎接哥巴的到来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9 15:49:23
--
哈哈,城里人到了郊区分不清方向,一辈子第一次坐反了车,过了两站觉得不对头•,DDIL赶忙下车掉头,突破封锁线冲去马路对面,够勇敢的吧,当然还是注意避开了来往的汽车。 等了半天车,见车来了赶快上,结果坐错了方向  突破封锁线   车上人不多,春英坐不住了,指挥大家坐在一起,忙个不停的摄像拍照,车上的人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这群不可思议的嘻嘻哈哈的老头老太。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9 15:49:57
--
下了公交车再乘轮渡到黄埔军校。  踏上长洲岛,活雷锋(在莽山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打火石迎面走来,他昨晚下班后,连夜开车住在岛上,仍是那么和蔼可亲,那么热情。 胜利会师了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9 15:51:04
--
首先参观孙总理纪念碑,纪念碑顶上竖立孙中山铜像。纪念碑的造型独具匠心,利用两边交叉而上的阶梯及铜像,构成“文”字,暗含了孙文的意思。碑座正面刻有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四个大字。 哥巴兄得意的说:笔教授好厉害,上次来参观,一眼就看出来,纪念碑造型是一个大大的文字 。   沿着文字的两边阶梯,来到孙总理纪念碑前。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9 15:51:45
--
纪念碑身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为胡汉民的笔迹。  东面刻有孙中山弥留之际呼唤的七字“和平、奋斗、救中国”。  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是孙中山一生的写照。  西面刻有总理开学训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歌。  在中国,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但该纪念碑却坐南朝北,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9 15:52:49
--
正如哥巴所说:我们主要是聚会,好久没见,大家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瞻仰纪念碑后,主要是聊天。这时牛牛也匆匆忙忙的走上来了,她和家人早就来了,已经参观了黄埔军校,听说我们到了,赶来和大家相聚。 牛牛好幸福,老公儿子一起送她来聚会 ,由于被领导要赶飞机,在下面和大家相见又告别,我们在此挥手致意。  活雷锋赶快跑下去迎接牛牛的到来  书记向团长“告状”,他们都不听我的  看看谁最不乖,不听指挥  哈哈,乡音姐不要“哭”我们都听你的。  说不完的知心话  合影留念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9 15:53:46
--
随后我们来到黄埔军校,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 —— 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军校曾经招生过一批女学员,最著名的女士有赵一曼.还有很多两党中的元帅与将军们的夫人都毕业于这所军校. 军校设有一门二门。一门两旁柱子上曾贴过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大门东西两壁墙上。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9 15:55:50
--
大门与以前来有点变化,好像修整过 十年前  哥巴说这是十大元帅,无形中有了军衔,哈哈当然不是开国元帅,而是观光元帅,而且是自己授的。
 进入校门,两棵苍天古榕树枝叶繁茂,把这个院落体现的更宁静 出来时牛牛还在忙于拍照,湘琴缘为爱孙买玩具,我们几个在此留影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9 15:57:13
--
进入二门的里墙,左右四块竖匾,独特的文字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再往里走,两边有两个陈列室,以前来时好像没见到。不少人在这里参观,遇到一位有趣的“讲解员”他幽默的解说引来大家的深思。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9 15:57:54
--
看着眼前这些赫赫有名的将士们,感觉他们不曾走远,他们曾经在这里学习工作过,这里有这些领袖和统帅们昨天留下的足迹。带着深深的敬仰注视着他们时,能感觉到他们的气魄如此的浩大。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里,这一代伟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   看了总理训词,你有何感想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9 15:58:26
--
从陈列室出来,发现乡音姐,哥巴胸前有一枚黄埔军校的校徽,正在羡慕之时,活雷锋来了,我也不用羡慕他们了。每人一枚校徽,我们都是军校学生了,迈开了向将军进军的第一步。没来的是不是有点眼红了,不要紧,下次组团再来。 今天参观的人还不少。佩戴了校徽在校园参观一个个更神气了,仿佛真是当了将军,    他们在看什么?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9 15:59:01
--
我们来到二楼,这里有           二楼还有学生宿舍 ,牛牛介绍的很清楚,不在此重复。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9 16:01:24
--
时钟指向12点,佩戴了校徽的我们,来到少将房间用餐,看来不想到将军都不行了。 今天最高兴,最有收获的要算霭姬,在聊天时碰到了亲戚,打火石的夫人原来是她同班同学,失去音信四十年的好朋友,同学多次聚会找不到的人,想不到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就是网络的神奇。还有什么说的,热心的打火石马上给夫人打电话,无奈信号不好,一时没联系上,要不我们也能感受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想必现在她们已听到了对方久违的声音。 看霭姬多兴奋。  席间湘琴缘也拿出了给宝贝孙买的玩具打火手枪给大家欣赏,DDIL先过了一把瘾。可惜后来被铁路上的警察叔叔没收了,早知如此,多玩一下就好了。  饭后原本打道回府,大家都觉得没尽兴,不想离去。活雷锋提出了参观东征阵亡将士墓,他开车分两次带领大家前往,好建议,一致通过,又要辛苦打火石了。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9 16:02:30
--
东征阵亡烈士墓在万松岭北麓,1925年动工,次年落成。墓中埋葬了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阵亡的516名将士。墓的西边是十七将校墓,为一座仿巴黎凯旋门式建造的建筑,上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 纪功坊的后面是入伍生和学生墓群,东边是一座单人墓——蔡光举烈士墓。 黄埔军校来过多次,东征阵亡烈士墓还是第一次参观。 谢谢打火石开车分批带领我们来到这里  能看清楚左边是谁题的字吗?经过文革能保存下来,真不容易。  此处交通不方便,没什么人来,很幽静,走在里面更有一种肃穆感。  他们在寻找什么?  哥巴兄以对墓园做了详细报道,也就不在此罗嗦。 参观完毕,大家依依不舍握手告别,相约下次再见。
|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9/2/19 17:03:44
--
记录欢乐聚会图文并茂,介绍革命历史材料甚丰。 好帖!
|
-- 作者:湘琴缘
-- 发布时间:2009/2/19 17:23:46
--

|
-- 作者:毛先生
-- 发布时间:2009/2/19 18:05:09
--
谢谢!图文并茂,好似与你们一起渡过了这愉快而难忘的一天!
|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9/2/19 18:12:22
--
以下是引用哥巴在2009-2-19 17:03:44的发言:记录欢乐聚会图文并茂,介绍革命历史材料甚丰。 好帖!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9/2/20 1:46:58
--
谢谢呵呵的好游记,长见识了! 这张照片配了文字后更有味。 
|
-- 作者:陌生鱼
-- 发布时间:2009/2/20 9:5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