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枝柳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21)
----  苦乐炊事班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21&id=45351)

--  作者:人生境界
--  发布时间:2009/7/23 14:39:07

--  苦乐炊事班

苦乐炊事班            十四连曾宪钧

         1973年5月24日,一个对于我一生来说最为特别的日子,也就是在这一天我们长沙 2000 名高中毕业生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定要把三线修好”的号召,在长沙铁路指挥部的统一布置和指挥下,满怀豪情,惜别父母和亲友,踏上了去往西南的边陲小镇怀化的路上,参加那特殊时代的“三线建设”。在二年零六个月的三线建设中留下了无数难忘的瞬间,也让一个青涩的我成长成熟。

在三线两年零六个月的战斗中,我们从怀化后又转战靖县,我先后安排在生产班、炊事班任班长.这里讲讲苦乐炊事班的生活吧。炊事班的生活,有的令我欢歌雀跃;有的则令我掩面而泣。这些或苦或乐,都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那无数的难忘的工作生活片断构成了我生活中最精彩的一部份,现将那部份苦乐相伴的炊事班生活与大家分享。

先讲苦,我们炊事班有炊事员、烧火员、保管员共8人。都是由18-19岁的大姑娘组成,记得有文静寡言的邹宁、活泼爱唱的贺佳利、直爽开朗的姚红莲、沉稳和蔼的戴福纯以及性格各异的华丽云、郑春元、徐一曼、周勇等。我们来到这穷乡僻壤的山沟莫说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那么不习惯,还要起早贪黑为全连160号同学准备饭菜,遇到的困难之多,担子之重可想而知。

炊事班的生活每天是这样度过的,每天早晨5点,轮做早班的两个炊事员、一个烧火工被清脆的闹钟声吵醒后,立即从床上爬起来,哪怕是在严寒的冬天也要从热被窝中爬起来,不敢有半点懈怠,起床后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首先,由两个炊事员将前晚保管员称好在蔑萝筐的大约50-60斤米抬放到大木圆桶中,从水池中舀起水边冲洗,边用铲子翻动,洗好后稍事滤干,再抬到有半个人高的灶台上,准备分配到饭甑的每一个饭钵里。饭甑共有三层,每层50—60个钵子,米要从萝筐里先分好第一层,再分第二层、第三层,近处的好分,远处的要分到,还得爬上灶台,就象玩杂技一样,将米百发百中地飞射到钵子里。三层米都分好后再把甑盖盖上才算完成了上甑任务,一甑饭大约要蒸四十五分钟,为确认饭是否蒸熟,简单的办法是把饭甑掀起一角,迅速地用刮饭的瓢子在近处的饭钵里挑一坨饭试生熟,如果火候不到就还要蒸片刻。别看这事简单,稍有不慎,在揭开甑盖一瞬间,就会被甑里冒出来的蒸气烫着,这个我是有深刻体会的。一次竟然把手腕烫红了一大块,当时只觉得烫痛了一下,也没有去管,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接着做事,结果第二天就起了好大一块泡,也不知过了多久,手腕上的泡竟然干瘪脱皮后慢慢地消失了,不久就恢复了原状.

再说烧火的,关键的技术是隔夜火要留好,留好了隔夜火就等于按时开餐有了保障。烧火员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炉门,撬动封火,炉火就会熊熊燃烧起来,中途要不断地铲煤、翻动,以保持炉火旺盛,这样饭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汽蒸熟。这个工作不但有一定技术性,而且还有相当的劳动强度。但是烧火的姑娘不怕脏,不怕累,经常是搞得灰头灰脑的也没有怨言,因为她们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如果生产班下班回来了还不能开餐,那饭堂里只会听到筷子调羹当当的敲碗声,有时还会听到一些怨言声。

再说炒菜,每餐有这么多人吃饭,菜自然不会少,每餐大约要炒相当于现在脚盆大那样3-4盆的菜。炒菜是用特大菜锅,用像工地上的那种水泥铲子炒。我除了要全面掌握工作外,炒菜的任务是主要由我承担,每天站在灶台边,几盆菜炒下来,全身都是汗,热浪、油烟直往身上扑来,虽然菜里油水不重,但站在灶台边还是搞得额头、头发上粘糊糊的,闻了这些油盐气,饭都吃不进去了。后勤采购的菜品种比较单一,每天不是干辣椒炒黄豆,笑称干辣椒炒枸杞子,就是腊猪脑壳炒青辣椒。还有两个始终不变的汤菜,那就海带汤、萝卜汤,尤其是萝卜可以一菜两吃,大家编了一段顺口溜,叫做“萝卜汤、萝卜片,围了萝卜打转转”,后勤连种菜班还经常补充一些时令蔬菜。因为油水少,对正值长身体、承担繁重体力劳动的这班年轻人,饭量大得吓人,男同学一般能吃一斤半,女同学也能吃上七、八两,就是没有菜也能吃上一钵,偶尔过年打牙祭,每班一桌,菜有荤有素,几盆菜往桌上一放,大家都一哄而上一抢而光。那时我们为了增加伙食的花色品种,也不知从何处学着打起豆腐,做起馒头来,豆腐我们还是做得可以,可做出的馍头真的不敢恭维,有的做出来硬梆梆的,个别男同学发起脾气来没管那多,拿起馍头就从窗口投向我们,吓得我们不知道哪来的风。

到了开餐的时候,我们先由4人每人抬一角将饭甑抬到案板上,然后把几个盛菜的大盆抬上案板,几个炊事员分别站到几个窗口,开餐时,先由一个炊事员负责将几个大盆里的菜用勺子分到小碟里,再由窗口炊事员倒在他们碗里,由于菜是有定量的,做的菜必须保证每人都分到,且吃饭的地方只此一处,不像现在只要有钱到处有饭吃,所以分菜不敢多分,如果舀多了匀下去一点,就有人起哄说:“手莫发颤咯”,搞得分菜的人很不好意思。

还有一件比较尴尬的事,使我们非常怄气,那就是我们每天要专为女同学烧一大桶热水,每人发一小桶,男同学没有,可是个别男同学可能在家时比较娇气,到打热水的时间,也要我们打给他,我们不给他就破口大骂或者夺过水桶舀水就走,甚者还把水泼在我们身上,把我们气得跑到寝室偷偷流泪。

要说苦,莫过于过年过节,生产班的都已经放假,而我们却要呆在厨房为他们服务。冷清的厨房,冰冷的水,寒冷的空气,心情也随之发凉,但又没办法还得去做,谁叫我们是炊事班的呢?记得那次在竹田过年,采购班的进了近十个新鲜猪脑壳,要刮干净做了吃,我们把一个个洗干净的猪脑壳整整齐齐摆放在案板上,凝视着这些狰狞的面孔,脸上露出的都是无可奈何的苦笑。

上面虽然诉了这么多苦,但苦中也有乐,那是革命乐观主义的乐。在炊事班里,不论是在饭堂里、工作坊、还是寝室里,不论是上班时还是下班后,经常能听到大家爽朗的笑声和愉快的歌声。

记得我们炊事班每天上午都是围坐在饭堂里择菜,节奏比较慢,大家一边择菜,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唱着优雅抒情的歌曲。而剁辣椒是一种快节奏的工作,左右两手各执一刀,一上一下快节奏地轮番剁,随着这一节奏,我们就唱一些进行曲,这样工作起来就不觉得单调乏味,工作效率也比较高。业余时间我们还会想些办法自娱自乐,记得有一次下班后,大家洗漱完毕正聚在狭小的寝室说笑,不知是谁翻出一本《战地新歌》的歌本来,那里大概汇集了当时最流行的歌曲几十首吧,大家兴致来了,一口气就把歌本里的歌从头至尾唱了个遍,虽然没有伴奏,没有听众,但是大家在集体这个大家庭里感到好快乐好快乐的。

快乐的事还有发生在我们姐妹中的一些找乐的趣事。由于长期起早床对大家来讲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为了早上多睡一会儿,有的炊事员竞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有一天深夜,她们神不知鬼不觉地爬起来,把早饭蒸熟,菜准备好又睡觉去了,早上起床热一下就开餐。结果第二天早上开餐,饭上都起了一层黄色的壳。还举一例,那时我们这些正值青春期的大姑娘们对有些事似懂非懂,讲的话懵懂可笑极了。就说前面介绍的那个直爽开朗的姚红莲吧,她比我们大一点,俨然像个大姐一样,她快满二十岁那天,板起一副脸,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我快二十岁了,我是大人了啊!大家不要再把我当小孩子了,你们在我面前要严肃一点!我们一听这话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心想,凭她讲的这些话,她就没长大。

我们快乐的时刻还有过年过节,连队经常要组织文艺节目表演,每班都要出节目,记得在一次国庆文艺节目汇演中,我们炊事班表演了一个《我为革命下厨房》的表演唱,大家一个个出来表演,绘声绘色,还真像那么一回事。这首歌我现在还能唱出来,歌词至今我还能记住大部分,“我为革命下厨房,下厨房,春夏秋冬日夜忙,日夜忙,不分白天呀和夜晚哪,干起活来有力量。有力量……服务工作意义大,身在厨房心向党,心向党。哎……服务工作平凡又光荣啊,我爱这一行。”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是,我们完成三线任务下路时,大部队759月份都回长沙了,但还有一些扫尾工作要做如锤道碴什么的。工地上有任务就必然有后勤,,我服从分配留守继续为大家服务至11月份。记得我们在那儿学会了做酥饼,酥饼做得又香又酥;记得为了改善伙食,我们把宿舍同学们留下没带走的物品如旧鞋、旧衣服收集起来,摆在外面,上面标上几双鞋子兑一只鸡,几件衣服兑几斤辣椒、蔬菜等的标签,让当地农民进行交换,这样我们的伙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是我第一次尝到了交易的快乐,兑来的东西有的当天就做着吃了,有的一下吃不完,就收藏起来。就是鸡不好管理,我们兑了几只鸡,晚上放在饭厅里,第二天我们起床一看,全不见了。我们到处找,结果不知什么时候跑到山上去了,我们几个人在山上追啊追,直到全部抓回为止,虽觉得累,但能全找回来,也觉得蛮有乐趣的。

三线生活虽有苦有乐,其实苦和乐是不能绝对分开的,苦中有乐,乐中有苦。看待苦和乐取决于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当我们看到枝柳铁路建成之后,火车在崇山骏岭中飞奔,铁路交通给贫穷的湘西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富足,我们炊事班姑娘们能为保卫祖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一点贡献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虽苦犹荣。同时大家在共同的战斗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磨练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为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我衷心感谢连队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指导和绝大多数的三线同学对我们炊事班工作的理解。感谢炊事班每一位姐妹为三线工地的后勤保障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对我工作的支持。对个别同学在特殊的环境中表现的冲动,我现在也完全能够理解他们。现在这些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他们也在为自己年少时的不懂事而忏悔。在一次同学聚会时就听到一位同学说,我们那时真的不懂事,连队有这么多漂亮可爱的姑娘不知道去谈爱,而去搞空头路,很愚蠢啊!

现在回首我们三线那段峥嵘岁月,我无怨无悔,并感谢它给予我们坚忍、向上、奋斗宝贵的精神财富。






--  作者:满手阳光
--  发布时间:2009/7/23 16:41:49

--  

    

      “到了开餐的时候,我们先由4人每人抬一角将饭甑抬到案板上,然后把几个盛菜的大盆抬上案板,几个炊事员分别站到几个窗口,开餐时,先由一个炊事员负责将几个大盆里的菜用勺子分到小碟里,再由窗口炊事员倒在他们碗里,由于菜是有定量的,做的菜必须保证每人都分到,且吃饭的地方只此一处,不像现在只要有钱到处有饭吃,所以分菜不敢多分,如果舀多了匀下去一点,就有人起哄说:“手莫发颤咯”,搞得分菜的人很不好意思。”

        拜读了炊事班长的美文,写得真实感人。谢谢!

      

        真实的场景在我眼前再现,我在炊事班也搞过几个月,深有同感。那时在工地上干活的姑娘小伙因劳动强度大,超会吃。我也是从劳动班调到炊事班的,我也能体会想多分点饭菜的心情。每天开餐分菜时,心里真想多分点给那些兄弟姐妹们,但,为了人人都有吃,又不得不狠心。我现在还记得我所在班的姐妹们说我不念情,那确实是两难啊!


--  作者:人生境界
--  发布时间:2009/7/25 14:09:55

--  给满手阳光的回复

满手阳光:你好!谢谢你浏览我写的陋文并留言.我们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感受,在苦乐交织的三线战斗生活中形成的三线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个三线战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你也应是三线精神热心的传承人.分指殷老师要我留言问你的尊姓大名,还有联系电话或QQ号,你是不是可以告诉我或他.你是十六连的代表,有事便于联系.谢谢!


--  作者:满手阳光
--  发布时间:2009/7/25 17:59:28

--  
    人生境界你好!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感受,产生了共同的共鸣。我可以报上我的名和姓,可我不能代表我们16连的朋友们,因为我与大家都没有联系了。抱歉!
QQ号:814570258

--  作者:姜不辣
--  发布时间:2009/7/27 15:34:34

--  
美文,欣赏了。十四连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年女生宿舍起大火,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