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衡阳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12)
----  我们这一辈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12&id=31453)

--  作者:涂民
--  发布时间:2009/3/2 11:48:52

--  我们这一辈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我们这一辈‘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作为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有一定的必要性,今天的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要求当时的人.知青们在上山下乡的运动中,在农村里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他们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特别是在今天对于时下的知识青年,也同样有着借鉴性.因为现在的青年一代在就业十分难的情况下,为什么就不能像当年的知青一样去农村呢?只不过去的方式和内容有一些不一样罢了.中央号召城市青年到西部\\到农村,不就和当年的上山下乡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吗?我是支持这样的行动的.

   手拂头上正在逐渐变白的稀发,望着有些破旧的初中同学黑白照片,有几丝伤感,有几丝遗憾。对走过的路并不后悔,因为‘知青岁月’教会了我们要善待生活。‘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回首往事,正像一首歌词里唱的,象喝一杯苦咖啡,令人回味无穷。

   出生:赶上自然灾害 上学:赶上文化大革命 毕业:赶上上山下乡, 结婚:赶上晚婚晚育。年近三十,为人父母,我还得从学徒工干起。一首歌谣:"娃儿娃儿你莫哭,你爹还在当学徒,每月工资十八块,刚刚够你订牛奶;老了:赶上分流下岗, 无奈!无奈!现在国家经济有所好转了应该给知青一点经济补偿。必定知青这代人是受“文革”影响的一代人。40年过去了,国家理应补偿给我们安度晚年。

   我只是数千万知青中的普通一分子,回顾这些年来的工作和生活,虽然未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可也没有虚度年华,我努力过,我奋斗过。尽管生活并不富裕,我没有私家车之类的高消费品,住的也只是房改房,但是我感到过得很充实。

   如今,青春已离我们远去,白发和皱纹爬上了额头。回首往事,我们问心无愧,展望前景,我们的心依然年轻。发挥余热,和美家庭,陶冶情操,颐养天伦,锻炼身体,含饴弄孙。好好享受生活吧,知青朋友们!

   愿知青朋友们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用健康的身体、开朗的心态过好自己的后半辈子。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3/5 0:33:28

--  

   知青岁月’教会了我们要善待生活。‘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说得好!

   上山下乡运动中有1600多万人次,等于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务农。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  作者:周卫祖
--  发布时间:2009/3/6 10:48:12

--  
以下是引用涂民在2009-3-2 11:48:52的发言:

   ......"娃儿娃儿你莫哭,你爹还在当学徒,每月工资十八块,刚刚够你订牛奶;老了:赶上分流下岗, 无奈!无奈!现在国家经济有所好转了应该给知青一点经济补偿。

.....


“儿女还在上大学,工作却被一刀切,为了儿女莫辍学,南下广东再就业。。。。。。”我不期望国家给我什么经济补偿,只要兑现独生子女的政策就谢谢了!


--  作者:一江秋水
--  发布时间:2009/3/7 16:41:54

--  
现在就业难,国家一心一意在帮助农民找工作,也应该帮助下岗工人找工作啊。农村的地由于没人种,很多都已经荒芜,改革前修的水利很多已经支离破碎,这些难道不是就业机会吗?难道一定要到城里打工才是工作吗?国家应该出台政策,让愿意种田的下岗工人到农村去,分给他们一块地。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土地也是国家的,应该互相流通。农村人可以到城里打工,城里人也可以去乡下种地。
--  作者:李基
--  发布时间:2009/3/9 14:47:01

--  
青春已离我们远去,白发和皱纹爬上了额头。回首往事,我们问心无愧,展望前景,我们的心依然年轻。发挥余热,和美家庭,陶冶情操,颐养天伦,锻炼身体,含饴弄孙。好好享受生活吧,知青朋友们! 说得好!
--  作者:石峰秋叶
--  发布时间:2009/3/14 16:12:28

--  
以下是引用一江秋水在2009-3-7 16:41:54的发言:
现在就业难,国家一心一意在帮助农民找工作,也应该帮助下岗工人找工作啊。农村的地由于没人种,很多都已经荒芜,改革前修的水利很多已经支离破碎,这些难道不是就业机会吗?难道一定要到城里打工才是工作吗?国家应该出台政策,让愿意种田的下岗工人到农村去,分给他们一块地。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土地也是国家的,应该互相流通。农村人可以到城里打工,城里人也可以去乡下种地。

严重支持!
--  作者:双江
--  发布时间:2009/5/11 16:56:37

--  
是呀,所有的知青,都感触颇深
--  作者:方明
--  发布时间:2009/5/11 22:08:11

--  
三楼的卫祖君:我同意你的观点。那些遇到的种种我从未埋怨过,甚至夫妻两同时下岗,也没去求过情,自食其力,到处去打工。就是到办正退的时候,领了独生子女证的有5%的工资的,却没有了。到最后还踢一脚,确实不舒服。幸亏还晓得“黑角弯里吊颈,自宽自解”:健康就好,多活几年就赚回来哒。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5/14 23:21:57

--  
以下是引用双江在2009-5-11 16:56:37的发言:
是呀,所有的知青,都感触颇深


--  作者:爱看星星
--  发布时间:2009/5/19 11:45:50

--  
“我只是数千万知青中的普通一分子,回顾这些年来的工作和生活,虽然未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可也没有虚度年华,我努力过,我奋斗过。尽管生活并不富裕,我没有私家车之类的高消费品,住的也只是房改房,但是我感到过得很充实。

   如今,青春已离我们远去,白发和皱纹爬上了额头。回首往事,我们问心无愧,展望前景,我们的心依然年轻。发挥余热,和美家庭,陶冶情操,颐养天伦,锻炼身体,含饴弄孙。好好享受生活吧,知青朋友们!

   愿知青朋友们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用健康的身体、开朗的心态过好自己的后半辈子。”

非常欣赏楼主的处世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