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衡阳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12)
----  [原创]绝怜人境无车马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12&id=30444)

--  作者:一江秋水
--  发布时间:2009/2/17 10:50:16

--  [原创]绝怜人境无车马

绝怜人境无车马
  ——东行漫记之六

  苏州天平山有“三绝”:奇石、清泉、古枫。如果你想“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那绝对是个好去处。
  穿过寒山寺的钟声,越过大运河的波涛,我与妻女岳母一行四人转乘了两路公交车(先乘68路公交车到彩虹新村西,再转 315路到天平山),历时40分钟,不远数十里,来到天平山景区。每人又花了18元“买路钱”进“天门圣迹”大门。
  首先看到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的牌楼,事先没想到这里会出现范老先生的踪迹,倒使我一楞:难道这里原先是老先生的地盘?后来又参观了范文正公忠烈庙、“第一流人物”“济时良相”“学醇业广”匾、碑廊、范仲淹彩塑坐像、石雕立像等,方知此地竟确实是他的老家(当时称为吴县),是宋仁宗赵祯把天平山赐给范仲淹为家山的,时称“赐山”,又称“范坟山”。呵呵,是我孤陋寡闻了。难怪园内还有乾隆御赐的“高义园”汉白玉牌坊(清初皇帝很会安抚汉人心啊),难怪他的17世孙要从福建引进数百棵香枫种植在此(现在的枫景就搭帮这位老兄)了。
  登天平山有三条路线(半山腰之后剩两条),我们选择了中间的“登天平路”,过后方知,这条路最为陡峭险峻,但景点也最多。
  满山遍野的怪石嶙峋,突兀挺秀,以分布广、数量多、体形大而独冠吴中。一路上有有馒头石、印石、卓笔峰、鸳鸯石、鹦鹉石、石钟、仙人影、玉笋石、龙门、撑腰石、飞来峰、龙头石、一叶舟、头陀崖、小石屋,数不过来,也记不得那么多。你想吧,“奇石”可是“天平山三绝”之首啊。
  路被树丛遮掩,看是看不到的,不过偶见高处人影晃动。经更衣亭、鹦鹉石至云泉精舍,有十几人在这里休息。精舍前有一泓清泉,泉水出自半山腰峭壁岩罅之中,醇厚甘冽终年不涸,名“白云泉”,泉水由竹筒引入云泉精舍石壁下的石钵中,故又名“钵盂泉”。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登天平山发现此泉,即题“白云泉”三字,并咏诗一首: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本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后茶圣陆羽闻讯来品,赞为“吴中第一水”。
  常说高山有好水,这泉水绝对没受污染,用来泡茶实为上品。
  继续西行,有一座傍着巨石而建造型秀美的“梭子亭”,亭下又有一座非常小巧玲珑的五层古塔,乃是宋代经幢,此塔使人看上去就会生出捧在手心细心呵护慢慢欣赏的念头。出了梭子亭抬头看时,不禁连声叫绝,只见两面巨崖壁立对峙,小道自中间阶梯而上,最窄处仅有30厘米宽,要侧身才能过去,而且那石阶每一级高差都比较大,必须手足并用,是谓“一线天”。哈哈,身材肥胖者只怕有困难,不要卡在中间动弹不得啊。“一线天”我也见得多了,唯此处名符其实,实为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过一线天后有飞来石,但不知从何处飞来。山路渐多乱石,头上太阳正烈,我们都鬓角见汗气喘吁吁,我自20年前攀登黄山莲花峰后,再没有经历这等崎岖山路了。正在喘息,眼前忽又一亮,路旁竟然出现了活灵活现的“鳌鱼石”,乱石之中伸出两块垒疊的巨岩,象极了鳌鱼的大嘴,不,确切地说,更象鳄鱼张开的血盆大口,你甚至能想见到它正呲着满嘴白森森的利牙,鼓着凶恶的眼睛阴沉沉地窥视着路人,随时准备着致命的一扑!绝了!
  至“中白亭”,亭前有“望枫台”,乃山中观枫佳处,清风吹来,层峦迭翠(可惜不是层峦迭朱)。到了此时此地,岳母与妻都体力不支,先行下山,我与女儿则继续上行,完成未竞的伟业。
  从这里开始,上山就没有所谓的“路”了,必须“爬”山了。我们要在乱石中和丛林中判断哪儿可爬哪儿危险,手抓住头前高处的树身,足下使劲一蹬,才能引身而上。这座山上的岩石比较奇特,纵横错落漫山遍野,但皆危耸向上,善于联想的人就想到了古代大臣朝见皇上时手捧的朝笏,把这一片的山石命名为“万笏朝天”。我们时而象蜥蜴般从“石笏”缝隙中穿过,时而象猿猴般从这棵树跃到那棵树。常说华山险,“自古华山一条路”,那毕竟还是有阶梯可以落脚,有栏索可以扶手攀缘,而这里都没有,稍有闪失只怕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了。途中遇到几个学生,高高低低地坐在树根上喘息,一问,他们是从上面下来的,还未到山顶就支持不住,只得半途而废。
  我与女儿贾余勇决心要登上山顶。一番奋斗之后,来到一块耸立巨石前,石面光滑平整,上书“云上”两个大字,意思大概是说,这儿已经很高了,在云层的上面了。照相之后,忽然在石后又发现了一条石板小路,原来还可以上啊。不过,再往上又有路了,尽管仍然很陡很险。
  最后我们终于登上了真正的山顶,满怀着征服感、成就感和“小天下”的豪情!
  这是一个约蓝球场大小的平台,称为“望湖台”,地面很清洁,还有几个小摊贩在招呼几个游客做生意。望湖台的东西两面是高千仞的绝壁,南北两面有路。南面的路就是我们刚上来的“路”,而北面的路据说是比较平缓的泥土路,所以体力差的驴友想登高望远的话,宜从此路上,只是路程稍远一些。
  “一览众山小”,确实如此。灿烂的阳光下,远处和近处的丘陵在下方绵延起伏,白云在山腰飘浮
,苏州市区历历在目,市区边缘的房屋建筑都是黛色屋顶白色墙壁,甚为醒目、美观,女儿说那是苏州对新建筑外观颜色的规定。望湖台上确实有一大圆石,称为“照湖镜”,导游图上说照湖镜面向太湖,而且望湖台可远眺太湖,然我极尽目力,终未能见,湖倒是看到几个,都是小湖,还看到一座被挖掉大半的小山。研究地图后,发现天平山的西南方向有灵岩山阻隔,而西方和西北方不但距太湖更远,同时也有许多山阻隔,实际上根本是看不到太湖的,大概是以讹传讹,误导游客(也许古时能看到后因环境变化而看不到了),除非你的目光具有可以穿透岩石的特异功能。不过在高处看景确实心旷神怡,尤其是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攀爬之后。
  我们仍然从原“路”下到“望枫台”,再另觅新路,又经历了千辛万苦,安全地降落地面,与岳母和妻会合!
  出了“万笏朝天”门,参观了“白云古刹”和范仲淹立像,已是下午一点。我们都饥肠渌渌,恰好就在范仲淹立像不远处看到了一个小吃店。如果当时我们随便吃些点心什么就好了,千不该万不该我们问服务员有没有饭菜,她们说有,我们就欣喜地点了几个菜,这就给天平山之行蒙上了一层阴影:那菜那汤都咸得要命,味道比嚼腊还差,而饭还要临时煮,实在等不及了,夹生饭也只好吃了一碗。呵呵,常听人说“车站码头不住宿,风景园区不购物”,以前体会不深,这不,马上给我们一个难忘的教训。
  天平“三绝”中,以红枫为首,与湖南岳麓山、南京栖霞山和北京香山并称我国四大观枫胜地。不过,范仲淹的后人从福建带回的380棵香枫树,历经数百年,现只存160余株,并且没有集中在一起,而是分布在山中,尽管其中有高达10层楼房,两三人才能合抱的,也有根部盘突枝干翻腾怪枝四展的,尽管古人有诗赞曰:“丹枫烂漫锦装成,要与春花斗眼明。虎阜横塘景萧瑟,游人多半在天平”,但毕竟数量太少,缺乏一种磅礴逼人的气势。至于天平山风景管理处近年来栽种的两千多棵“接班枫”,底蕴不足,加上时间没到,叶片才刚开始有点红意,所以,10月中旬的游客来此体会一下“枫意”尚可,要想欣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丽就恐怕要失望了。
  这次游览的主要目的——“赏枫”的愿望虽然没有实现,但意外的“爬山”运动却令我非常满足。
  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在《拙政园图咏·若墅堂》中描述苏州:

  绝怜人境无车马,
  信有山林在市城。

  确实如此啊。

图片:

1.10月中旬来此体会一下“枫意”尚可,要想欣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丽就恐怕要失望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一番奋斗之后,我们来到一块耸立巨石前,石面光滑平整,上书“云上”两个大字,意思大概是说,这儿已经很高了,在云层的上面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灿烂的阳光下,远处和近处的丘陵在下方绵延起伏,白云在山腰飘浮,苏州市区历历在目。但导游图上说可远眺太湖是误导游客,除非你的目光具有可以穿透岩石的特异功能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范老先生的千古名言,当时能做到的有几个?现在能做到的又有几个?我想,正是因为无人做得到,才成为名言,如果很多人能做到,就不是名言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5.“一线天”后有“飞来石”,但不知从何处飞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6.小巧玲珑的五层古塔,乃是宋代经幢,此塔使人看上去就会生出捧在手心细心呵护慢慢欣赏的念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2/17 23:13:32

--  
95年与同事借出差上海之机游苏州,可惜行色匆匆,未闻周边天平山等处,更无暇去周庄了——头晚到住苏州铁路行车公寓。次日1个白天,6人租了6辆自行车跑了留园、拙政园、寒山寺、枫桥与虎丘等处,晚上乘火车返上海,真叫“走车观花”矣。随秋水兄神游一番。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2/18 1:07:55

--  
   绝怜人境无车马,秋水兄好福气,游遍华东。扰扰浮生争富贵,金碧楼台满目。妒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