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9)
---- [原创]三个革命“摇篮”仅存遗迹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9&id=27702)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15 22:15:14
-- [原创]三个革命“摇篮”仅存遗迹
历史上,衡阳这块热土曾诞生过许多中共重要领导人物。当时位于市内江东岸赛金坪的省立第三师范,江东岸湖北路的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江东岸荷花坪的省立第三女子师范,由于产生了众多著名革命家被称为当年三个“革命摇篮”。当时三师校长是湘南起义后牺牲的共产党员蒋啸青烈士,在其革命思想熏陶下,中共早期领导人邓中夏、蒋先云、黄静源、黄克诚、张平化等众多著名人物皆出自该校。省立第三女师出过向警予、白薇、毛泽建等女革命家。省立三甲工业学校出的著名革命家不如三师多,但这里的学生夏明翰、富甲一方的雁城商会会长夏老太爷的叛逆孙子,是当时声震湘南的湘南学联负责人、中共湖南早期负责人,一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使夏明翰烈士永垂青史。 而这三个“革命摇篮”中,原三师与三女师原址后为空军汽修厂与省汽修厂遗迹不存(参见蒋薛先生《雁城衡阳》一书),只有三甲工业学校一栋砖木结构的西式教学楼保存至今。据说这座大楼曾为第四野战军南下后野战医院,后为市四医院(一度称中西结合医院)住院部,现为市第一人民医院(前年由市四医院与邻近移交地方的铁路医院合并组建)闲置危房。 日前亲戚住院,探视病人时又见到这久违的硕果仅存的“革命摇篮”遗址。“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碑刻中涂着“爱护花草”黑字,大部房间空置的楼道里板壁上到处是剥落的痕迹。少数房间门口堆着烂衣,似乎是临时清洁工栖身之处。也难怪,如无市政当局担当,一个讲究经济效益的医院怎会为这清末的危楼“买单”?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15 23:38:08
--
医院的住院部楼:

住院部大门左树后即为原三甲工业学校遗址:

医院即将竣工的16层新楼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15 23:52:10
--
原三甲工业学校教学楼:



市文物保护牌:

 危楼内观:


相邻的一栋50年代建筑修葺完好:

从危楼窗口中见周围现代高楼林立:

|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9/1/16 10:39:07
--
新陈代谢无所不在。由于城市发展,历史变迁,一些文化遗迹最终只有以影象的形式保存可能在所难免。 另外,个人觉得,只有孙中山黄兴他们的推翻“天子”的行动才能叫革命——革除“天子”的所谓“天命”。当天命被革除,后面的或阴谋家野心家,或理想主义者争夺天下,以填补权威空缺的暴力活动或阴谋活动,都不能称为革命。当然,这类活动总是打着革命的旗号以蛊惑人心。
|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9/1/16 11:36:51
--
不说也罢,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历史了!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17 0:03:19
--
谢哥巴兄与笔架山人兄对话题的关注。 关于众多“主义”,关于历史事件,愚以为还是要历史地看问题。虽然于“主义”有许多看法与哥巴兄同。 政权的更替除了近代民主社会选举制度,不论“商汤革命”还是法国大革命多以暴力完成。尽管也有罗兰夫人“革命,多少罪行假汝之名而行”临刑前名言。 民国年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党人振臂一呼如处干柴烈火之势。历史事件总有其发生的根源,如曾囫囵吞枣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份”介绍马氏的老师黑格尔,其有句名言“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不管是否各为其“主义”,对那些为信仰献身的人还是心存敬意——为信仰赴死不是吾等凡夫俗子所易为。 灯火更关注的是人们对历史遗迹的淡漠,这类百年老建筑日见稀少。
|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9/1/18 11:29:42
--
同意灯火的想法:“灯火更关注的是人们对历史遗迹的淡漠,这类百年老建筑日见稀少。”历史就是历史 怎么定性怎么定名,那是历史后的事。
这类文章,我还是建议灯火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发上衡阳晚报等,呼吁一下看看有不有人乐意关注。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18 18:03:24
--
以下是引用乡音在2009-1-18 11:29:42的发言:同意灯火的想法:“灯火更关注的是人们对历史遗迹的淡漠,这类百年老建筑日见稀少。”历史就是历史 怎么定性怎么定名,那是历史后的事。 这类文章,我还是建议灯火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发上衡阳晚报等,呼吁一下看看有不有人乐意关注。 谢谢乡音姐关注话题。此帖也发官方的衡阳论坛,除几个小民亦无人应声。与肉食者谋,大概于事无补。只好“留此备存”吧。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18 18:05:03
--
元宵兄搜集的外国传教士一百多年前在衡阳拍的老照片之一: 清末衡阳某公馆门外(有人怀疑江东岸彭玉麟公馆门外)
 可惜丁家码头附近彭公馆原物不存,无法对照。90年代过此还是房产公司管辖的房产,典型明清风格的深宅大院,内有许多住家。还有老石板街,好长一段巷子都是这种老屋,除了原彭宅,靠湘南学联旧址还有夏明翰爷爷家夏宅。记得市电视台还播过介绍彭公馆节目,宣传要保护,仍荡然无存,今江边的所谓“退省庵”(彭玉麟读书处)不过是在原址开发楼盘后搞的仿古建筑。好比败家子把祖传商代旧青铜器卖废品再请人铸一个发亮的新的假货。 彭公馆原址开发楼盘
 仿建彭公馆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18 18:07:41
--
湘南学联旧址旁夏明翰故居(夏公馆)巳不存,现为新大桥(二桥)旁街心花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