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绥宁行——赶场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27933)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9/1/19 16:50:36
-- 绥宁行——赶场
绥宁行——赶场 赶场是湖南农村许多地方一种非常传统的商品交易形式,2009年1月16日正是绥宁县金屋塘镇赶场的日子。25年前的春节我在叙蒲大江口曾经去看过一次赶场,箩筐、篇担、人挤人,那种热闹的气氛至今还记忆犹新。念想的学生也说“赶场就如过节一样热闹,大家好象放假了一样都在这一天去买卖东西,”于是我们决定去见识一下绥宁的赶场。一大早,就看见山民肩挑手提带着各种农副产品从不同方向涌向了绥宁县的金屋塘镇,上午10点多,我们赶到集市时已是人山人海,果然如学生讲的那样空前热闹。



在人海中遇到了几个熟面孔,她们昨天还在为喜事帮忙,今天也来摆摊了,从他们脸上的笑容,能感觉到国家的富民政策正在改善这个偏远山区的落后经济状况,相信他们的生活会好起来。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9/1/19 17:13:57
--
物质真是丰富,品种又多,吃的、用的都有,两双眼睛都看不过来。我倒是喜欢那些农副产品,特别是地方特产---糍粑、猪血粑粑、葛薯……..,那种购买欲一下膨胀起来,只后悔没有带行李箱来,念想笑我“恨不得开个车来拖”。我们在人流中急促地穿过,与当地老乡不同的穿着和两部相机不停的拍摄,我们也成为赶场人中注视的目标。





|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9/1/19 17:34:00
--
好热闹的“场”啊。农村赶场的热闹气氛,我也十分喜欢。湘南农村,赶场叫赶墟,或赶闹子。闹子闹哄哄的,一派繁荣景象。
|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9/1/19 17:36:14
--
好一个热闹场面,快过年了的集市,不热闹才怪。不过我没看到我想要的东西干笋和红薯粉丝。 谢谢雪雪的报道。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9/1/19 17:41:15
--

还有山珍海味,海味不希奇,山珍却让我们吓一跳。 好漂亮的野鸡,40元一个。

麂子,30元一斤,当时我们不识货,以为是山羊,回来后张老三看了照片说是麂子,“那可是山珍,何解不买一个”?我讲“几十斤一个,怎么提得动咯?”他当我们带了车。

野猪,有两个地方摆着卖,28元一斤,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9/1/19 17:48:39
--
一只奇怪的动物,我看了半天不知道是什么?念想后一步上来说是穿山甲,我们赶忙把相机拿出来拍照,摊主很敏感,以为我们是什么检查的,连忙将穿山甲收到摊位底下。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再次打转又看见了穿山甲摆在摊位上,连忙拍照,摊主马上又将穿山甲收到摊位底下。看来他是知道穿山甲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物种的,是严禁捕杀和上市交易的。后来与念想的学生讲起野猪和穿山甲,他告诉我们,曾经有人卖野猪坐了牢,山民也是知道这些动物不能捕杀和上市交易的。但整个市场也没有看见什么管理者。
 看到的这只穿山甲没有了鳞片,后来在网上查相关资料,才知道鳞片是一种很贵重的药。 “穿山甲 又叫甲片,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的鳞片,具有活血、下乳、消肿、排脓的功能。广西是主产地,国外产于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各国。国内穿山甲因多年狂捕滥杀,资源也濒临枯褐,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之一,严禁捕杀和上市交易。……预计2008年穿山甲的鳞片每千克的地下交易价格会突破2000元大关。”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9/1/19 18:19:41
--
诱人的粉摊 25年前我在叙蒲赶场吃过那里的红薯份,0.5元钱一碗,多种配料和辣得开不得口的滋味多年难忘。这里也有这样的粉摊,大木桶装满了红薯份和米豆腐,木板上放了十来只菜碗,每个碗都用塑料袋套着,桌子上摆放了卫生纸,摊主还是注意卫生的。价格也不贵,2元钱一堆碗,1元钱一平碗。红的绿的配料香脆可口,几个小孩已经辣得嘴巴只唆,边吃粉条边喝凉水,傍边还站着几个好漂亮的小孩,我也忍不住要了一碗红薯份和米豆腐。念想在靖县呆的时间长,吃的机会多,没有我馋,她抢拍了几张我的吃相。后来与摊主聊了几句,才知道下粉收钱的是母亲,打杂的是儿子,一个场也能卖下百把碗。叙蒲的红薯份在我记忆中留了25年,绥宁的红薯份、米豆腐和吃粉的儿童同样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如果再有机会去绥宁,红薯份和米豆腐是一定要去吃的。








|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9/1/19 23:49:52
--
看到了红薯粉。 
|
-- 作者:灵灵仙子
-- 发布时间:2009/1/20 0:21:50
--
麂子不买,买个头回来也好,吃哒补。 野猪肉粗,不好吃,所以没有人买。 雪雪在个里欠我们。
|
-- 作者:张老三
-- 发布时间:2009/1/20 0:42:57
--

看了这张照片非常不舒服,一直对国人滥杀野生动物的陋习深痛恶绝。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精神。一种药治什么病?药有些什么成份?那种成份通过什么机理对人的那些器官起什么作用,还要进行一定数量的人群进行对比实验,实验成功这种药才能上市。没有以上一采列科学研究过程,西方人不会相信穿山甲鳞片能制病,但中国大多数人会相信.因为是祖先传下来的说法。种种谬传就导至了一系列动物的频临灭绝,虎骨,蛇胆,犀角,猿尾,猴脑......这是中国人的悲哀。
|
-- 作者:张老三
-- 发布时间:2009/1/20 1:17:21
--
蛇胆能明目,几乎大多数一中国人都相信,因为是祖上下来的一种说明,常见人杀蛇时取出血淋淋的蛇胆往下吞,从不见这些吞食者目生光,或提高了视力,但人们仍然深信不疑。其实动物胆都是有毒的,还有多种寄生虫,不过蛇常因为体形不大,胆含毒素不多,还不至对人有太大的危险。可这种谬传造成人对蛇的捕杀。
有次在医院看病人,对面住一急救病人,是农村刚考取大学的学生,因大学录取办酒席,家里杀了条十多斤的青鱼,当地都有胆明目的说法,父亲给要读大学的儿子独吞了鱼胆,结果差点毒死,救活后不要说读大学,生活都不能自理。一个谬传真是毁了一家人。
|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9/1/20 7:09:29
--
张老三给我们上了一课,谢谢。
|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9/1/20 10:04:53
--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我下放的地方还有穿山甲,不过我们到时只在山上见过穿山甲打洞拱出来的新土,却没见过它的真容了,想必是由于人的捕杀,造成了种群数不够,最后灭绝了。绥宁森林好,现在还有穿山甲,不过看来它们的前景也不妙啊。
|
-- 作者:艾木地
-- 发布时间:2009/1/20 12:09:01
--
雪雪收获颇丰啊! 
|
-- 作者:寨牙老团
-- 发布时间:2009/1/20 15:20:10
--
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赶场历来就是物资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南到北的广大农村,都有这种传统的赶场、赶集、赶墟、赶闹子......这在当地确实不亚于一个节日。 我们下放的地方与绥宁、通道搭界,也到绥宁和通道去赶过场,往往要步行数十里,那是为了买猪崽或者农具等,是赶场的参与者,而不是参观者。 谢谢雪雪的报道,让我们又赶了一次场。
|
-- 作者:仙妻
-- 发布时间:2009/1/20 20:02:02
--

00.........................
诱人的美食,健美的村娃,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