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长沙县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20) ---- [原创]一片立秋后插的双季稻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20&id=46405) |
-- 作者:七星相伴 -- 发布时间:2009/8/4 10:42:54 -- [原创]一片立秋后插的双季稻 一片立秋后插的双季稻田 “现在还没有立秋,双抢已经全部结束\'。 这是蓝蓝网友在昨天《一头黄牯牛》跟贴最后的话,我下那些年,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很高,同时也做了一些得不偿失的事,即劳民伤财的事。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年是立秋后插的双季稻田。 现在即将离立秋的日子没有几天,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真正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但往往由于”秋老虎“比没有立秋还热得多,人们习惯认为还是夏天,我们下乡的生产队还在离秋后”还抢插“双季稻,一直”抢插“到秋后一个星期。 双季稻在我们下乡那个一个地方 ,还有一个美称为”饭禾”,因为早稻、中稻农户们认为是上交加国家的统购统销任务的,真正吃饭还是靠双季稻,饭与禾这两个字中间查画上了一个等号。 有一年,秋收前,旱情来得特别早,持续时间比往年时间长,人们白天忙做农活,晚上还要车水抗旱,双抢季节又多了一个抗旱,变成了“三抢”,人们每天的体力劳力出现了透支,由于那年双抢比往年在抗旱方面花费的时间多,到立秋时,原计划双季稻任务肯定完不成,那一片计划插饭禾的田在田洞中间,在割了的早稻被抢插成饭禾的田中间似乎像一个疤,也许是工作组认为这一个疤,是当时提倡的形势主义作怪,双季稻没有连成一片,明眼人一看,该队双季稻任务肯定没有完成 ,插下去以后管他有收无收现在看上去一片绿,割的时候是一片黄,当时的农户在饭与禾等号之间也头脑中出现了多年失败的人定胜天上,一场违背自然规律,立秋后插双季稻在了那一片疤的田开始了,这片稻田比门离秋前犁的时候还了肥料,人们错误的认为,通过比立秋前多施一些肥,也同样能得到立秋前一样的收成。 耕牛本应该休生養息重新肩上背上了枷,早已经体力透支的农户本应暂时进行慢八拍的劳动,有延续了双抢的战斗,立秋后一个星期,那一片稻田绿了,疤也如愿的补上了,整个双季稻在田洞里连成了一片,但不会说话的年疲乏了,人也病倒了不少。 在田间管理方面,这一片立秋后插的双季稻田享受了比立秋前插的更多的优惠,单独肥料就比立秋前插的多得多。 收割的时候,偏偏这一片立秋后插的双季稻田不争气,黄是黄了,就是没有稻穗,立秋后一天的,稻穗吐不出,也就是这一片立秋后插的双季稻,没有和饭禾划上等号,它与绝收划上了等号,违背自然规律与劳民伤财划上了等号。 插的双季稻 |
-- 作者:双江 -- 发布时间:2009/8/4 11:09:33 -- ![]() |
-- 作者:隐士安 -- 发布时间:2009/8/4 12:26:31 -- 我清楚的记得在沅江时,两个重要农忙的时间段为:春插不能过五.一;双抢不能超过八.一。 |
-- 作者:灵玉 -- 发布时间:2009/8/4 16:13:10 -- "双抢"我记得是农村最辛苦的时候,每天早上3.4点就要起床,晚上很晚才回住地,白天太阳又晒.谢谢楼主的美帖,又让我们回忆那时的知青在农村搞双抢"时的岁月. |
-- 作者:方明 -- 发布时间:2009/8/4 16:26:45 -- 我只是听说春插和双抢有时间限制,我们队上田不是很多,基本上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没尝过误时的的苦果。读了楼主的美文真正体会了“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和“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意义了。谢谢! |
-- 作者:双江 -- 发布时间:2009/8/4 16:28:13 --
象个地道的农民,农活记得咯样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