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石门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25) ---- [原创]苦涩酸辣逸事之五:下放“市区”还是“湖区”(外一则)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25&id=45400) |
-- 作者:九澧山鬼 -- 发布时间:2009/7/23 22:19:11 -- [原创]苦涩酸辣逸事之五:下放“市区”还是“湖区”(外一则) 苦涩酸辣逸事之五:下放“市区”还是“湖区”(外一则) 下放“市区”还是“湖区” 1960年代末,长沙城里一拨伢子妹子被发配下放石门。一车坐到到石门县城后,县四个面向办,也就是后来的知青办征询他们的意见:是去白洋湖,还是去泥市、所市、罗坪、太平。 他们心想:白洋湖那是湖区啊,湖区不好,湖区农活累,还是去泥市吧,那是市哦。 于是,车子离开县城往西北方向蜿蜒前行,越走,山越大,越走,路越陡。问石门陪同干部:我们不是去泥市吗?市怎么这么多山呢。石门干部回答:大山还没到呢。 于是,伢子妹子们不走了,要车停下来了。商量一阵,决定:还是去白洋湖。 于是,白洋湖以及毗连的三板桥、磐石、花薮等公社成了一些长沙伢子妹子的第二故乡。 他们起先不知,石门的地名多“市”:泥市、所市、磨市、皂市……,石门西北乡叫“坪”的也就是大的几平方公里平,小的几十亩平。石门的地名多“市”,好像是出于民国时期,不知怎么就把泥沙、磨岗隘、皂角树等等,叫做了泥市、磨市、皂市等等。泥市也就是现在更出名的壶瓶山,那是湖南山最高的地方。白洋湖早就已经根本看不到什么湖了,恐怕还是几千年前的云梦泽时期,有个名副其实的白洋“湖”。 原来是爸爸戴高帽游乡 文革期间,Z区区委书记、区长被打成“走资派”,造反派逼他们天天戴高帽子打锣游乡。 一天,有一户人家几个孩子正在嘎嘎家玩耍。孩子们听见远远锣声,兴奋得喊叫:去看咯! 待到一溜“走资派”游至屋前,孩子们蜂拥而至。哪知孩子们一看,惊呆、傻眼,张起嘴巴不作声了。原来,是自己爸爸和爸爸的同事叔叔伯伯们。好多年以后,那些叔叔伯伯还在逗笑成了大人的这几个孩子。 (2009.7.23) |
-- 作者:雕刻水 -- 发布时间:2009/7/23 23:38:14 -- 的确如此。当年有不少兴高彩烈去看热闹的小伙伴,做梦也没有想到是自己的爸妈在游街,被眼前情形惊呆惊傻的,我知道的就有好几个,年龄再小一些的甚至当场号啕大哭。 |
-- 作者:青春不再 -- 发布时间:2009/7/24 13:08:39 -- 是啊,我记得我父亲文革时,家里放了两块牌子(一大一小),上面写着“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XXX”。小心翼翼地保管(大的放在高柜上面,小的压在枕头下面),并一再交带我们几子妹不要搞坏了。愚蠢的年代,做出了许多愚蠢的事。 |
-- 作者:比哩哩 -- 发布时间:2009/7/25 18:49:50 -- 想起父辈挨整,至今还记忆犹新.高高的围墙上写着“打倒走资派大特务某某某”家中的墙面也写着顺口溜“老子要造反,那怕鬼来喊,小小某某某,叫你钻土眼”。记得那时候,我还经常和小伙伴们一道念这顺口溜,认为很好玩呢?所以至今也不会忘记,入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