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邵阳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24) ---- [原创]血战青龙桥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24&id=39228) |
-- 作者:邵阳知青 -- 发布时间:2009/5/25 23:47:10 -- [原创]血战青龙桥 血战青龙桥 龙国武 1971年一个华灯初上时分,有着“龙桥铁犀”古景的城中闹市青龙桥上千头攒动喊声连天,人们争相目睹一场实力悬殊的浴血格斗。不是亲临现场,人们恐怕绝难相信格斗双方的人数竟是1:30。 事出有因。 1968年,文化大革命进入到第三个年头,六六届初中毕业的我已辍学两年。这年的 作为“黑五类”子弟,同时强烈要求融入主流社会“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我原本在农村发狠苦干,渴望能早日跻身工人阶级行列——当时社会,这是中国青年可与从军报国媲美的最高理想。 可是,此时,由于“血统论”泛滥与家庭遭受雷击般变故,我很快沦为无家可归的青年流浪者,还患上当时令人谈虎色变的肺结核,生命受到严重挑战,只得倒流城市寻求救助。 眼下,在青龙桥上遭人暗算的,就是有着善良心肠、给我雪中送炭的一位友人。 大敌当前,大恙在身、决心替他独战凶神的我言词恳切地劝说这位挚友撤离险境后,心情反有了一丝莫名的轻松。 我手握两只长约3寸、两端各嵌有一它圆锤、三颗铜刺从握成拳状的指缝间略露、既具一定杀伤力,又不致人死命的防身暗器“金星醉”,双手飞快隔开冲到身边的哼哈二将打来的直冲拳,照他们头上就是几下,顿时,他俩头上溅开了血花。 随着同伙的哀嚎,又一名彪形大汉冲至跟前,我怒目圆睁暗吸凉气,长着一副铁塔似身板的这人竟是城中出名的恶少,古城人们少有不畏惧他的。可恼这厮脸露老鹰扑鸡般鄙夷的狞笑,倚仗有些武功又高出我一头,生死阵前竟不肯丢掉吸着的香烟,好似让我一手也能稳操胜券。好一个轻敌的少有狂徒!我不由心中一阵窃喜! 说迟时,那时快,我以闪电般速度飞身出拳,猝不及防地在他骄横的面部与阔绰富态的毛大衣上各拉开一道长长的豁口,连同他肥白的手掌顿时鲜血淋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围观的人群顿感解恨,发出一片欢呼! 孤身奋力拼战到最惨烈的时候,我俨然已成一团血人,但仍好如战宛城里紧护曹孟德的悍将典韦,就是死战不退。直至胸腔喷出悲壮的血雾,意志得以最高升华,那些人才各怀鬼胎凄然作鸟兽散。 …… 血战青龙桥的传奇竟让我困厄的生命出现转机,赢得了渡过漫漫长夜投身改革开放的空间。这以后,古城宝庆愿意伸手援助我的人渐趋渐多,让我依稀见到了人生的希望。然而,作为中国知青的普通一员,我至今在想:青年时代那次义无反顾的选择意义究竟有多大?它与狼牙山五壮士,与出川抗日——在台儿庄战役中坚守孤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从容让身边的警卫撤离,尔后舍生取义的王铭章将军等英烈相比,二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本质区别?倘若生在那个时代,我们中将会成就多少英雄?!
龙 国 武
1949年生,湖南省邵阳市人,老三届知青,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作家协会会员。1957年入读邵阳市东塔小学,1963年考入邵阳市第六初级中学;1966年初中毕业时遭遇“文革”,辍学2年;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9/5/26 0:27:11 -- 拜读,感慨. |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9/6/29 9:44:14 -- 这篇文章如果没有后面的一段,龙先生就是白活了。因为有后面这一段,我佩服你! 然而,作为中国知青的普通一员,我至今在想:青年时代那次义无反顾的选择意义究竟有多大?它与狼牙山五壮士,与出川抗日——在台儿庄战役中坚守孤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从容让身边的警卫撤离,尔后舍生取义的王铭章将军等英烈相比,二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本质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