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峭壁松专栏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108)
----  【原创】我仅存的知青时代纪念物——一套理发工具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08&id=8652)

--  作者:峭壁松
--  发布时间:2008/4/5 22:33:23

--  【原创】我仅存的知青时代纪念物——一套理发工具

我仅存的知青时代纪念物——一套理发工具

今年是老三届下乡四十周年(1968——2008),往事如昨,但本人在乡下八个年头,颠沛流离,竟未留下任何一张照片或一段文字以作纪念,唯一留下的就是这套理发工具。

下乡不久,我大哥(当时六兄妹中唯一参加了工作的)省吃俭用,为我买了这套理发工具,嘱我在乡下好好学习理发技术,学成了也算有个靠得住的饭碗。二哥下乡后自学木工,为我做了这个理发箱,也是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理发匠。

第一次动剪子是为父亲剃光头,我想这应该没什么风险,谁知一把新剪子剪起来,竟然痛得父亲哇哇叫,仔细琢磨,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剪得慢,推得快,剪子夹头发。

说实在的,想在乡下学理发手艺,我实在不忍,看到乡下那些理发师傅给人剃的“马桶盖”,我即有些恐怖,如果要我学成这样的手艺,我宁肯不学。于是我只能利用回长沙的一些机会,站在一些理发店外面,仔细观察那些真正的理发师傅的手艺,这称得上默而识之吧。

在乡下,其实很难给当地人理上发,因为他们都是包月,即使不收钱,他们也犯不着让你这位新手在头上动刀子,于是我的免费理发对象几乎全部是知青,他们决不会嫌弃我的技术,在为知青节约了理发费的同时,我的技术也日见长进。

后来,这套理发工具竟然跟随我走南闯北,历尽风雨。我带上这套工具到过常德德山,在挑码头干完苦力后,还抽时间给身边的苦力码子剃头,不收分文。我到常德浦沅机械厂做副工时,也挤时间给别人免费理发。我从常德转点到浏阳张坊,周围的知青找我理发的更是络绎不绝,如天心小子、罗安邦、任石夫(这三人现全部定居美国)、吴东凯、余济人、王卫南、王克宁、张孔朝、李如同等。尤其是天心小子的头发,基本被我包了,因其妹妹酒鬼与我在一个知青点,他经常来玩,顺便免费理个发,好不快哉。

后养蜂期间,我带了这套工具,给贵州幺老族的少数民族理过发,给四川、湖北、广西等地的老乡剃过头。这套工具跟随我,不知给多少人服过务,竟然没有挣到过一分钱,但套用现在的时髦语是,我却在偷着乐,因为我从中体会到了助人为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回城结婚生子,我居然还用这套工具给我的儿子剃头一直到他高中毕业。他读大学后,有天看他头发长了,我叫他坐下剃头,他说没时间,外面有约。等他回来,只见他红光满面,在外理了一个时髦发型。我这才意识到,我这理发技术该下岗了。

现在,我这套工具的唯一用途是给自己理发。这不知算不算绝活,反正一年到头,本人难得上理发店一两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白云悠悠
--  发布时间:2008/4/8 22:29:29

--  

知青的经历都可以是一篇好文。

帖子最后说——现在,我这套工具的唯一用途是给自己理发。这不知算不算绝活,

这应该、当然算是绝活了吧?自己怎么给自己理发呢?我还没想出来......哈~~


--  作者:时光如流
--  发布时间:2008/4/9 0:38:52

--  

  

   问好峭壁松版主,又看到了你的知青回忆经历,细读下来发现,当年的坎坷经历和艰苦环境让你学到和掌握了很多生活技能,不仅会理发\\木工\\还会吹笛子\\拉二胡...佩服!期待看到你更多的作品...


--  作者:时光如流
--  发布时间:2008/4/9 1:15:27

--  

二胡曲 《天凉好个秋》



--  作者:峭壁松
--  发布时间:2008/4/10 20:20:47

--  

谢谢白云悠悠和时光如流光临寒舍。

悠悠想见我的“顶山功夫”,我想今后会有机会的。

十分感谢时光如流给此贴配了器,,本人是电脑盲,除了能打几个字外,其它一概不知。欣赏了配器后,使作品的感染力增色不少,再次感谢大师级人物的赏脸。