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游客晏生专栏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15)
----  [原创]我在金麦"升级"后的日子(四)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15&id=44523)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9/7/14 22:21:34

--  [原创]我在金麦"升级"后的日子(四)

                                                                 (四)病退、爬车

      日子过得虽说安宁,但为了三个儿子的将来,回长沙毕竟是我们的梦归之地。招工回城没戏,我们就走病退回城的路子。1977年上半年我们开始搞病退,翘妹子的病退材料先寄到长沙。她本人必须回长沙等待“复查”。这样一来,我们一家人分成了两起,她带着两个小儿子回了长沙,我带着大儿子留在乡里。

      翘妹子来信说:“病退‘复查’还要等几个月的时间,家里一下增加了三个人吃饭,靠母亲和哥哥的那点口粮实在不够,要我想办法寄点粮票回长沙,而且还要快点寄来。

      那天上午我挑了一百斤大米到铺口仓库换粮票,临走时我嘱咐大儿子,我换得粮票就回来,要他看好屋,不要玩远了。我还把房门钥匙交给他,中午要他自己就吃点冷饭算了,我把事办好马上就会回来。

      大儿子那年六岁多了,很懂事听话。他操着那口标准金麦口音对我说;“你快恪快回咯,我在外头孩(玩)到,我会瞅好屋的。”他说完把钥匙藏在木柱子底下,还盖上一把草,生怕让人看见。

      我见他那天真可爱的样子的好笑,我挑着米走了几步:“陈谷听话,爸爸买糖给你吃。”他小手摆不停:“欧欧欧!你快恪!冒要紧的,我会瞅好屋的。”

      我挑着这一百斤担子,一口气走了七里路,来到到马路边的那口泉水小井旁停了下来,我摘了一片金钢藤叶,折成一个尖形叶杯,舀着清凉水,一连喝了十几“杯”,喝着这清凉泉水,我猛然想起四年前的一个夜晚.大儿子发高烧不退,大队医疗站的退烧药也用完了,我和翘妹子商量后决定连夜赶到公社医院,我用背带背着儿子,拿着那支不太亮的手电筒,一口气来到这口小井边.我也是用金钢叶折成的“杯子”舀水给儿子喝,他喝完水后睡着了,我翻过了十里无人烟的山路,来到了公社的公路上。

    一辆汽车开过,把熟睡的儿子惊醒,那时天刚蒙蒙亮,我抱紧儿子要他不用怕,这是汽车,我还告诉他,我们长沙的汽车比这里的汽车多得多;还有火车,轮船,飞机。他听入迷了,忽然问我一句:“爸爸,我们为什么不住到长沙去,和爷爷奶奶们住在一起。”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我想起我们知青的儿子好可怜.我那时就下了决心,以后只要有一点点机遇就要去争取,想法设法也要把儿子搞回城。

      这次翘妹子回长沙过年,看到好多知青都在搞病退,她回来将此事对我一讲.我认为这是回长沙的机会来了.我决心一下:搞病退!

     我明白,搞病退回城也不是很顺利的事,,肯定会遇到好多的困难,但我们一定要去克服,去努力。想到这里。我的劲头又来了。我挑着这担米大步大步地走了起来,十里路我气都不歇就赶到铺口仓库。

   仓库的老丰和小尹满口答应给我换票,因为我们这担米白花花的,比仓库那些米要漂亮得多。只是不能换省粮票,因为我没有带油来,换省票没有油是不能换的,但可以换成“划拨票”。他们说划拨票同粮票是一样的,在长沙照样可以购粮。只是要到县粮食局去兑票。可巧,现在正好有一辆运粮的汽车到县粮食局。我想这真是难得的机会?搭车到县粮食局兑得“划拨票”,就可以到县邮局将票寄到长沙,这样一天就可以将此事解决了吗?

     于是,我将扁担箩筐寄放在小尹的房里,坐上了运粮的汽车,来到了县粮食局。我兑换得“划拨票”后直往县邮局走。将一切都办好了,我总算放了心。我来到河街吃了几个“马打滚”,又包上两个带给儿子吃。我路过西街饮食店,见里面有冰水买,于是,又买了两杯冰水。今天的天气实在太热,我也累了大半天。喝了这两杯冰水后一身舒服多了。

      我起身准备走,突然望见那墙上挂的钟五点正了。我没有看错啵?我又问旁边一位带手表的人,没错!是五点正。我顿时脑壳一麻,我的天啊,五点钟我还在县城里,离我们金麦足足有四十里路,我今天只顾忙事,只估计到县城的时间,没有考虑返回的时间了!

      我儿子还望我回,我一想起在家的儿子,想起他向我挥手的那样子,心理就急了起来,我得赶快回去。我把“马打滚”放进裤口袋,大步大步跑了起来,一口气跑到了汽车站。

      汽车站没有到铺口的汽车,怎么办?四十里路也不近啊。我又想起了儿子,我出门时忘记拜托社员照应一下。我们是单家独屋,天黑了,怎么办?他在眼巴巴望我回啊。想起儿子那可爱的样子,我鼻子一酸,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

      来农村十二年了,我得出的结论是:知青流眼泪是没用的,知青不相信眼泪。我擦干了眼泪,迈步就跑!马拉松运动员一小时能跑几十里,我难道不行么?想起在家的儿子,我勇气来了,脚步越跑越快,一口气跑上了“老里坡”。

      突然听见一阵车轮响。一辆拖拉机拖拖地开了。我连忙向他招手,可那位司机像没有看见我一样只往前开,我顾不了那么多了,一个箭步追上,两手求在车厢板上用力一撑。谁知用力过猛,一个跟头翻进了车厢,那车厢里是一层白白的石灰,弄得我一头发的白石灰,下身穿的是黑色布裤弄得白花花的。

      我站在车厢上,拍了拍头上的石灰。那位司机回头望了望我也没做声,照样开他的车。我心里想不管这车开到哪里,坐一段路是一段路,总比跑步要快些。拖拉机开到高桥地段,忽然向右一转弯。我连忙叫他停车。他像没听见一样照样开他的车,我只能往下一跳。这一下跳得好,正跳在天埂边,身体重心一偏,麻扑一跤摔在田边。两手插在水田里,顿时,觉得小肚子一疼。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我吃力地把双手从田里抽出来。慢慢地爬了起来。我洗去手上的泥巴,抹去脸上的泥浆,摸了摸小肚子。还好,没有多大的事,我走了几十步,小肚子慢慢地不痛了。

      于是,我又快步地走了起来,走了一段路,看看天色,太阳已经落山了。我还得抓紧时间,我又开始跑了起来,跟着跟着跑到了一段陡坡岭上。我站在陡岭上望望后面,只见一辆汽车开来了,我心里想汽车比拖拉机开得快,要想爬上去必须在陡坡上爬,因为汽车要“挂挡”,车速会慢一些。

     果然不出我所料,汽车从我身边开过,我紧跟在后面追,大约追了十来米远,车速突然一慢,“挂挡”了。我加快步伐跑上前,两手求住车厢板。这一下我有经验了,我把右脚慢慢地跨上车厢板。斜过身子再慢慢地跨进了车厢里。

      司机可能还没有发现我,我看见车厢里有几根捆柴的条子,我估计这辆车可能是去拖柴火的,要是能到我们金麦该多好哟!汽车比拖拉机要快得多,一下就过了“大弯”。紧接着又过了“茶树坳”。过了适哥和烟哥的屋边“官团下里”。车还在嚓嚓地向前开。我心里想这下可好了,一定是到我们金麦去拖柴的。可我高兴得太早,汽车开到一条便道口上突然一转,往“集中”大队方向开去。我只得求住车厢板,把脚慢慢地吊下来,滑了几步跳下了车,谁知又滑到一滩稀泥巴边,踩得一溜,蹬屁股一跤。唉!可怜我那条裤喔!陋得不成样子了。

      我慢地慢爬起来,扯了一把青草,把裤上的泥巴抹了抹继续赶路。刚走出岔路口,见一辆拖拉机开过。我连忙追上去,一下就爬进了车厢,只可恨这是辆运煤的拖拉机,可怜我上身穿的那件白衬衣,胸脯面前弄得墨黑一大块。那司机回头望望我笑了一下。我晓得,他是笑我这一身衣裤。一身的泥巴和白石灰,现在又加上一大块黑煤印。哎呀!我现在什么都不在乎了,只希望车快点开,因为天色已经开始阴了下来。

      拖拉机开到铺口中学停了一下,我晓得这是进舒家那煤山的。我跳下了车,我路过铺口仓库,我没去拿扁担箩筐,我还得加快步子跑。因为离金麦还有15里路。我一口气跑到上铺口,走了一段路,又一口气跑上偏坡界。这偏坡界大部分都是上岭。我跑几步,又走几步。总算到了冲耙界上。我望山下一看,金麦的社员正赶着牛回寨,这下我放心了。这里离家只有7里路左右,又全是下岭和平路。天虽然麻麻黑了,但估计到屋还是能看得见路的。

      我又鼓起勇气,把白衬衣一脱,捆在腰上,直往山下跑去。脚步已经到了”极点”。不停地跨动,一口气跑完下岭,又接着跑过了金坑生产队。我还是不停脚步,跑上了三拱桥看见了夏悸姐她们的屋了,我还是加油跑。我张开嘴巴出气,脚步还是那么快。

      天已经黑下来了,蒙蒙地还能看见石板路。我跑过大队部,跑过木溪来到桂花树脚,我终于进寨了。寨子里都亮起了火光,我看见了我的住屋。我跑到屋门前,没看见我儿子,我腿都发软了,我朝几丈远的那堆木桐上一望,见有个小黑影在移动。我惊喜地喊了一声:“陈谷!”

     “爸爸,你哟恩才回来哟?我坐在呆里老等老等啊!”他边说边朝我跑来。

      我迎上去抱住他:“爸爸来迟了,来迟了.”说着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我把他紧紧抱在怀里.他两只小手紧紧抱住我的脖子,抱得那样紧,久久不松手。他哭着说:“爸爸,我怕你不回来了,我一个人怕。”我把脸紧贴着他的脸,父子俩的泪水溶在一起:“爸爸当然会回来,爸爸爬也要爬回来。怪爸爸不好,爸爸回晚了。”我摸着他的头:“我可怜的知青儿啊!爸爸总算回来了!回来了!”我父子俩紧紧抱着,抱着,好久好久都没松开。

      我们搞病退整整花了一年时间,搭帮党中央对知青回城有了新政策,我们一家人总算能回城了.搞病退这一年时间,要算是在农村最艰难的一年,精神压力最大的一年。当我们迁完户口离开金麦山窝子的时候,我们心里真的好高兴,我们多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但在我们离开金麦的那一刻,见乡亲父老和我的那些学生们跟着车送我们时,我们的双泪直流,我们心里又舍不得走了,但我们又偏偏要走。

     车开了,我们望着金麦的山和水,望着金麦的田和路。我们在这里艰难地度过了十三个春秋,这里有我们流过的汗和泪,有我们流过的血;我们三个儿子的胞衣都埋在这遍土地.金麦啊,我的家!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