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推荐] 请看看生活在湖南高寒山区的知青当年怎样生活的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27765) |
-- 作者:灵灵仙子 -- 发布时间:2009/1/17 0:02:31 -- [推荐] 请看看生活在湖南高寒山区的知青当年怎样生活的 这里是井冈山六县之一的茶陵,有丘陵和山区,他们却下在了适合于游击战争的深山老林。这里是2000米左右的高山,交通不通(至今他们下放到地方仍然没有通车),信息不通,当年的那些孩子是怎样回家啊! 魏征曾经为了中男问题和唐太宗吵起来。一千多年后不只是中男……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99&ID=27246&page=1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17 0:24:47 -- 好像灵灵仙子上帖是代码? |
-- 作者:灵灵仙子 -- 发布时间:2009/1/17 14:11:30 -- 好像灵灵仙子上帖是代码? 不是代码,是复制过来的;是否有乱码? |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9/1/17 20:39:42 -- 好文章,每篇都打开细细地读过,极为感动。 仙子,你要把它直接复制过来就好了,省得又要重新打开一次。 |
-- 作者:灵灵仙子 -- 发布时间:2009/1/20 0:31:03 -- 到底是教授,看文章最认真!但您也得减减肥,多跑跑,省得下次又会下禁肉令。 |
-- 作者:雪雪 -- 发布时间:2009/1/20 0:59:53 -- 这几篇文章都读过了,谢谢仙子的再次推荐! |
-- 作者:仙妻 -- 发布时间:2009/1/20 21:01:45 -- 谢谢仙子的推介! |
-- 作者:毛先生 -- 发布时间:2009/1/21 11:26:11 -- 复制过来 40年前上山下乡的花絮: 随便——我们下农村不久我们和生产队的男女社员一起出集体工,就是干农活,男女老少很多人,这个大家都知道几个小时以后很多人一般都要小便一下。山区农村干活的地方没卫生间人烟稀少一些年轻的女子小便就很随便了。我们经常在劳动的时候看到一些白花花屁股在草丛中若隐若现。在那里基本上只要不是面对面都是可以随便的。 桐油——我们下农村的时候都只有16,17岁。18个人住在一起都是轮流做炊事员那天我做炊事员。晚餐没油了生产队保管员‘腊蟆’在生产队仓库里面提了一桶油过来。因为我们经常吃‘红锅子’菜,看到满满的一桶油内心有一种冲动感。炒菜的时候随手一倒,把白菜炒油光闪亮,收工回来的同学个个吃得争先恐后。晚上7,8点几个同学‘打手电’担了一些稻谷去大队的小作坊‘打米’。晚上9点左右家里的同学和外面‘打米’的同学突然个个不舒服。统一的症状呕吐。原来是‘腊蟆’送给我们炒菜的油是桐油。我这个炊事员也没哪个识别能力,同学们大概也是饥不择食,王俊科没事他那天没吃晚餐。 野猪——茶陵八团是典型的山区和湘赣的井冈山是一脉相承。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很多一般常见的有野猪,麂子。我们生产队的队长‘发喜’当年30左右是个猎人。很会打野猪每年都要吃几次他打的野猪肉。打野猪很多时候是几个人围猎,哪个先看到和先开枪击正野猪的人分配野猪肉的的时候都有优先权。大概是71年的冬天‘发喜’一个人去打野猪。因为和野猪太贴近了。已经受伤的野猪亡命之前扑向‘发喜’,一下咬下了‘发喜’的右手的中指和无名指,害得‘发喜’治伤休息了几个月。后来伤残的‘发喜’还是一样的当队长。96年我们重回第二故乡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人世了。 麂子——麂子的一种比较小的鹿科动物,一般只有20多斤左右当地的猎人是用一种陷阱式的夹子捕捉麂子。那一年大雪封山天气在0下10度左右。我们几个同学没事去另外的小龙生产队玩。我们28个同学18个在三佳冲,10个在小龙。小龙的韩斌带我们去他们住的地方。打开门以后看见一只小动物在堂屋惊恐万状的蹿来蹿去。“哈哈,麂子!”韩斌说。于是马上把大门关了。几个人围着麂子一顿乱打。扫把,扁担都用上了。可怜那只在山上天寒地冻,没吃的躲在我们堂屋的麂子。下午就成了我们的盘中餐。那是第一次吃新鲜的麂子肉。 |
-- 作者:毛先生 -- 发布时间:2009/1/21 11:28:56 -- 40年前探路的回忆 才下乡几天时间,就想回家。怎么回去呢?生产队离公社15华里山路,公社到县城90多华里,没有班车,坐班车要到三十里外的洲陂或高陇镇。很不方便!生产队老乡告诉我们,这里有条路能够到攸县的峦山,也只有三十多里地。峦山有船到酒埠江,酒埠江有班车到礼陵、攸县、湘潭。我们翻开带来的地图,找到八团和酒埠江,原来八团经茶陵到酒埠江的路形似马蹄,八团和酒埠江是马蹄的两极。哈,看来我们将找到一条捷径,回家的捷径! 那天是雪后初晴,我们决定去探路。贫协组长老刘的儿子黑乃自告奋勇为我们带路。黑乃的外婆家在峦山,他经常去那里。我们几个就此上路了。东瓜同学穿着高筒套鞋,手持一把柴刀打前锋,其他同学有的拿篾竹,有的拿木棍,颇有披荆斩棘,开路先锋的气势。 从山佳村后山翻过来,一路都是平缓的土路,出奇的好走,原来这是林场伐木工人开出运木材的路 。翻过毛栗山就到了小英甸。这里与攸县交界。当地老百姓流传“不穿七层棉,难过小英甸”,形容这里高寒山区的气候。走不多远的三叉路口,树着一块界碑,是清朝时代的遗迹,上面刻着“攸县界”,左往哪,右往峦山。进入攸县后,都是石板路。原来这里均是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处处皆是。黑乃告诉我,我们队烧石灰的胚子要到这里来挑。石灰胚子就是烧石灰的石灰石,后来成为我们知青最苦的劳动之一。二十年以后,这里成为国家地质公园的范围,去年我还带领单位的同事来这里休闲。 青年最有探险精神,探索也是享受。大概由于心情愉快吧,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峦山。峦山镇处于四面环山的小平原上,一条小河从镇前流过,小河流到酒埠江,58年在那里筑起大坝,成为水库,坝区的水面有上十里长,成为著名的酒埠江电站。湘东钨矿的电也是来自酒埠江。峦山镇比八团牛气多了,这里有供销社,医院,还有铁铺、饭店,这每逢阴历二、八赶场,是当地的商业中心。在饭店里,我们从 服务员口里证实了:这里下去不远就到码头,每天两班轮船,网酒埠江。酒埠江每天有到礼陵,湘潭的班车! 这条路,在后来几年一直是我们回家的黄金小道,路近、费少、方便! |
-- 作者:风铃草 -- 发布时间:2009/1/21 12:55:41 -- 谢谢仙子的推荐!为什么至今他们下放到地方仍然没有通车?是自然条件的原因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