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雄鸡报晓专栏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19) ---- 原创投稿 排牙山守野猪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19&id=45031) |
-- 作者:去西奇 -- 发布时间:2009/7/20 16:17:42 -- 原创投稿 排牙山守野猪 姓 名 金小波 手 机 13787789097 2009年 7 月 20 日
我是1969年初由师院附中组织下放到靖县的。靖县位于湘西南的山区,西邻贵州省,南距广西也只有一百公里,当时属黔阳专区,现改称靖州苗族自治县,属怀化市,但我们知青仍习惯叫靖县。 |
-- 作者:雄鸡报晓 -- 发布时间:2009/7/25 9:08:42 -- 排牙山守野猪 靖县地处湘省西南边陲,西邻贵州,南近广西。1969年初,长沙有近万名中学毕业生下放到哪里,我是其中的一个。 我和几个师院附中的同学到分配到了铺口公社。铺口公社东面一山高千米,南北走向三十里,山峰排列象排牙齿,故称排牙山。 我们插队到了同乐大队的舒家生产队。在来之前,我对要干的农活有思想准备的,原来就读附中的时候,每年都要下乡支农,“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没什么大不了的。 下队后不出所料,但有一样却是第一次听到,那就是“守野猪”。 我们生产队有田散落在排牙山的山边边上,山区多野猪。每当水稻抽穗时,野猪就会趁着夜色溜下山来,闯进田里吃稻谷,边吃边践踏,糟蹋的比吃掉的还要多。所以,每到这时期,就得派人到田边一夜通宵“守野猪”。 “守野猪”需先搭棚子,离地 下放第一年我就摊上了守野猪。记得生平第一次时,我吃完晚饭,匆匆夹着棉被和草席摸黑上山,一夜紧张得不敢合眼,嘴巴不停的吆喝,但看那个社员同伴却抱头酣睡。守过两回后也就无所谓了,我也能一觉睡到天亮。 要说在山边边上守野猪倒也有趣,睡在空旷的山野中,躺着就能看到满天繁星星和皎洁的月亮,山风拂面,虫鸣蛙声,而且没有多少蚊子,好不惬意。 但是,我们生产队还有田丘在排牙山顶上,那里海拔上千米,方圆十几里无人烟,野猪横行出没,需要一人长期驻守,日夜看护。 两年过去了。又到了8月,禾穗灌浆了,派谁上山呢。队上把人头盘算了个遍,说只有我去才合适。山上住的都安排好了。工分么,就按女社员中的最高工分计 --8分。下乡两年多了,给我的计分从未高过这个标准。这么说来,我只能欣然领命。 第二天清早,我用锄头作扁担,一头挂着被子,一头挂着十来斤米就爬起了山。十五六里的山路爬了整整两个多小时,大汗淋漓。到了田头一看就傻了,眼见一个孤零零的茅草窝棚,简简单单用三根木头支成一个棚,人进去后直不起腰。现实就是,我无依无靠,只有独自面对一切。 首先解决有铺睡的问题。就近砍来树棍和树丫,用四根较粗树棍扎成一个长方形的框;再在地上刨两个坑,埋上两根树丫,把框的一边架在树丫上,另一边就搭在棚里的土埂上;然后把十几根树棍排列在框上当铺板,接着割两捆茅草蓬蓬松松的堆在上面。好。这就有了个窝睡人了。 其次是要搭个火灶。在棚外用三块石头垒起一个灶,用来煮饭熬菜吃。 再次,是到靠泉水近的那丘田边掏一个脸盆大的坑,接下流水,饮用水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一切就绪,我站在“新家”边巡视我的领地。一道山沟沟里有五丘梯田,二亩不到尽收眼底。一条小道行在山脊上,可以通到我们的生产队。小道两边是悬崖,又徒又险又窄,仅容两人擦肩而过,又被一个隘口镇守,“一夫当关万人莫开”。相传当年的贺龙,曾在此用一挺机枪,阻挡白军一个师,因此故名“将军走”。 由此算起,我开始了孤身一人长达四十多天的野外生存体验。 我的活计不多,从没有路的地方开出一条路来连接“将军走”;修修田堪除除草,做一些田间管理的活;再有就是守野猪。 防野猪偷袭主要是晚上,特别是半夜时分。因而通宵不能熟睡,我和衣躺在铺上,无聊时干吼几句“三套车”等老歌;瞌睡时把脸盆倒放在铺旁,打一下盹醒来就敲几下,还吆喝上几声;夜半的歌声叫声如鬼哭,自己听了都发怵。 8月山下是盛暑,山上却已入秋凉,盖棉被正合适。棚子是敞开没门的,白天一望清晰无误,到了晚上则是黑糊糊的一片,惶然间,那白天所见的田禾、山坡和树林等,全异化成鬼魅魍魉,这时一些鬼故事就活灵活现起来,顿时毛骨悚然,这一晚就再莫想安神了。 因此,虽然山上蚊子很少,但我仍然挂蚊帐。那棚内低矮,帐顶高不过鼻尖上一尺,说挂帐子莫如说是披一件纱罩,但是有了蚊帐,就看不清外面了,眼不见心稍安,为的是一点安全感。 每到黎明时分要入睡了,我就将马灯挂在棚外,天气好时就在田边烧一堆火,野猪一般就不会来了。 上午9点多钟,太阳从山峦背后露脸照进我“家”。我起来搞饭添肚子,煮饭炒菜烧水等等都是用一个小铝锅,铝锅盖严重变形不严实,煮出饭来要么夹生,要么烧焦,只能将就煮稀饭。一天就做两顿饭。做饭前,先烧好开水灌到大口杯里,然后将菜炒熟盛出,再煮满一锅稀饭。吃的喝的问题都解决了,什么时候想吃,就挖几勺送嘴里;冷热都可以吃,加点水一搅就行,喝稀饭还可以省菜。 我“家”无门常敞开。这山上有过老虎、豹子、豺狗伤人的事,近年虽说没发生过,但凡事都怕有个万一,所以我柴刀不离身,睡觉也带在身边。谢天谢地,这事没发生,也可能我有太瘦之嫌的原故。 但蛇不嫌我,有一天起来把被子一掀,铺上赫然看见拇指粗尺多长的一条褐蛇。可能山高夜冷浸,这蛇为寻温暖,溜进来钻被窝与我共眠。事后,我把棚后的草都铲去,每次在睡前,都要将铺敲打数遍才敢躺下。 野猪有过两次造访。一次是下午时分,我听到对面山有簌簌的响声传来,看见有一簇簇茅草在晃动,越来越近,不只一个,是一群,隐隐约约露出黑黝黝的脊背,我扔石头放声吆喝,直到把它们赶跑。跑时还发出象家猪的叫声,果真是野猪,估计是一头大母猪的带一群小野猪。 还有一次是夜半临幸,但是我睡着了。直到天亮才发现,有两丘田里到处是猪蹄印,禾穗被糟蹋得一片狼藉。开始心里还忐忑不安,转过一想又是不幸中的万幸,当地人说:“打老虎一身胆,打野猪一块板”,板是棺材的意思,说的是野猪性格凶残,比老虎还危险。也是幸亏我睡着了,没有跟野猪过招。 9月山上野果都熟了,我常去采集聊补稀饭的不足。一次在“将军走”的悬崖边上采山楂,突然看见树丛中有一个鬼脸在狞笑,我一愣,又见有大马蜂飞出来,我顿时吓呆了,原来这是一个马蜂窝,其上花纹酷似川剧里的鬼脸。也是算我命大,就是一愣一呆而没有惊动,过后我一气猛跑,以一生中最快的速度爬上山顶躲过了一劫。俗话说七蜂八蛇,农历七月即阳历8月,这时的马蜂最毒。 受过这次惊吓之后,我就改采弥猴桃了。当地人管弥猴桃叫布筒子,多长在山坡的灌木丛中,采摘时要用柴刀在荆棘中开出一条小道来,边砍边往上爬,遇到陡峭的地方,只能攀住树枝,扯着藤蔓,一点一点向上挪动。越是陡峭的地方弥猴桃越大,大的有鸭蛋那么大,爬上去要手脚并用,弥猴桃,确实只有猴儿才能摘到的桃。 弥猴桃刚摘回来硬硬的,我把它们摊在铺下,过些日子就挨个捏捏,有软的就掰开成两瓣,再用手指轻轻一挤,如同翡翠般的肉就被吸进口中,甜中带酸,回城后我再也没吃过比这更美味的弥猴桃了。 山下每逢七天有一次赶场,我会带上点弥猴桃下山去,拿点生活用品上来。我和知青同学碰碰面说说话,活动活动舌头,免得僵硬。他们很同情我在山上的孤独,就借小说给我,同学老龙也将他心爱的半导体让我带到山上去解闷。 排牙山上万千气象。我喜欢晨雾,朦朦胧胧,有浓有淡,有厚有薄,乳白颜色飘飘渺渺。我撩开蚊帐,让雾气轻拂脸庞,那透着丝丝凉爽和湿润的感觉,特别舒服。 如果浓雾久久不散的话,那就意味着有雨要来了。我最怕的是下雨,尤其是雷雨。但见乌云翻滚,倾泻而来冲将下去,天地一片灰暗,突然电光一闪,一个闷雷就在耳边炸响,震得我只打哆嗦,顷刻间狂风大作,大雨瓢泼。晚上的雷雨更可怕,闪电瞬间把山沟变的雪亮,树木狂乱好似山魈魔怪,张牙舞爪的扑向前来,狂风裹着暴雨直朝棚子里灌,草棚在雷雨中颤栗,我用被子裹头缩在铺上,孤立无助祈求平安。 但是,山上的月夜特别美丽,特别是在月圆之时,皎洁硕大的玉盘好似头顶悬挂,涂满山间万物一层银色。静谧夜空勾起乡愁,我倍感孤独和寂寞。 夕阳渐渐沉落,天色由红转蓝,直至黯黑。我在清凉晚风中形影相吊,目光怅望向北,那里有一座岳麓山,山下有我的家,故乡家园何时能归。 国庆节前两天,生产队上山来收割,我由此下山,结束了四十多天的野人生活。 时光荏苒,弹指40年过去,好多的记忆都风干了,只有排牙山上守野猪的生活,那窝棚、晨雾、雷雨、月夜、夕阳,还有弥猴桃等,让我刻骨铭心,不能忘怀。 3564字原6757个字 |
-- 作者:去西奇 -- 发布时间:2009/7/25 17:48:24 -- ![]() 排牙山守野猪 靖县地处湘省西南边陲,西邻贵州,南近广西。1969年初,长沙有近万名中学毕业生下放到哪里,我是其中的一个。 我和几个师院附中的同学到分配到了铺口公社。铺口公社东面一山高千米,南北走向三十里,山峰排列象排牙齿,故称排牙山。 我们插队到了同乐大队的舒家生产队。在来之前,我对要干的农活有思想准备的,原来就读附中的时候,每年都要下乡支农,“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没什么大不了的。 下队后不出所料,但有一样却是第一次听到,那就是“守野猪”。 我们生产队有田散落在排牙山的山边边上,山区多野猪。每当水稻抽穗时,野猪就会趁着夜色溜下山来,闯进田里吃稻谷,边吃边践踏,糟蹋的比吃掉的还要多。所以,每到这时期,就得派人到田边一夜通宵“守野猪”。 “守野猪”需先搭棚子,离地 下放第一年我就摊上了守野猪。记得生平第一次时,我吃完晚饭,匆匆夹着棉被和草席摸黑上山,一夜紧张得不敢合眼,嘴巴不停的吆喝,但看那个社员同伴却抱头酣睡。守过两回后也就无所谓了,我也能一觉睡到天亮。 要说在山边边上守野猪倒也有趣,睡在空旷的山野中,躺着就能看到满天繁星星和皎洁的月亮,山风拂面,虫鸣蛙声,而且没有多少蚊子,好不惬意。 但是,我们生产队还有田丘在排牙山顶上,那里海拔上千米,方圆十几里无人烟,野猪横行出没,需要一人长期驻守,日夜看护。 两年过去了。又到了8月,禾穗灌浆了,派谁上山呢。队上把人头盘算了个遍,说只有我去才合适。山上住的都安排好了。工分么,就按女社员中的最高工分计 --8分。下乡两年多了,给我的计分从未高过这个标准。这么说来,我只能欣然领命。 第二天清早,我用锄头作扁担,一头挂着被子,一头挂着十来斤米就爬起了山。十五六里的山路爬了整整两个多小时,大汗淋漓。到了田头一看就傻了,眼见一个孤零零的茅草窝棚,简简单单用三根木头支成一个棚,人进去后直不起腰。现实就是,我无依无靠,只有独自面对一切。 首先解决有铺睡的问题。就近砍来树棍和树丫,用四根较粗树棍扎成一个长方形的框;再在地上刨两个坑,埋上两根树丫,把框的一边架在树丫上,另一边就搭在棚里的土埂上;然后把十几根树棍排列在框上当铺板,接着割两捆茅草蓬蓬松松的堆在上面。好。这就有了个窝睡人了。 其次是要搭个火灶。在棚外用三块石头垒起一个灶,用来煮饭熬菜吃。 再次,是到靠泉水近的那丘田边掏一个脸盆大的坑,接下流水,饮用水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一切就绪,我站在“新家”边巡视我的领地。一道山沟沟里有五丘梯田,二亩不到尽收眼底。一条小道行在山脊上,可以通到我们的生产队。小道两边是悬崖,又徒又险又窄,仅容两人擦肩而过,又被一个隘口镇守,“一夫当关万人莫开”。相传当年的贺龙,曾在此用一挺机枪,阻挡白军一个师,因此故名“将军走”。 由此算起,我开始了孤身一人长达四十多天的野外生存体验。 我的活计不多,从没有路的地方开出一条路来连接“将军走”;修修田堪除除草,做一些田间管理的活;再有就是守野猪。 防野猪偷袭主要是晚上,特别是半夜时分。因而通宵不能熟睡,我和衣躺在铺上,无聊时干吼几句“三套车”等老歌;瞌睡时把脸盆倒放在铺旁,打一下盹醒来就敲几下,还吆喝上几声;夜半的歌声叫声如鬼哭,自己听了都发怵。 8月山下是盛暑,山上却已入秋凉,盖棉被正合适。棚子是敞开没门的,白天一望清晰无误,到了晚上则是黑糊糊的一片,惶然间,那白天所见的田禾、山坡和树林等,全异化成鬼魅魍魉,这时一些鬼故事就活灵活现起来,顿时毛骨悚然,这一晚就再莫想安神了。 因此,虽然山上蚊子很少,但我仍然挂蚊帐。那棚内低矮,帐顶高不过鼻尖上一尺,说挂帐子莫如说是披一件纱罩,但是有了蚊帐,就看不清外面了,眼不见心稍安,为的是一点安全感。 每到黎明时分要入睡了,我就将马灯挂在棚外,天气好时就在田边烧一堆火,野猪一般就不会来了。 上午9点多钟,太阳从山峦背后露脸照进我“家”。我起来搞饭添肚子,煮饭炒菜烧水等等都是用一个小铝锅,铝锅盖严重变形不严实,煮出饭来要么夹生,要么烧焦,只能将就煮稀饭。一天就做两顿饭。做饭前,先烧好开水灌到大口杯里,然后将菜炒熟盛出,再煮满一锅稀饭。吃的喝的问题都解决了,什么时候想吃,就挖几勺送嘴里;冷热都可以吃,加点水一搅就行,喝稀饭还可以省菜。 我“家”无门常敞开。这山上有过老虎、豹子、豺狗伤人的事,近年虽说没发生过,但凡事都怕有个万一,所以我柴刀不离身,睡觉也带在身边。谢天谢地,这事没发生,也可能我有太瘦之嫌的原故。 但蛇不嫌我,有一天起来把被子一掀,铺上赫然看见拇指粗尺多长的一条褐蛇。可能山高夜冷浸,这蛇为寻温暖,溜进来钻被窝与我共眠。事后,我把棚后的草都铲去,每次在睡前,都要将铺敲打数遍才敢躺下。 野猪有过两次造访。一次是下午时分,我听到对面山有簌簌的响声传来,看见有一簇簇茅草在晃动,越来越近,不只一个,是一群,隐隐约约露出黑黝黝的脊背,我扔石头放声吆喝,直到把它们赶跑。跑时还发出象家猪的叫声,果真是野猪,估计是一头大母猪的带一群小野猪。 还有一次是夜半临幸,但是我睡着了。直到天亮才发现,有两丘田里到处是猪蹄印,禾穗被糟蹋得一片狼藉。开始心里还忐忑不安,转过一想又是不幸中的万幸,当地人说:“打老虎一身胆,打野猪一块板”,板是棺材的意思,说的是野猪性格凶残,比老虎还危险。也是幸亏我睡着了,没有跟野猪过招。 9月山上野果都熟了,我常去采集聊补稀饭的不足。一次在“将军走”的悬崖边上采山楂,突然看见树丛中有一个鬼脸在狞笑,我一愣,又见有大马蜂飞出来,我顿时吓呆了,原来这是一个马蜂窝,其上花纹酷似川剧里的鬼脸。也是算我命大,就是一愣一呆而没有惊动,过后我一气猛跑,以一生中最快的速度爬上山顶躲过了一劫。俗话说七蜂八蛇,农历七月即阳历8月,这时的马蜂最毒。 受过这次惊吓之后,我就改采弥猴桃了。当地人管弥猴桃叫布筒子,多长在山坡的灌木丛中,采摘时要用柴刀在荆棘中开出一条小道来,边砍边往上爬,遇到陡峭的地方,只能攀住树枝,扯着藤蔓,一点一点向上挪动。越是陡峭的地方弥猴桃越大,大的有鸭蛋那么大,爬上去要手脚并用,弥猴桃,确实只有猴儿才能摘到的桃。 弥猴桃刚摘回来硬硬的,我把它们摊在铺下,过些日子就挨个捏捏,有软的就掰开成两瓣,再用手指轻轻一挤,如同翡翠般的肉就被吸进口中,甜中带酸,回城后我再也没吃过比这更美味的弥猴桃了。 山下每逢七天有一次赶场,我会带上点弥猴桃下山去,拿点生活用品上来。我和知青同学碰碰面说说话,活动活动舌头,免得僵硬。他们很同情我在山上的孤独,就借小说给我,同学老龙也将他心爱的半导体让我带到山上去解闷。 排牙山上万千气象。我喜欢晨雾,朦朦胧胧,有浓有淡,有厚有薄,乳白颜色飘飘渺渺。我撩开蚊帐,让雾气轻拂脸庞,那透着丝丝凉爽和湿润的感觉,特别舒服。 如果浓雾久久不散的话,那就意味着有雨要来了。我最怕的是下雨,尤其是雷雨。但见乌云翻滚,倾泻而来冲将下去,天地一片灰暗,突然电光一闪,一个闷雷就在耳边炸响,震得我只打哆嗦,顷刻间狂风大作,大雨瓢泼。晚上的雷雨更可怕,闪电瞬间把山沟变的雪亮,树木狂乱好似山魈魔怪,张牙舞爪的扑向前来,狂风裹着暴雨直朝棚子里灌,草棚在雷雨中颤栗,我用被子裹头缩在铺上,孤立无助祈求平安。 但是,山上的月夜特别美丽,特别是在月圆之时,皎洁硕大的玉盘好似头顶悬挂,涂满山间万物一层银色。静谧夜空勾起乡愁,我倍感孤独和寂寞。 夕阳渐渐沉落,天色由红转蓝,直至黯黑。我在清凉晚风中形影相吊,目光怅望向北,那里有一座岳麓山,山下有我的家,故乡家园何时能归。 国庆节前两天,生产队上山来收割,我由此下山,结束了四十多天的野人生活。 时光荏苒,弹指40年过去,好多的记忆都风干了,只有排牙山上守野猪的生活,那窝棚、晨雾、雷雨、月夜、夕阳,还有弥猴桃等,让我刻骨铭心,不能忘怀。 3564字原6757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