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邵阳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24) ---- [原创]改歌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24&id=37880) |
-- 作者:林阿木 -- 发布时间:2009/5/12 13:13:04 -- [原创]改歌 那年月,文化被革命,我们很无聊。于是我们改歌。 我们把《美丽的姑娘见过万千》改成了这个样子: 美丽的姑娘见过万千, 唯独你来最讨厌—— 满脸的麻子垂着吊眼睛, 牙齿爆出好啃西瓜皮。 接着是合唱: 武岗县里 吓死个司机也是你咦呀, 姑娘呀! 这当然使我们很开心。其中提及武岗,是因为下到城步的知青,想望家乡邵阳不能,便以近乡一步之武岗县城为向往,写进歌词。武岗毕竟不像城步一样荒僻,知青去那里找汽车回家也容易一些,虽然司机同志们往往只青睐女知青。这中间虽无“直把杭州当汴州”之欢乐,却也有“却望并州是故乡”之酸楚。 也还有悲壮的,如《红卫兵战歌》: 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 百分之百的下农村。 读了一十二年书, 搞了三年文化革命。 带迁移,转粮本, 打起背包下农村。(两句重复) 亲爱的妈妈,你别担心—— 政府马上要动员你! 唱的是上山下乡之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或评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动员城市居民也下乡去,那时的情景。 我们那时改歌,多是酒瓶装新酒,改词不改曲。 改词其实是很冒险的事情。像前面那首,本来就是“黄歌”,糟踏一下子,也不涉政治,问题似乎还不大。后面的改的是“红歌”,而且可以上纲上线,如果有人来追查,那你可得吃不了兜着走。幸而无人告发。 好多年以后,有人却发明了改曲不改词的唱法。——人们把那叫着“红歌黄唱”。不过,我们当时已是“结束丝竹入中年”,没那份捣蛋劲了。即使是腹诽,要说出来,也至多正儿八经说几句。于是人们开始把我们叫着老气横秋……而如今我们更老了。 (这是一篇约写于1992年的短稿,当时某报准备采用,后来又不用了,退了回来。之后记不起放到哪里去了。十多年了,真奇怪,却没能忘记它!于是干脆凭记忆把它重写出来。) 20080819 |
-- 作者:林阿木 -- 发布时间:2009/5/12 13:15:04 -- 《改歌 》 作者:林阿木 那年月,文化被革命,我们很无聊。于是我们改歌。
武岗县里 吓死个司机也是你咦呀, 姑娘呀!
|
-- 作者:林阿木 -- 发布时间:2009/5/12 13:26:32 -- 粘贴后成了上面的模样,改动后也不见得好看。不熟悉编辑这里的发贴,慢慢来吧! |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9/5/12 13:53:23 -- 好. 邵阳知青站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