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石门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25)
----  父亲十周年祭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25&id=45385)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9/7/23 19:49:42

--  父亲十周年祭

  

  我的父亲生于1918年农历正月21日,卒于1999年8月1日早上,享年82岁。

  在那个原本很有钱的商人大家庭里,我的祖父是他这辈人中惟一选择读书的男人,祖父在大学学的是农艺,一生有自己小小的实验园和一份不错的工作,在衡阳农专教书期间,还参与过水稻矮脚南特号的培育,是个小有成就的农业专家,1942年因肺痨病而过早谢世了;我的父亲大学攻的农作,毕业后曾受聘于一些农业研究单位,终因解放前十多年间战事不断、致使他于专业方面一无所成;无奈改行教书后,又因时代变迁,政治运动过多而历经失业、就业、蹲牛栅、遭流放;右派、黑鬼牛鬼蛇神的帽子戴了又摘、摘了又戴......等到尘埃落定,他的人生已经步入了晚年,什么荣誉什么光环也弥补不了耽误的青春和逝去的光阴,人生就那么几十年,经不起折腾!

     和祖父相比,父亲惟一超过他父亲的是寿,他十八岁上也得了肺痨,在当年,这也是与如今的癌症一样难治的病,但是,1956年的胸透视片显示,父亲的肺部病灶全部钙化,医生宣布他不再是肺病病人!身体的顽疴经精心治疗和保养刚刚消去,心灵的伤害却从此加码:从1957年打成右派到1966年变成黑鬼;从“文革”动乱开始对他的批斗,让他一星期白了满头青丝,到疯狂武斗中被自己的学生和“同事”用铁丝吊打至遍体鳞伤;父亲的身体神奇地经受住了无情的重创,没有让他倒下去!  

      1973年已经五十五岁的父亲被石门县教育局召回,却以不宜留在原单位为由而就职于泥市中学,1976年,近六十岁的父亲,被湘乡一中--解放前让他失业的恰恰就是这所学校--调回去担任高三化学教师,才有了晚年安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当我们都高兴地看到他的头顶上居然又生出了一片乌黑乌黑的青发时,他却倒在了让他倾心几十年的讲台上......

     1999年8月1日,也是今天这样的三伏天,父亲带着他的遗憾、带着他的满足、带着他的憧憬,离开了这个他可能一辈子也没法读懂的世界,与他的父母团聚去了。

   他是他父母的独子,在那边他一定会过得很好。  

 









--  作者:九澧山鬼
--  发布时间:2009/7/23 20:35:45

--  
    深深怀念乡音大姐你的父亲。动荡和疯狂的年代,糟蹋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可惜!但愿那样的历史今后不再重现。如果你的父亲1976年没有回到原籍,石门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一定会把他当宝贝的,我因为1986——1991年在政协机关工作,我有幸与和你父亲同样遭遇的好多老人家交往较多,他们确实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年,焕发了勃勃生机。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7/23 21:35:42

--  

   乡音祭奠父亲逝世10周年我看完心情不平静。我看到,一个远方的小镇,有一个老人穷尽一生,这个老人教书一生,那满头的白发是粉笔灰染成的。十年动乱,受尽磨难,恶梦终于过去,父亲回到三尺讲台,热衷于自己的教师职业。父亲一生中倍受磨难,苦苦挣扎都没被击倒,却病倒于三尺讲台之上,溘然长逝,走完了82个风雨人生。老人在55岁以后得以落实政策,他的精神是愉悦的,当然,还有他的遗憾。在去另一个世界的路上,终于可以带着他的满足、带着他的憧憬和遗憾干干爽爽地行路了。

   祝愿老人在天堂快乐,天堂没有人世间的磨难,天堂没有阶级斗争,天堂没有悲伤.......


--  作者:雕刻水
--  发布时间:2009/7/23 23:14:52

--  
  一位那个时期的老知识分子,如果给予舞台,一定能为国家、为民族教育出许许多多人才的,可是因为战乱和折腾被耗去了大半生,这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
    历尽坎坷的老先生啊,把遗憾从天堂抛向浩淼无边的宇宙中去吧!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9/7/23 23:17:27

--  

今天和夜分别后回来,匆匆写成这一篇,为的是要在8月1号前发送给父亲,打开电脑时突然想起这个月底是祖父的生日,1897-1942,所以就对比着写他们的命运了。祖父是从钱堆里跳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一辈子生命短暂却幸运;父亲是倍受伤害的知识分子,晚年才看到了光明,总算也有个好结果。

网友蔷老说得对极了:“希望以后不会再有人陷的泥潭!

谢谢二位版主的跟帖,我父亲现在和他的父母都在祖父的实验园里安静地“生活”

以下是引用九澧山鬼在2009-7-23 20:35:45的发言:
  深深怀念乡音大姐你的父亲。动荡和疯狂的年代,糟蹋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可惜!但愿那样的历史今后不再重现。如果你的父亲1976年没有回到原籍,石门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一定会把他当宝贝的,我因为1986——1991年在政协机关工作,我有幸与和你父亲同样遭遇的好多老人家交往较多,他们确实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年,焕发了勃勃生机。

  你说的是事实,我相信。

  你和好多这样的知识分子交往过,你知道一中的英语教师张国柱后来的情况吗?他的小女儿叫张莉,比你们高不了几届,我记得她和黄利亚是同年级的;

  黄利亚的父亲黄湘波死后的追悼会听说很热闹,黄湘波是个非常不错的物理教师!为人也很好。听我父亲说过,黄老师读大学时参加了抗日的武工队,能使双枪打鬼子呢。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9/7/24 6:20:43

--  
以下是引用雕刻水在2009-7-23 23:14:52的发言:
  一位那个时期的老知识分子,如果给予舞台,一定能为国家、为民族教育出许许多多人才的,可是因为战乱和折腾被耗去了大半生,这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
    历尽坎坷的老先生啊,把遗憾从天堂抛向浩淼无边的宇宙中去吧!

  雕刻水 你说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暂且当作现象吧)教书的人只希望自己能教出几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才 ,就像工人只希望自己的产品是优质产品、农民只希望自己的田里长出好庄稼,政治家希望自己的主张有惠于民一样简单。他们不会做工 不懂种地 当然也难懂政治,所以有谚语云“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如果能对他们宽容些,给他们安心教书的环境我们的国家不知道要有多强大了!


--  作者:九澧山鬼
--  发布时间:2009/7/24 7:26:10

--  
以下是引用乡音在2009-7-23 23:17:27的发言:

今天和夜分别后回来,匆匆写成这一篇,为的是要在8月1号前发送给父亲,打开电脑时突然想起这个月底是祖父的生日,1897-1942,所以就对比着写他们的命运了。祖父是从钱堆里跳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一辈子生命短暂却幸运;父亲是倍受伤害的知识分子,晚年才看到了光明,总算也有个好结果。

网友蔷老说得对极了:“希望以后不会再有人陷的泥潭!

谢谢二位版主的跟帖,我父亲现在和他的父母都在祖父的实验园里安静地“生活”

以下是引用九澧山鬼在2009-7-23 20:35:45的发言:

  你说的是事实,我相信。

  你和好多这样的知识分子交往过,你知道一中的英语教师张国柱后来的情况吗?他的小女儿叫张莉,比你们高不了几届,我记得她和黄利亚是同年级的;

  黄利亚的父亲黄湘波死后的追悼会听说很热闹,黄湘波是个非常不错的物理教师!为人也很好。听我父亲说过,黄老师读大学时参加了抗日的武工队,能使双枪打鬼子呢。


张国柱我认识,我在教育局机关宿舍,文武家里经常见到他,他常常去文武家去,因为文武妈妈是教育局管财务的干部,对老人家很好的。他女儿我不认识。黄利亚我认识,她的女儿我很熟。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9/7/24 7:48:32

--  

张国柱还在?应该是九十多岁的人了。不会是张国良吧?也是是九十出头的人。前年我听人说张国良老师还在,他是我高一和高三的班主任,真希望能见见他们。要是早认识你就好了,上次去石门的最大遗憾是没见到我想看望的老师。

不是说文武已经不在了吗?我知道你和大毛很熟悉的。


--  作者:九澧山鬼
--  发布时间:2009/7/24 13:56:41

--  
以下是引用乡音在2009-7-24 7:48:32的发言:

张国柱还在?应该是九十多岁的人了。不会是张国良吧?也是是九十出头的人。前年我听人说张国良老师还在,他是我高一和高三的班主任,真希望能见见他们。要是早认识你就好了,上次去石门的最大遗憾是没见到我想看望的老师。

不是说文武已经不在了吗?我知道你和大毛很熟悉的。

我在文武家见张国柱还是二三十年前,张国良我们读书时他在一中,不知道他后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